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35個減肥瘦身中藥方劑匯總(減肥茶,減肥配方,老中醫(yī)經(jīng)驗方)

35個減肥瘦身中藥方劑匯總(減肥茶,減肥配方,老中醫(yī)經(jīng)驗方)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7日 04:28

35個減肥瘦身中藥方劑匯總(減肥茶,減肥配方,老中醫(yī)經(jīng)驗方)

1. 消肥湯

【來源】張侃如,《陜西中醫(yī)》(2)1991年

【組成】桃仁、紅花、川芎、當(dāng)歸、澤蘭、炒白術(shù)、蒼術(shù)、澤瀉、半夏、皂角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30克,白礬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利濕化濁,活血化瘀。

【方解】本病與先天稟賦有關(guān),更兼過食肥甘厚味,加之久臥久坐而少動,或外感濕邪,由表入里,或七情所傷,而致臟腑失調(diào),轉(zhuǎn)輸失職,使水谷精微不能充養(yǎng)周身,反而變生膏脂痰濕,蘊于肌膚,甚則彌漫三焦,遏阻遂道,壅塞氣機,使氣血運行不暢,日久則虛,尤以氣虛為重。其治若純以補氣,有礙痰瘀,故首當(dāng)清除病理產(chǎn)物,以開痰瘀之阻遇。故方用蒼術(shù)、白術(shù)、澤瀉、茯苓健脾利水;半夏、皂角、白礬燥濕祛痰,與活血藥配伍,能除血中之痰濁;桃仁、紅花、當(dāng)歸、川芎、澤蘭、益母草活血祛瘀,且澤蘭與益母草相合,入肝經(jīng)可活血行瘀,走脾經(jīng)能行水滌痰,痰瘀散則脈絡(luò)通,樞機暢而體自康。

【主治】單純性肥胖癥。

【加減】若面赤氣粗、頭目眩暈,伴肝陽上亢者,加懷牛膝、磁石;腹賬便秘者,加檳榔、大腹皮;氣短乏力者,加生黃芪,畏寒肢冷者,加附子、桂枝;口渴欲飲、五心煩熱者,加麥冬、天花粉。

【療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2 張氏減肥方

【來源】張純孔,《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法半夏、陳皮、白茯苓、炒米仁各10克,炒蒼術(shù)、炒白術(shù)各15克,大腹皮、車前草(鮮者20克)、炒澤瀉、冬瓜皮(鮮者20克)、炙香附、柏子仁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另用蕨菜作每餐食用。

【功用】健脾,燥濕,化痰。

【方解】方中半夏燥濕化痰,消痞散結(jié);陳皮理氣化痰;茯苓、米仁健脾淡滲利濕;蒼術(shù)、白術(shù)益氣健脾燥濕;大腹皮、車前草、澤瀉、冬瓜皮均有利尿消腫作用;炙香附理氣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柏子仁養(yǎng)心安神。合而用之。共奏健脾燥濕化痰之功。

【主治】痰濕型肥胖病。

【療效】治療2例,1例服藥25劑,體重從87公斤降至61公斤;1例服6劑,體重從38公斤降至29公斤(兒童)。

3 減肥散

【來源】程爵棠,《刺血療法治百病》

【組成】半夏、荷葉各10克,茯苓、澤瀉各15克,焦三仙9克,二丑、檳榔各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貯瓶備用。用時每取藥末15~30克,用鮮荷葉搗爛取汁或用大黃15克水煎取汁調(diào)成軟膏狀,敷于臍部,外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1個月為1療程。

【功用】健脾利濕,利水減肥。

【主治】肥胖病。

【療效】一般用藥10日以上,必日見其效。

【附記】本散亦可內(nèi)服,每次服3~5克,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內(nèi)外并治,效果更好。

4 外用減肥方

【來源】程爵棠,《穴位貼敷治百病》

【組成】番瀉葉15克,澤瀉、山楂各30克,油麻稿(又名油草)5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貯瓶備用。用時每取藥末15~20克,以紅茶水(濃汁)調(diào)和成軟膏狀,敷于肚臍上,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功用】清胃熱,健脾運,利水濕,散痰飲。

