首頁 資訊 官方公布!這10類中、西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最多!

官方公布!這10類中、西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最多!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9日 04:54

話不能亂說,藥更不能亂吃!去年疫情期間,很多人一遇到發(fā)燒癥狀就盲目亂吃退燒藥,原本癥狀不嚴重的陽性感染,反而因為亂吃藥導致肝衰竭、腎損傷、胃出血等,就此送命。

3月24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發(fā)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年度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更進一步表明,當前用藥安全亟需引起高度重視。

01 

每697人中就有一例藥品不良反應

《報告》顯示,去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網(wǎng)絡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202.3萬份,每百萬人口平均報告數(shù)增至1435份,全國97.8%的縣級地區(qū)報告了藥品不良反應/事件。

每百萬人口平均報告數(shù)增至1435份,意味著每697人當中就有一例因吃藥而發(fā)生不良反應或事件的現(xiàn)象。

需要關注的是,從1999年至2022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網(wǎng)絡累計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2,085.6萬份(上圖),23年來全國藥品不良反應/事件整體呈現(xiàn)逐年上升狀態(tài)。

該數(shù)據(jù)反映出,近年來我國在持續(xù)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和管理的力度,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網(wǎng)絡的覆蓋范圍在不斷擴大;同時民眾用藥的安全性也顯得越來越突出。

02 

吃這10類中、西藥,務必要謹慎!

《報告》稱,2022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網(wǎng)絡共收到《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 》收載品種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94.2萬份,其中嚴重報告13.3萬份,占14.1%。報告涉及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占88.1%,中成藥占11.9%。

其中,化學藥品中例次數(shù)排名前5位的類別依次為抗感染藥、腫瘤用藥、心血管系統(tǒng)用藥、鎮(zhèn)痛藥、電解質/酸堿平衡及營養(yǎng)藥。2022年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涉及化學藥品中,報告數(shù)量最多的為腫瘤用藥,占35.1%; 其次是抗感染藥,占27.8%。按嚴重報告占本類別報告比例計算,腫瘤用藥的嚴重報告比例最高,為46.0%, 其次是免疫系統(tǒng)用藥,為19.1%。

2022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男女患者比為0.8:1,女性多于男性。14歲及以下兒童患者占5.8%,65歲及以上老年患者占30.3%。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涉及的中藥中,例次數(shù)排名前5位的類別分別是理血劑中活血化瘀藥(23.4%) 、清熱劑中清熱解毒藥(12.3%)、祛濕劑中清熱除濕藥(7.6%) 、祛濕劑中祛風勝濕藥(5.0%) 、補益劑中益氣養(yǎng)陰藥(4.0%) 。2022年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的例次數(shù)排名前5位的類別分別是理血劑中活血化瘀藥(36.4%) 、清熱劑中清熱解毒藥(9.9%) 、補益劑中益氣養(yǎng)陰藥(8.5%) 、開竅劑中涼開藥(5.5%) 、補益劑中補陽藥(5.0%) 。

藥品的不良反應一般由兩種情況導致,一是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xiàn)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藥品不良反應是藥品的固有屬性,一般來說,所有藥品都會存在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不良反應;二則是因為沒有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盲目用藥、不對癥服藥給身體所帶來的危害。

以上數(shù)據(jù)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在購買抗腫瘤、抗感染、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不良反應/事件概率較高的藥物時,應嚴格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并遵循醫(yī)生的建議來正確使用藥物,切勿盲目亂吃藥。

03 

日常用藥小貼士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在統(tǒng)計去年各類藥品不良反應/事件數(shù)據(jù)的同時,還向民眾列出了幾大日常用藥的科普小貼士:

貼士1

感冒藥有哪些成份,使用時應注意什么?

