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網絡盛行
“圍爐煮茶”更是成為
當下“火出圈”的社交休閑新方式
“茶”
在中國流傳千年
你對茶文化又了解多少呢?
近日,一場茶文化親子體驗活動在上濱生活廣場舉行,孩子和家長們通過眼看、耳聽、鼻聞、手動,沉浸式體驗茶葉渣香囊和茶餅制作,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你知道茶葉有哪些種類嗎?”“泡過的茶葉,能用來干什么呢?”茶藝師拋出一個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在互動問答中,茶藝師不但向大家科普了中國茶文化的源遠流長,還分享了各種將茶葉渣變廢為寶的方式,如去除冰箱異味、煮水泡腳、制成枕芯幫助睡眠等。
“下面,我們就來親手試一試吧!”在茶藝師的帶領下,大家用廢棄的茶葉渣制成香囊??粗敛黄鹧鄣睦鴵u身一變,成為又香又美的香囊,孩子們喜不自勝。
此次活動邀請到的是國家級茶藝技師王敏老師,她曾多次在社區(qū)開展公益茶藝體驗活動,并在寒暑假期間開設公益少兒茶藝課程,對非遺茶文化的普及和推廣飽含熱情?;顒舆M入第二環(huán)節(jié),王敏帶領大家按照《茶經》中記載的步驟,體驗了一把手工茶餅制作。
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p>
為了把蒸好的茶葉搗碎,孩子們紛紛使出吃奶的力氣,接著,把茶泥放入模具,輕輕拍打成形,再小心翼翼地將茶餅依次交給茶藝師烘干。
等待過程中,王敏還不停囑咐大家:“正常烘干一般4到5天,所以大家回去后,一定要繼續(xù)把茶餅放在太陽下晾曬幾天。”大家聽后紛紛感慨道:“古人真不容易??!”
“除了使用的器具是現代化的,今天基本上是復刻了唐代手工茶餅的制作流程。”王敏對記者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希望通過體驗式的茶文化宣傳,進一步激發(fā)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提升文化自信。同時,將低碳環(huán)保的時代主題與非遺文化推廣相結合,讓居民們在感受傳統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健康生活理念,共同踐行低碳生活新時尚。
據悉,此次活動是嘉興路街道“低碳生活新時尚-環(huán)瑞虹美好嘉園”主題系列活動之一,接下來,街道將繼續(xù)挖掘轄區(qū)優(yōu)質資源,聯合企業(yè)、商戶、學校等,持續(xù)開展有特色、有亮點、有新意、有影響力的宣傳推廣工作,引導更多居民成為低碳生活環(huán)保理念的倡導者、傳播者、踐行者。
記者:陳怡
圖片:陳怡、嘉興路街道
編輯:陳怡
? 百年里弄“瑞康里”迎來城市更新!今起開展意愿征詢!
? “粉色沙灘”空降北外灘 承包你的夏日快樂
? 航運指數期貨上市,虹口航運產業(yè)再添新活力
? 茅盾文學獎作品《千里江山圖》中的虹口“知識點”→
上觀號作者: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