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德昂族簡介.ppt

德昂族簡介.ppt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4日 20:02

德昂族簡介概要1

德昂族 八班 洪煒捷 12號 德昂族的地理位置 德昂族,又稱“崩龍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交界地區(qū) 的少數(shù)民族。中國一側(cè)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臨滄等地的深山中,德昂族,又稱“崩龍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交界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中國一側(cè)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臨滄等地的深山中,緬甸一側(cè)居住在撣邦、克欽邦等地的深山中,與傣族、景頗族、佤族等民族交往密切。 德昂族的民族服飾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藍(lán)、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紐扣,長裙上織有彩色的橫條紋。青年人不論男女均喜歡佩戴銀項圈、耳筒、耳墜等首飾。由于各支系服飾的差異,過去曾有“紅德昂”、“花德昂”、“黑德昂”之俗稱。 德昂族民族習(xí)俗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過“進(jìn)洼”(關(guān)門節(jié))、“出洼”(開門節(jié))節(jié)外,還要歡度潑水節(jié)。德昂族的潑水節(jié)多在公歷4月中旬左右舉行,一般3-5天。臨近節(jié)日,人們忙著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jié)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和水龍。節(jié)日清晨,人們身著盛裝,前往佛寺供佛,聽佛念經(jīng)。并在佛寺周圍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塵小屋中,舉行為佛洗塵儀式。信徒們將最清潔的水倒入水龍中,水由龍口流出,順龍口與小屋間的竹水槽流向佛像,灑遍佛像全身。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手持鮮花,蘸水輕輕地灑向周圍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賀新年的開始。這時,人們開始興奮起來,紛紛互相祝賀新年。在象腳鼓樂和歌聲中,年輕人將水筒高高舉過頭頂,將水滴灑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他們生活快樂、健康長壽。老人們則伸出雙手,將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詞,為年輕人道喜、祝福。這種儀式之后,人們便以象腳鼓為前導(dǎo),排成長隊,擁向泉邊、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潑水。從頭到腳,全身濕透。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是潑水者還是被潑者,都高興異常,笑聲朗朗。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飲濃茶,亦善于種茶。幾乎每家每戶都栽種茶樹,素有“古老的茶農(nóng)”之稱。擅長編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蓋房頂材料)。制造銀器是德昂族的傳統(tǒng)工藝,在鄰近各族中很有聲譽(yù)。每逢節(jié)日,相互宴請成俗,不論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鮮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時蘸辣椒水吃,別具風(fēng)味。 德昂族的民族建筑 別有情趣的冠蓋式住房和南方許多民族一樣,德昂族喜居干欄式竹樓。這種竹樓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樓板、曬臺、圍壁、門、樓梯等均用竹子為原料,房頂則覆蓋茅草而成。 德昂族的民族宗教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到處都是佛寺和佛塔,佛塔造型與傣族佛塔略有不同。也有把小男孩送到佛寺當(dāng)一段時間的和尚的傳統(tǒng)。 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等祭祀習(xí)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一般選在春季,屆時要殺豬、殺雞,由祭司畫紙龍,眾人叩拜,然后一起飲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罵,發(fā)泄平時相互之間的不滿。此間不許別人勸阻,直到雙方斗得精疲力盡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 * * * *

相關(guān)知識

有機(jī)認(rèn)證簡介ppt
同仁堂集團(tuán)簡介
言語康復(fù)介紹ppt
常皮膚護(hù)理軟膏ppt課件.ppt
智能醫(yī)療簡介介紹.ppt
海德健身簡介
中心簡介
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簡介.doc
李紅衛(wèi)醫(yī)生簡介
自我新形象電子課件.ppt

網(wǎng)址: 德昂族簡介.ppt http://m.u1s5d6.cn/newsview26812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