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面對關乎生命健康的重大疫情,很多人出現(xiàn)了睡眠問題,睡眠不良會使我們抵抗外來病毒侵襲的能力下降。正因如此,疫情之下,人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
失眠的主要表現(xiàn)
1. 入睡困難。
2. 睡后易醒。
3. 早醒。
推薦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CBT-I)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法
1. 睡眠節(jié)律,也可以理解成“生物鐘”。生物鐘是調節(jié)人體生活作息的時鐘,對于人們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但如何養(yǎng)成自己的生物鐘呢?每日堅持同樣的上、下床時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內(nèi)在生物鐘了。對于由于疫情恐慌導致的失眠患者,建議上床時間為晚上10:30-11:00左右,下床時間為早上5:30-6:00左右。
2. 睡眠動力,也稱為睡眠的驅動力。睡眠動力越大,就越容易進入睡眠。睡眠動力主要與連續(xù)保持清醒的時間以及適量運動兩個因素相關。連續(xù)保持清醒的時間越長,睡眠動力越大。不管晚上睡眠好與壞,白天都不能補覺、最好也不能午睡。建議不要沒有困意時躺在床上,而應等到有困意后再上床,不論是否睡好第二天都應固定時間起床,以提高睡眠驅動力。同時,也不能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情,如躺床上用手機不停刷疫情實時信息和看電視等。此外,適量運動,也可以增加睡眠動力。建議每日堅持運動,最好是室內(nèi)運動,如跑步、瑜伽等,如果處于非疫區(qū),可以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進行室外運動。
睡眠效率 = 實際睡眠時間/臥床時間
身心放松。睡前軀體或心理的緊張,會導致失眠。很多失眠患者一躺在床上就擔心今天是否會失眠,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身體越緊張,故而更容易失眠。而通過放松訓練,則可以降低心身的焦慮水平,從而改善睡眠。放松訓練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正念呼吸練習。
正念呼吸。正念呼吸練習,重點是專注在呼吸上。呼吸對于生命至關重要,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也就掌握了睡眠的訣竅。失眠者上床后滿腦子都是可怕的疫情,白天的新聞像過電影一樣在腦海里浮現(xiàn),肯定是無法入睡的。如果我們能夠在正念呼吸練習時專注在呼吸上,就可以減少雜念,放松身心,也就容易入睡了。呼吸好比是一個木樁,用來拴住我們的注意力。人剛開始做正念呼吸練習時,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在呼吸上,經(jīng)常游移。若注意力游移一次,就把它帶回來一次。吸氣時吸得越深越好,最好能“氣沉丹田”。“丹田”是中醫(yī)的說法,大約位于肚臍下4個橫指的地方。正念呼吸練習初期,還是建議采用自然呼吸的方法。待熟練掌握正念呼吸練習方法以后,再逐漸增加吸氣的深度。
這些事越做越失眠
1.邊玩手機邊睡覺。手機發(fā)出的藍光會嚴重損害我們的睡眠,抑制體內(nèi)睡眠激素如褪黑素的分泌,使得入睡難、睡得淺。
2.喝酒助眠。一些人覺得睡不好,想著喝點酒有助于睡眠,一定劑量的酒精攝入會幫助入睡,但是隨著酒精的代謝,會損害我們后半夜的睡眠,導致睡眠片段化、早醒等。此外,大量的酒精攝入還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減退,降低對于病毒的抵抗。
3.睡前大量運動。白天的運動可幫助我們增強體抗力、改善夜間睡眠,使深睡眠增多、睡眠效率增高,但是在睡覺之前不建議做過量的運動,睡前運動會提高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導致入睡困難,理想的運動時間建議在午后。
4.晚上失眠白天補覺。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家外出活動減少,一些人會養(yǎng)成夜晚不睡覺或是夜間睡不著白天補覺的習慣,這會導致生物鐘的紊亂,晚上的睡眠動力上不去,失眠會加重。
5.開燈睡覺。在睡眠狀態(tài)時,雖然眼睛是閉著的,但仍能感知外界光線。開燈時,難以進入睡眠狀態(tài),睡眠變淺。
6.睡前吃夜宵。晚上人們的腸胃功能減弱,晚餐與睡眠的間隔時間建議至少為2-3小時,吃夜宵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影響入睡。
專家提醒
建議大家通過國家正規(guī)渠道了解疫情的準確性、權威信息以及相關防控知識;不信謠、不傳謠,以免引發(fā)不必要的恐慌;即使在休假期間,也要保持規(guī)律的睡眠節(jié)律,睡前1小時內(nèi)應避免查看與疫情相關的信息。出現(xiàn)失眠癥狀時,自我可通過上述方法進行調節(jié),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yè)醫(yī)師的幫助。相信疫情的陰霾終會過去,美好的睡眠會伴隨大家一生。
(1)不出去不出去不出去,盡量少出去
(2)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出門戴口罩
(3)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回家就洗手
(4)少熬夜少熬夜少熬夜,到點要睡覺
(5)莫恐慌莫恐慌莫恐慌,心態(tài)需放松
(縣精防中心供稿)
關注
主 編:朱建紅
責 編:黃琳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