感冒多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 自行恢復。如果感冒對學習、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可選用感冒藥進行治療。感冒藥種類繁多,一般由多種藥品成份組成,用于緩解各類感冒癥狀?;庮惛忻八幹饕煞莅ń鉄徭?zhèn)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抗組胺藥(如氯苯那敏)、減鼻充血藥(如鹽酸偽麻黃堿)、鎮(zhèn)咳藥(如右美沙芬)、祛痰藥(如愈創(chuàng)木酚甘油醚)等,其中抗組胺藥和減鼻充血藥可緩解鼻塞、流涕、流淚、打噴嚏等癥狀。中藥感冒藥主要由辛溫解表(如麻黃,桂枝、紫蘇等)或辛涼解表(如薄荷、牛蒡子、桑葉等)或解暑化濕的藥味組成(如藿香、香薷、佩蘭等) ;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咽喉腫痛等,也包括使用- -些清熱解毒類藥物(如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等)。此外,感冒藥中還有一些中西藥復方制劑,由中藥和化藥成份共同組成。

患者自行用藥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注意感冒藥的成份,避免同時服用含有相同成份的不同藥品,防止藥物過量風險。例如,過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可能引起嚴重肝功能損傷,甚至引發(fā)肝衰竭。既往有肝臟疾病或者長期飲酒者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發(fā)生肝損傷的風險更高。此外,感冒藥中的抗組胺藥成份(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可能引起嗜睡、困倦,患者應盡量避免在服藥期間駕駛車船或操作機器等。2歲以下嬰幼兒因機體功能發(fā)育不完全,使用感冒藥可能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如確需用藥,建議使用兒童專用劑型,并在醫(y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用藥。如果感冒癥狀不能緩解或有加重趨勢,建議及時就醫(yī)。

貼士2

使用抗組胺藥需要注意哪些安全性方面的問題?

在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如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治療中,抗組胺藥是較常用的藥物,其中有許多藥物在我國作為非處方藥管理,包括以苯海拉明、異丙嗪、氯苯那敏、賽庚啶等為代表的第- -代抗組胺藥和以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為代表的第二代抗組胺藥。第- -代抗組胺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中樞抑制作用引起的嗜睡、困倦等反應以及抗膽堿作用引起的口干、視物模糊、眼內壓升高等反應;同時,抗膽堿作用還可加重前列腺肥大患者的尿潴留癥狀。因此,駕駛員、操作精密儀器、從事高空作業(yè)者以及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不宜選用第一代抗組胺藥。相對而言,第二代抗組胺藥的副作用較小,但也有少數(shù)患者可能出現(xiàn)類似反應。極少數(shù)使用抗組胺藥的患者會出現(xiàn)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心臟反應,尤其是通過肝藥酶CYP3A4代謝的第二代抗組胺藥與CYP3A4抑制劑(如紅霉素、阿奇霉素、酮康唑等藥物)同用時;所有抗組胺藥過量服用都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心臟毒性。因此應嚴格按說明書的用法用量使用抗組胺藥,需要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時應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貼士3

頭孢唑林臨床使用時應注意些什么?

頭孢唑林為內酰胺類廣譜抗生素,為第-代注射用頭孢菌素。接受頭孢唑林注射劑治療的患者有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包括過敏性休克、嚴重皮膚過敏反應、粒細胞缺乏癥、腎損害等。使用頭孢唑林前必須詳細詢問患者先前有否對頭孢唑林、其他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或其他藥物的過敏史,有青霉素類藥物過敏性休克史者應禁用頭孢唑林。因腎功能受損或腎功能不全而導致的低尿量患者,應謹慎使用頭孢唑林,應用時必須減量,如果對腎功能受損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55mL/min)給予不適當?shù)母邉┝?可能會引起癲癇發(fā)作。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或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療程較長的患者和以往經抗凝治療穩(wěn)定的患者,可出現(xiàn)頭孢唑林相關的凝血酶原活性下降的風險。頭孢唑林慎用于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有結腸炎病史的患者。

貼士4

血管活性藥有哪些?使用中應注意什么?

