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艾滋病日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7日 09:09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個“世界艾滋病日”。

我國今年的宣傳主題:

“凝聚社會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該主題旨在強調(diào)艾滋病

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

全社會要共同參與,

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凝心聚力,

目標一致,共同抗擊艾滋病,

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10月24日,中國疾控中心“我國艾滋病患者治療成功率已超過90%”消息登上各大平臺熱搜欄,但眾多網(wǎng)民表示不太理解,“治療成功”是什么意思?治療成功和治愈是一樣的嗎?

什么是艾滋病治療成功?

艾滋病治療成功是指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接受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ART)后,能夠有效地抑制病毒復制,使體內(nèi)的病毒載量降低到檢測不到的水平,從而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zhì)量。治療成功率一方面取決于ART的有效性和覆蓋率,另一方面取決于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依從性和身體健康狀況等。創(chuàng)新藥物治療與綜合技術應用可促進治療成功率。

艾滋病已有治愈病例

到目前為止,全球只有6例通過干細胞移植治愈了HIV感染。而第6例治愈病例表明,CCR532基因缺失的干細胞移植并不是實現(xiàn)長期HIV緩解或治愈的必要條件,這將使更多需要接受干細胞移植治療癌癥的HIV感染者更容易找到合適的捐贈者,從而緩解病情,延長生命。

但對于沒有致命惡性腫瘤的HIV感染者來說,并不建議嘗試用干細胞移植來治愈HIV感染,畢竟移植手術風險較大,移植后的排異反應也并不容易應對。

其實,目前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基本都不滿足上述的各項條件,但也不要灰心喪氣。即使艾滋病患者不能大范圍地施行“治愈”治療,但就目前的抗病毒治療來說,艾滋病患者通過服藥已經(jīng)可以長期存活,并且能夠獲得較好的生存質(zhì)量,繼而回歸社會,回到工作崗位上,組建家庭,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治療成功率不等于治愈率

治療成功率并不等于治愈率,因為目前還沒有真正能夠應用于臨床的艾滋病治愈的方法。如果停止治療,病毒會重新復活,導致免疫系統(tǒng)受損和艾滋病的發(fā)展。因此,艾滋病毒感染者需要終身服用ART藥物,才能保持長期治療的成功。

早知曉才能實現(xiàn)早治療

中國艾滋病患者的診斷相對延遲,在臨床上仍然會遇到很多患者來就診的時候已經(jīng)是艾滋病晚期,救治成功率和難度都會受到影響。早期抗病毒治療一方面能夠降低HIV感染后患者的死亡率,促進免疫功能重建,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另一方面還可以降低傳染給他人的風險。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也主張,不管CD4多高都要盡快開始抗病毒治療。對于早期治療的期待,建立在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的基礎之上。

供稿:張靜

編輯:盛妤 楊美霞

審稿:沈群芳

↓點擊就可傳送查看↓

“十月懷胎·爸爸戒煙”案例征集 | 準爸爸戒煙記

原標題:《世界艾滋病日 | 艾滋病治療成功=艾滋病能治愈?》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可防可控 請記住這些知識
“社會共治 終結艾滋 共享健康” 2024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
北京市普仁醫(yī)院舉辦“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健康宣傳活動
艾滋病高清圖片
艾滋病知識有獎問答及答案==
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資料
什么是陰性艾滋病?陰性艾滋病會傳染嗎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不是夢
【艾滋病】疾病免費咨詢
開展2024年世界避孕日宣傳活動簡報

網(wǎng)址: 世界艾滋病日 http://m.u1s5d6.cn/newsview33373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