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院士說現在一頓飯的熱量太高,有饑餓感會啟動長壽基因,大家吃飯會關注熱量嗎?

院士說現在一頓飯的熱量太高,有饑餓感會啟動長壽基因,大家吃飯會關注熱量嗎?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7日 04:41

張學良就不合適拿出來做案例了,吃喝嫖賭抽那是他年輕時的事情,他又沒有這么生活一輩子。
他35歲開始就被軟禁了54年。這50多年他可是過得素得很,種菜喂雞,讀書打球,脫離塵囂,遠離世事。心情當然不會好,但論生活方式可比一般人都清心寡欲,安靜平實多了。要沒有這50多年的平淡幽居生活,照他年輕時代的放縱浮浪,怎么可能活得到101歲。

吃太飽的,不妨去快遞分揀站義工幾天

一個人日常熱量的攝入,應該與其勞動量、運動量、活動量和天氣溫度等相匹配。例如寒冷低溫天氣條件下,從事室外工作和勞動,攝入量就必須高一些。反之可以適當減量。

一洗閑愁十五年

張學良就不合適拿出來做案例了,吃喝嫖賭抽那是他年輕時的事情,他又沒有這么生活一輩子。
他35歲開始就被軟禁了54年。這50多年他可是過得素得很,種菜喂雞,讀書打球,脫離塵囂,遠離世事。心情當然不會好,但論生活方式可比一般人都清心寡欲,安靜平實多了。要沒有這50多年的平淡幽居生活,照他年輕時代的放縱浮浪,怎么可能活得到101歲。

說明不上班就活得久。

看上班性質。
生產線工種,倉庫工種,只要是無毒崗位,其實是很適合長壽的。

黃立農村,三到一線城市都生活過。 科研轉IT。

全部樓層

歲月如歌7361

你的數據正確嗎?感覺你的數據明顯偏低,比如你說“1500g白酒 大約1200大卡?!?/strong>。可隨便上網一搜,能看到的數據是100毫升白酒含熱量280~350大卡左右(乙醇含量不同),那么1500克白酒的熱量應該是(280~350)大卡/100毫升×1500克×1.2毫升/克(白酒比容)=5040~6300大卡。顯然,你列出的1200大卡低得離譜?;蛘?,你的“白酒摻了80%的水

1g酒精7大卡,100毫升白酒含熱量280~350大卡有點高估了,45度的酒是100毫升250大卡左右,不過不影響最后結果。

NRWB

醫(yī)學類的院士啊,真的說出這么奇怪的數據嗎?5000大卡?
500g熟米飯 大約只有800大卡,500g醬牛肉 大約1250大卡,500克紅燒肉大約 1800大卡,1500g白酒 大約1200大卡。
所以這個教授的意思是普通人一頓飯喝三斤白酒 一斤牛肉 一斤紅燒肉配一斤米飯?這個量,咋說呢,我覺得99%的人吃不下這么多。

你的數據正確嗎?感覺你的數據明顯偏低,比如你說“1500g白酒 大約1200大卡。”。可隨便上網一搜,能看到的數據是100毫升白酒含熱量280~350大卡左右(乙醇含量不同),那么1500克白酒的熱量應該是(280~350)大卡/100毫升×1500克×1.2毫升/克(白酒比容)=5040~6300大卡。顯然,你列出的1200大卡低得離譜。或者,你的“白酒摻了80%的水

大毛

拋開購買力,只看收入,那么不如買點紙錢去花。
農民工資?你給發(fā)嗎?
如果糧食漲價,就會引發(fā)大幅的通脹。
最后倒霉的還是農民。
解決農民收入低的唯一辦法,就是繼續(xù)擴大工業(yè)生產,將更多的農業(yè)人口轉換為工業(yè)人口。
農業(yè)徹底擺脫小農經濟,成為工業(yè)化生產。
歐洲國家在進入工業(yè)化的初期,就搞了圈地運動。
徹底消亡了農民這個群體。
而現在歐洲從事農業(yè)生產的,都是農場主和農業(yè)公司。