臨床常用的血管活性藥物有血管收縮藥和血管擴張藥,血管收縮藥有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血管擴張藥有酚妥拉明、異丙腎上腺素、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藥物通過調節(jié)血管的收縮和舒張狀態(tài)改變血管功能,進一步促使改善微循環(huán)血流灌注,臨床上用于搶救重癥患者,尤其是休克患者的治療。

血管活性藥物使用時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需要從小劑量低濃度開始,同時密切監(jiān)測血壓等生命體征。(二) 嚴防使用時外滲,發(fā)現(xiàn)局部紅腫疼痛等情況時及時更換輸注的血管,必要時局部給予普魯卡因封閉,防止局部壞死。(三)停藥時應該逐步減量,嚴防突然撤藥引起不良反應。(四)應用時注意藥物濃度和輸注速度,最好使用微量泵控制輸注速度。

貼士5

家長應如何提高兒童安全用藥的認識?

兒童有別于成人,其器官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肝臟解毒和腎臟排泄等功能較弱,因此對藥物的耐受性較差,如果用藥不當,很容易引起不良反應/事件,甚至對健康造成甚于疾病本身的嚴重危害。特別是2歲以下兒童,用藥尤需慎重。

兒童用藥時要考慮小兒的生理特點,勿將大人的藥給小兒服用;家長要遵醫(yī)囑用藥,正確計算用藥的劑量,即按照體表面積或體重來計算用藥劑量,不可自作主張給孩子增加或減少劑量;應嚴格按劑量要求、按時用藥,有時兒童家長,因治療心切,希望“立桿見影”,往往自行加量,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漏服一次藥,下次服藥時自行服用雙倍劑量,很容易發(fā)生不良后果。服藥過量造成的危害,可能比原疾病更為嚴重。

要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并向醫(yī)生反映孩子曾有哪些藥物過敏或其它不良反應史,以提醒醫(yī)生用藥;在孩子服藥過程中,家長要注意觀察,若發(fā)現(xiàn)有與原疾病無關的表現(xiàn)時,或出現(xiàn)藥物治療相關的異常反應,應及時就診。能用- -種藥盡量不再加另-種藥,尤其是新生兒,以防發(fā)生不良反應或中毒;兒童用藥需要注意的除了劑量之外,還有服藥時間,哪些藥物需要飯前吃,哪些藥物適合飯后吃,哪些藥不適宜一起吃,都要向醫(yī)生或藥師咨詢清楚。

家長應將藥物放在小兒不能觸及的地方,不要與食物放在一起。家長喂藥時,不要騙孩子這是糖果,避免給孩子錯誤的認知,造成不良后果。孩子喜歡模仿,好奇心強,因此父母自己服藥時應避開孩子。家長應對孩子進行相關教育,簡單介紹一下 家里各種包裝的藥物的相關作用,告知孩子不可自行服用。家中常備用藥應分門別類,不同藥物分開放置,如內服藥和外用藥應分開放置,兒童藥物與成人藥物分開放置,以防拿錯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家庭用藥應保存完整的外包裝及說明書,可有效防止誤食過期變質藥物,同時可提醒家長相關的用量用法,了解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避免發(fā)生不良后果。萬一出現(xiàn)小兒誤食藥物導致中毒的情況,請記住一定要帶上可疑藥物,及時把孩子送往醫(yī)院救治。

來源:搜藥小康

藥品不良反應專區(qū)

藥事新說-醫(yī)藥大咖對話欄目

相關知識

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新冠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科普知識問答:什么是不良反應?出現(xiàn)后向誰報告?
藥物不良反應
最高法發(fā)布《中國環(huán)境司法發(fā)展報告(2021)》
藥品不良反應,需要您多了解一些!
醫(yī)藥史上的“反應?!笔录c早孕反應
吃了身體各種不良反應?“網(wǎng)紅”減肥藥暗含多少風險?
吃了身體各種不良反應 “網(wǎng)紅”減肥藥暗含多少風險?
多款減肥藥最新進展公布
【官方發(fā)布】健康管理師正式公布一、二級報考條件以及考試比重表!
【西安市突發(fā)環(huán)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網(wǎng)址: 官方公布!這10類中、西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最多! http://m.u1s5d6.cn/newsview38249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