【主治】肥胖病。

【療效】治療50例,連用月余,有效率達100%。

【附記】本方為程氏祖?zhèn)髅胤健1痉饺ビ吐楦?,加干荷葉50克,重用澤瀉為60克

1.防風(fēng)通圣散(丸)。

本方出自古代醫(yī)術(shù)《宣明論》。

組成:防風(fēng)、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黑山梔、當(dāng)歸、白芍(炒)、白術(shù)、芒硝、大黃(酒蒸)各15克,石膏、黃芩、桔梗各30克,甘草60克,滑石90克。

用法:

(1)共研成粉末,每次服6克,加生姜3片,水煎溫服,每日1~2次。

(2)或作丸劑,每次服6~12克,用溫開水送服。

減肥作用:本方治療實證肥胖患者,亦是所謂中風(fēng)型體質(zhì)者最常用的方劑。癥見肥胖、體質(zhì)壯實、大便干結(jié)、口苦口干、舌紅苔黃。經(jīng)驗表明,用本方治療肥胖病,能加速代謝產(chǎn)物排泄與脂肪排除,是治療肥胖癥實證的有效方劑。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虛證,大便稀溏者不能服用本方。

2.大柴胡湯。

本方出自中醫(yī)“醫(yī)圣”張仲景所著之《傷寒論》。

組成:柴胡9克,黃芩9克,大黃6克,枳實(灸)9克,制半夏9克,白芍9克,生姜12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服。

減肥作用:本方適用于體軀肥大,腹壁肥厚,上腹角呈鈍角,肋緣下緊張、壓痛,胸肋脹滿明顯,也即所謂肥胖實證。多用于過食脂肪、糖食,又運動少,以致皮下脂肪沉著,有大便不通暢的中年人。若在本方中加入杏仁、苡仁,則其消脂減肥作用更強。

3.荷葉灰。

本方來源于古代醫(yī)書《證治要訣》。

方法:用敗荷葉燒存性,研末,米湯調(diào)下。日三次,每次6-20克。

功能:消腫、降脂。古人有“荷葉灰服之令人瘦劣”之說。荷葉灰是中藥減肥中效果最為強大的方子,僅僅一味荷葉灰,對頑固性肥胖都極為有效果,此方為明太祖朱元璋御醫(yī)戴思恭所創(chuàng)。燒存性是中藥炮制方法之一。是把藥燒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黃為度,使藥物表面部分炭化,里層部分還能嘗出原有的氣味,即存性。當(dāng)代名醫(yī)鄒云翔教授認(rèn)為:“高血壓心臟病病人,若血壓過高,體態(tài)豐腴肥胖,體重八九十千克左右的,服荷葉灰數(shù)10日后,體重可減輕5千克多,甚至血脂高達600毫克以上的也能逐漸恢復(fù)正常?!闭f明荷葉灰確有很好的減肥作用。而且荷葉灰無副作用,多種類型的肥胖病人均可使用。

4.防己黃芪湯。

本方亦是張仲景所創(chuàng)。

組成:防己9克,黃芪,9克,白術(shù)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3枚。

用法:水煎服。

減肥作用:本方適用于虛證及虛實中間證。癥見皮膚晄白,容易出汗,稍活動則汗出更多,肌肉疲軟,膝關(guān)節(jié)疼痛或浮腫等,不伴便秘,即所謂“虛腫”。防己黃芪湯證多見于婦女,尤其是生活富有的婦女。除具有前面癥狀外,還常常伴有下列癥狀:自覺身體沉重,懶于動作,很少活動,大多食量較少但喜歡喝水飲茶。大便正常,心情不暢,月經(jīng)量少,易出汗,夏日甚者可汗出如流。50歲以上者,多半膝關(guān)節(jié)疼痛,每天下午出現(xiàn)下肢浮腫,往往穿鞋襪也感困難,但尿檢卻無蛋白等異常。腹診可見全腹肥滿,柔軟無抵抗和壓痛。這些患者服防己黃芪湯后,其肌肉變得堅實,動作輕捷,討厭的膝關(guān)節(jié)疼痛和下肢浮腫都會消除。但若給他們服防風(fēng)通圣散或大柴胡湯,則藥證不符,只會加重其疲乏感,使虛證更虛。