糧食占比收入很低,現在中國人一年不到200公斤大米小麥,一個月不到18公斤,也就是幾十塊錢的事,漲一倍也就是一百塊,根本不可能引發(fā)通脹。

工業(yè)生產之類的是不可能全民就業(yè)的,美國日本都是一千多萬的制造業(yè),工業(yè)的特點就是少數人生產就可以滿足全社會了,工業(yè)社會缺乏的是大量的消費,美國日本德國充分就業(yè),都是大頭靠服務業(yè),比如旅游,餐飲,度假,保險,醫(yī)療,體育,文化,娛樂,傳媒,法律服務,醫(yī)療服務這些,這些的基礎就是讓全民都富裕有錢起來多消費才行。

武探花

想得太簡單了。
基礎糧食漲價,國外糧食就有大量進口的動力,國家農業(yè)補貼壓力很大的。

大量進口是好事,中國糧食產量7億噸,你進口怎么可能滿足,撐死了會進口幾千萬噸,就把全世界糧食買光了,這樣就會跟著漲價,低糧價本來就是陽謀,是發(fā)達國家打壓發(fā)展中國家收入的一種手段。

懶惰傭兵各種AI的發(fā)展貌似讓中級階段的腳步近了。

關心也不太關心,反正我積極健身就是為了讓我吃的時候可以毫無顧忌。

關注

醫(yī)學類的院士啊,真的說出這么奇怪的數據嗎?5000大卡?
500g熟米飯 大約只有800大卡,500g醬牛肉 大約1250大卡,500克紅燒肉大約 1800大卡,1500g白酒 大約1200大卡。
所以這個教授的意思是普通人一頓飯喝三斤白酒 一斤牛肉 一斤紅燒肉配一斤米飯?這個量,咋說呢,我覺得99%的人吃不下這么多。

熱量這個詞我聽了就夠,
別看是所謂的科學術語,
其實就是食洋不化

錢塘潮

小縣城里收入很低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民收入低啊,因為他們的收入本質是被農村的低收入拉低的。
縣城里工資高了,很快就會被外來農民工拉低,糧食占比收入本來就很低很低,一個月就幾十塊,根本不是事。
只有農民工資高了,縣城工資提高才有基礎。

拋開購買力,只看收入,那么不如買點紙錢去花。
農民工資?你給發(fā)嗎?
如果糧食漲價,就會引發(fā)大幅的通脹。
最后倒霉的還是農民。
解決農民收入低的唯一辦法,就是繼續(xù)擴大工業(yè)生產,將更多的農業(yè)人口轉換為工業(yè)人口。
農業(yè)徹底擺脫小農經濟,成為工業(yè)化生產。
歐洲國家在進入工業(yè)化的初期,就搞了圈地運動。
徹底消亡了農民這個群體。
而現在歐洲從事農業(yè)生產的,都是農場主和農業(yè)公司。

黃立農村,三到一線城市都生活過。 科研轉IT。

guan_16356442441460

張運院士還是不要談醫(yī)學了。生物學常識和醫(yī)學常識都不對。
人每天需要的熱量最低30Kcal/Kg體重。男性一般是1800千卡(大卡,Kcal)起步。不能吃飯的病人每天都得補充這個量。
1卡(cal)是將 1克水升高 1 攝氏度所需的能量。你喝瓶17℃的涼水,人體把水加熱到37℃都得消耗1萬卡熱量。
5000千卡的大餐,大致等于1200g面粉,550g肥肉;除了大胃王,一般人吃不下去的。

換算肥肉不只550g,因為肥肉除了脂肪還有水等。換算是1g肥肉是7.7而不是9大卡。
同理,面粉不都是碳水,把蛋白質脂肪也算上,1g面粉是3.6而不是4大卡。

吃啥大餐,一頓5000卡?。?br>吃十個油餅?
3斤炸雞?
十包方便面?
還是喝一斤花生油?
為啥現在的院士,說話也越來越不靠譜了?
普通成年人的基礎代謝是1800大卡/天。
但是每天還要上班,運動,家務等。
如果天天卡著基礎代謝吃,是會掉代謝的。
會精神萎靡,內分泌紊亂。
專家這樣說,是想迎回東亞病夫嗎?

