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加上心理健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一個人的健康可分類為: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只有兩者都達到比較平衡的一個狀態(tài)才能稱之為一個健康的人?,F(xiàn)在還有一種更加先進的說法,就是健康分為三大類,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適應社會的能力。但不管怎么說,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打一個簡單的比喻,就能了解這其中的關系。為什么我們說,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息息相關呢?其實,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缺一不可。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就如同魚和水的關系,在水中魚才能活。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又如同人與氧氣,人缺了氧氣只能稱之為:死人。
生命的奇妙在于:生命是由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共同來維持的,缺一不可。只有精神沒有身體,我們將會看不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只要身體,沒有精神,就如同一塊肉無法運行。所以,有了身體,才有精神活動的顯現(xiàn),而精神健康才能指導身體達到比較相對良好的狀態(tài)。雖然,現(xiàn)在無法完全解釋人死后,身體會消失,精神去哪里的深奧問題,但是不可否定的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我們是身體與精神的結合體,只有身體和心理對相對健康的情況下我們才會不怎么痛苦。
心理不健康的情況下我們會產(chǎn)生:委屈苦,焦慮苦,壓力苦,恐懼苦,抑郁苦,幻想苦,擔憂苦等等等等一系列的苦。而身體不健康的情況下我們會產(chǎn)生:頭痛,牙齒痛,手痛,腰痛,腳痛,腳趾痛,心肝脾肺腎不協(xié)調(diào)會導致整個人不在狀態(tài),慢性病也是一種折磨。如果我們是在身心不健康的狀態(tài)中度過人生,那今生真的是很苦,很苦,很痛,很痛
而當我們心理方面發(fā)生了故障的時候,心理因素又會引起軀體疾病。身體的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相成的。比如:一個人受了很大的驚嚇,又或者自身的精神壓力太大,會自然而然發(fā)生身體的改變、甚至有可能會出現(xiàn)睡眠障礙。而當一個人身體產(chǎn)生著痛苦和折磨的時候,就像是癌癥,嚴重的炎癥,非常猛烈的疼痛癥狀,自身嚴重的身體疾病,以及人體的內(nèi)分泌代謝紊亂等,這些疾病都有可能導致出現(xiàn)心理疾病或者讓人的精神在短期內(nèi)發(fā)生不太好的癥狀。總而言之,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兩者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
不過,如果一個人,身體和心理都達到比較相對良好的狀態(tài),這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相對來說是比較快樂的。所以,凡事不可墮兩邊,最好能保持中道。我們說的是相對良好的狀態(tài),而不是非常好的狀態(tài)是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一切都只能是相對而言。就像見到大的蘋果,那是相對小蘋果而言它是大的,而見到比大蘋果更大的蘋果,它又變成小的了。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是這樣的,只能是對比于同齡,或者對比于某一類來說,相對健康。
我們身體達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態(tài),不感冒,不咳嗽,不發(fā)燒,沒有重病的情況下,身體能自動運行并且沒有產(chǎn)生太多的不適,這個時候身體就是處于一個相對比較良好的狀態(tài)。而當我們心理相對比較平靜,起伏不大,遇事不驚,抗壓力相對比較強的時候,這就是我們心理處于一個比較良好的狀態(tài)。
身體健康靠調(diào)節(jié),心理健康靠心的轉變。其實,身體只要不是特別嚴重的一個狀態(tài),有醫(yī)生的幫助,一般來說讓身體健康問題不大。交給有緣的醫(yī)生調(diào)節(jié),適當?shù)臅r候進行保養(yǎng),服用適量的營養(yǎng)品,一般來說就能讓自身的身體維持一個相對良好的狀態(tài)。而心理健康相對比較復雜,因為它多樣化,而且當代中國的心理方面發(fā)展也沒太完善。我們有好的醫(yī)生,有各大醫(yī)院,但是心理醫(yī)院基本上很少。
不過,在心理健康方面,當一個人能接納的程度變得很高的時候,也就是說能如同大地一樣能包容萬物的時候,基本上是不會有心理問題發(fā)生的。所以,對于心理健康的方面,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容納程度,接納程度。假如經(jīng)常都是不如意就馬上把脾氣給炸出來了,這對于身心來說損害都極大。又假如總是委屈接納,長期下去也會是對于身心受損比較大的。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保持中道,盡可能做到接納但是不委屈。暫時接納不了的先不接納,能勉強接納的盡可能接納,這樣能對于我們心理健康方面相對有利。
總而言之,不管我們是什么國家的人,什么種姓的人,什么性別的人,我們都離不開身體和心理,只有身心都健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