5.桂枝茯苓丸。

本方亦為張仲景所創(chuàng)。

組成: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各等分。

用法:共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減肥作用:本方原主要治療少婦癥瘕癥,癥見小腹積塊堅硬,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中婦女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卵巢囊腫,慢性輸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本方治療肥胖癥,尤以腹部堆積的大肚皮最為有效。男女肥胖癥者皆可服用本方,除腹部特別肥大外,伴有面紅、體力好,女性月經(jīng)異常、有血塊、或畢竟者,效果尤佳。

6.五氏減肥方。

本方來源于《浙江中醫(yī)雜志》。

組成:黑牽牛子、白牽牛子各10~30克,草決明、澤瀉、白術(shù)各10克,山楂、制首烏各20克。

制法與服法:上藥浸于水中,水滿過藥面約2分許,1小時候火煎至沸,約20分鐘,倒出藥汁,加開水一小杯,又煎沸15分鐘,再倒出藥汁。兩次藥汁混合,分二次空腹服。如無不適,可連服數(shù)十劑而取得較好療效。

減肥作用: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牽牛“久服令人清瘦”,用于“體肥膏梁而多憂郁”之人、可“逐瘀消飲”。與澤瀉、草決明、白術(shù)、山楂同用,共湊消肥除脂之功。

7.輕身1號。

本方來源于《中醫(yī)雜志》。

組成:黃芪、防己、白術(shù)、川芎、制首烏各15克,澤瀉、生山楂、丹參、茵陳、水牛角各30克,仙靈脾10克,生大黃9克。

療效:治療單純性肥胖癥50例,48例獲效,體重平均下降3.72公斤。

8.健美茶1~6號方。

本方來源于天津市漢沽區(qū)漢沽衛(wèi)生院。

1號方:山楂、澤瀉、萊菔子、麥芽、神曲、夏枯草、陳皮、炒二丑、草決明、云茯苓、赤小豆、藿香、茶葉各7克。

功能:消積利濕。適用于飲食、二便、睡眠均正常的進氣肥胖者。

2號方:生首烏、夏枯草、山楂、澤瀉、石決明、萊菔子、茶葉各10克。

功能:平肝熄風(fēng),理氣化濕。用于肝陽上亢,性情急躁的肥胖者。

3號方:白術(shù)、蒼術(shù)、澤瀉、云茯苓、車前子、豬苓、防己、茶葉各10克。

功能:健脾燥濕,利尿消腫。適用于伴有下肢浮腫之肥胖癥。

4號方大黃、枳實、白術(shù)、甘草、茶葉各20克。

功能:消積通便。適用于大便秘結(jié)之肥胖者。

5號方:法半夏、云茯苓、陳皮、川芎、枳殼、大腹皮、冬瓜皮、制香附、炒澤瀉、車前草、炒蒼術(shù)、炒白術(shù)、茵陳、茶葉各5克。

功能:健脾祛濕。適用于無任何不適、一切正常之肥胖癥。

6號方:山楂40克加1號方。

功能:適合于伴有甘油三脂增高之肥胖癥。

用法:以上六個方劑,每個方劑的藥物均研成細(xì)末。無論選用拿號方劑,都要把藥粉分作7份,每日服用1份。

9.胖人消瘦湯。

組成:草決明15克,焦山楂25克,丹參30克,桑椹子15克,地膚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

功能:消肥美形降脂。

減肥作用:本方中草決明清肝通腑,使大便通調(diào);地膚子祛濕利水,二藥可使二便通暢;焦山楂、丹參活血消脂,去除體內(nèi)堆積的脂肪;桑椹補益肝腎。以上各藥合用,可有通腑補腎、消肥美形除脂的作用。本方也可用來預(yù)防肥胖癥。常服、久服無副作用。