張運院士還是不要談醫(yī)學了。生物學常識和醫(yī)學常識都不對。
人每天需要的熱量最低30Kcal/Kg體重。男性一般是1800千卡(大卡,Kcal)起步。不能吃飯的病人每天都得補充這個量。
1卡(cal)是將 1克水升高 1 攝氏度所需的能量。你喝瓶17℃的涼水,人體把水加熱到37℃都得消耗1萬卡熱量。
5000千卡的大餐,大致等于1200g面粉,550g肥肉;除了大胃王,一般人吃不下去的。

說到底還是科技的進步比身體的進化快太多了,人類的身體無法適應科技進步的結果。

CameLF

嗯嗯,借助藥物,基本控制住了。每天的熱量缺口也很可觀。只是減重到了平臺期,還得進一步調整控制飲食才行。

一樣的,這個平臺期突破起來比較難。

錢塘潮

小縣城里收入很低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民收入低啊,因為他們的收入本質是被農村的低收入拉低的。
縣城里工資高了,很快就會被外來農民工拉低,糧食占比收入本來就很低很低,一個月就幾十塊,根本不是事。
只有農民工資高了,縣城工資提高才有基礎。

想得太簡單了。
基礎糧食漲價,國外糧食就有大量進口的動力,國家農業(yè)補貼壓力很大的。

不得不然

齋月有沒有可能是……要留點吃的才能熬到初夏。

齋月可能發(fā)生在任何季節(jié),和春夏秋冬無關

武探花

雖然我家祖輩是農民,給農民提高收入我是贊成的,但這種方式顯然不可行。
中國低收入群體不僅僅是農民,在小縣城里還有很多收入很低或者沒有收入的人(把 進城務工和發(fā)達地區(qū)已經脫離了農業(yè)生產的農民扣除掉,這個群體的人數可能比在農村生活的純粹農民人口更多),基礎糧食漲價他們不一定能承受得起。

中國糧食價格已經遠高于國際市場,再繼續(xù)提高,能維持下去嗎?
不管你給出多么冠冕堂皇政治正確的理由,經濟規(guī)律是不以人為意志轉移的,就像水往低處流 萬有引力的規(guī)律永恒一樣,你修再高的堤壩,也不可能讓長江從上海流向西藏,一分鐘或許可以,對抗大自然的規(guī)律,長期必然失敗
高糧價只會帶來走私和用腳投票

CameLF

謝謝指教,已經在努力調整了。
但是,您的建議還是緩緩吧,凡事都有個認知過程。
對于健康乃至社會、政治的各項認知都需要過程。
區(qū)別在于敏銳的人、聰明的人接受起來會更快;其他人也會接受,只是慢一些。
這個世界連啥LGBT,吸毒操槍的人都能接受,沒道理斷四高人群的生路,對不對?

要控制其實狠容易,我兩個半月從170斤到了143斤,就是落實這個食譜,中午早上可以不管怎么吃,晚上就一小碗燕麥片加一點脫脂奶酪,每天運動400到500卡,每周打兩次餐館牙祭,出去應酬的時候盡量不吃,跟著社交就行。

降下來血壓立馬正常了,根本不需要吃藥。

歲月如歌7361

可以做各種有效干預。先去看醫(yī)生,在醫(yī)生指導下,先借助藥物幫忙,把各種指標迅速控制到正常值,同時嚴格自律,管住嘴邁開腿(老生常談,但確實是真理。)。一定要控制到自己飯前有饑餓感,才是合適的飯量。同時調節(jié)體重,體型。有一兩年就能做到了。

嗯嗯,借助藥物,基本控制住了。每天的熱量缺口也很可觀。只是減重到了平臺期,還得進一步調整控制飲食才行。

相關知識

一頓火鍋熱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圣彩:饑餓能長壽,一天沒有必要吃超過兩餐
適度饑餓,長壽之鑰——科學保持饑餓感的方法
飯量與壽命密切相關?經常每天只吃2頓飯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
米飯的熱量
長期過量進食對身體有不良影響,飯量減少30%,可能會延長壽命?
適度保持饑餓感,真的能夠更長壽!紹興人記住這7點
現在流行一天只吃一頓飯?來看看研究結果
吃飯?zhí)焯疾缓?吃飯多長時間好
晚上不吃米飯會瘦嗎?

網址: 院士說現在一頓飯的熱量太高,有饑餓感會啟動長壽基因,大家吃飯會關注熱量嗎? http://m.u1s5d6.cn/newsview32871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