10.減肥茶1號。

組成:山楂20克,白菊花12克,草決明20克。

用法:水煎服,代茶飲。

功能:消積降脂減肥。

適應(yīng)癥:形體肥胖,又伴頭昏、頭痛者,效果佳。

11.荷葉茶。

組成:荷葉50克。

用法:用清水1000毫升煎成700毫升,代茶飲。

功能:解暑消肥。

說明書:本方治療肥胖癥,服用方便,四季均宜,尤以6月至10月代茶飲最佳,減肥兼有防暑清熱的作用。

12.菊花茶。

組成:菊花6克,山楂15克,橘皮6克。

用法:加水1000毫升煎成700毫升,代茶飲。

功能:清熱消肥。

適應(yīng)癥:對形體肥胖,伴有頭昏眼花,或腹脹的患者,效果最佳。

13.輕身飲2號。

組成:番瀉葉、澤瀉、山楂、草決明等藥物。

療效:本方來自《中醫(yī)雜志》,治療胃熱脾虛型的肥胖癥46例,總有效率為71.7%。

14.海藻輕身湯。

組成:海藻30克,夏枯草15克,苡仁25克,白芥子10克,山楂30克,澤瀉10克茵陳25克柴胡10克,甘草10克。

療效:有人曾治療女性青年肥胖者,體重下降最多者為18公斤。

15.體可輕。

本方來自《湖北中醫(yī)》雜志。

組成:法半夏、陳皮、云茯苓、炒蒼術(shù)、炒苡仁、大腹皮、炒白術(shù)、車前草、炒澤瀉、冬瓜皮、枳殼、灸香附、茵陳。制丸服。

療效:共治療36例,體重均下降,其中對輕度、中度和重度肥胖癥的有效率分別為100%、70%和75%。

16.減肥茶2號。

本方來自《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院刊》。

組成:白果葉、荷葉、烏龍茶葉、茉莉花、香附、番瀉葉、山楂等藥物。

療效:治療效果佳。

17.三花減肥茶。

本方來源《中成藥研究》。

組成:玫瑰花、茉莉花、玳玳花、川芎、荷葉等。

療效:治療效果佳。

18.食醋減肥方

組成:食醋20克。

用法:分中午和晚上兩次服完。

功效:減肥消脂。

19.烏龍茶。

組成:烏龍茶葉適量。

用法:沸水沖沏,待茶濃時飲用。

功效:除油膩、消脂、提精神。欲減肥,常飲之有效。

20.復(fù)古烏龍茶。

組成:烏龍茶3克,槐角18克,首烏30克,冬瓜皮18克,山楂肉15克,雞內(nèi)金8克。

用法:先將槐角等后五味共煎,去渣,以其湯液沖泡烏龍茶代茶飲用。

功效:消脂減肥。

21.玉米須飲。

組成:玉米須適量。

用法:以開水沖沏代茶飲。

22.海帶草決明湯。

組成:海帶15克,草決明25克。

用法:水煎,過濾,除去草決明。吃海帶飲湯。

功效:祛脂降壓。適用于肥胖伴有高血壓者。

23.加味烏龍茶。

組成:烏龍茶3克,丹參30克,三七0.5克,郁金8克,條參3克。

用法:以丹參等后四味藥煎水,沖沏烏龍茶服。

功效:降脂活血減肥。適用于肥胖伴有冠心病者。

24.梁國卿減肥方。

組成:檳榔15克,厚樸15克,酒大黃7.5克,青皮15克,蒼術(shù)15克,半夏15克云苓15克,枳殼15克,白芥子15克,焦山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服2~3次。

適用癥:肥胖癥之痰濕氣滯型。

典型病例:曾治療一例女性患者,體重170多斤,經(jīng)服藥40余劑后,體重減至140多斤。

25.丁濟南減肥方。

組成:桑葉、桑皮各15克,桔梗9克,蟬衣6克,朱連翹9克,淡竹葉9克,竹茹9克,灸遠(yuǎn)志3克,夜交藤12克,柏子仁9克,青橘葉18克,蜀羊泉18克,蛇果草18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3克,朱燈蕊3札。

用法:水煎服。每日服一劑,一日服2~3次。

適應(yīng)癥:皮質(zhì)醇增多癥所致之肥胖癥,最為合適。屬中醫(yī)肺郁不宜、濕蘊不泄型者。

典型病例:曾治一女性患者,31歲,患病半年余,體重與日俱增,24小時皮質(zhì)醇為30ug,用上方加減服用一年余,患者病情逐漸好轉(zhuǎn),恢復(fù)健康,體重也明顯減輕。

26.曲竹秋減肥方。

曲竹秋大夫從肝論治,治療肥胖癥。擬條達肝木,健運中州,升降三焦,運化水濕。其方法如下:

組成:柴胡6克,白芍、烏梅、茯苓、荷葉、澤瀉各10克。

加減:若肝火旺盛、煩躁易怒者,加丹皮10克,炒山梔6克。若婦女閉經(jīng)者,加益母草30克,當(dāng)歸10克,香附6克。若婦女白帶多者,加蒼術(shù)10克,黃柏6克。

療效:本方治驗40例,38例有效。

27.朱美華減肥方。

組成:炒黨參、白術(shù)、茯苓皮、冬瓜皮、荷葉、肉蓯蓉、巴戟天、焦枳殼、知母、虎杖、川大黃。

功效:健脾補腎,祛濕減肥。

療效:治療50例肥胖癥,顯效26例,有效14例。有效率80%。

28.千蓮弱減肥方。

以防風(fēng)通圣散與防己黃茂湯加山楂、茯苓、柴胡、草決明治療500例肥胖癥,均有效。觀察其中303例病人的血脂,原來增高,服藥后,均降至正常。

29.張闿珍減肥方。

張闿珍大夫治療肥胖癥,是將患者分為四型施治。

(1)濕阻氣滯型:

若屬痰濕者,治以溫中化濕。選苓桂術(shù)甘湯加蒼術(shù)、廣陳皮、海桐皮、澤瀉、油麻蒿。若屬實熱者,擬清熱利濕。藥用蔻仁、杏仁、苡仁、茯苓皮、海桐皮、化陳皮、油麻蒿。

(2)脾腎陽虛型:

治以補脾固腎,溫陽化濕。藥用六君子湯(黨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陳皮、法夏)加仙茅、枸杞子、覆盆子、菟絲子。

(3)肝熱挾濕型:

治以疏肝清熱利濕。藥用鉤藤、丹皮、白芍、茯苓皮、化陳皮、大腹皮、油麻蒿。

(4)風(fēng)濕挾熱型:

治以疏風(fēng)化濕,活血通絡(luò)。藥用桑枝、獨活、海桐皮、苦刺、蒼術(shù)、海風(fēng)藤、狗脊、續(xù)斷、赤芍、乳香、油麻蒿。

療效:經(jīng)治療130例,2例痊愈26例明顯好轉(zhuǎn),88例有效,無效14例。體重減輕最多的達16.5公斤??傆行蕿?9.2%。

30.顧氏減肥方。

顧氏治療肥胖癥多從消積化濕、宜通腸胃、健脾益氣等方面著手。其處方:枳殼12克,白術(shù)40克,黨參13克茯苓13克,山楂炭20克,神曲10克,雞內(nèi)金10克,炒谷芽15克,丹參15克,金櫻子15克,甘草3克。每日一劑,水煎服。曾治一名58歲男性肥胖癥患者,腹部膨隆,飽脹難受,腹圍達130厘米,坐臥不便,并伴有心悸。服此藥方30劑后,腹脹減輕;連服90劑后,腹部膨隆消退,飽脹感消失;堅持服藥150劑后,腹圍減至87厘米。

31.加減防己黃芪湯。

某醫(yī)院曾用此方治療50例肥胖癥患者,結(jié)果48例有效。其處方組成及用法是:黃芪、防己、白術(shù)、川芎、何首烏各15克,澤瀉、生山楂、丹參、茵陳、水牛角各30克,仙靈脾10克,生大黃9克,以上為一次劑量,水煎服。每日2次服用后,體重下降最多的達13公斤。

收藏

舉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

相關(guān)知識

【中藥減肥】中藥減肥配方
中藥減肥配方
中醫(yī)揭秘減肥茶配方
四種中藥減肥茶配方介紹
中藥配方減肥+調(diào)理保健+花茶美容=我的成功瘦身減肥經(jīng)歷
中藥減肥7配方
五種中藥減肥方劑減肥效果好
分享幾個最有效的中藥減肥茶配方每天輕松減肥
中藥減肥食療配方 茶飲湯水安全瘦身
減肥茶配方有哪些中藥成分?自制減肥茶幫你健康減肥

網(wǎng)址: 35個減肥瘦身中藥方劑匯總(減肥茶,減肥配方,老中醫(yī)經(jīng)驗方) http://m.u1s5d6.cn/newsview32840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