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用生活,定義有機

用生活,定義有機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17:50

《有機人類修煉手冊——有機生活新手指南2017版》微信版來啦!這是中國第一本全面解讀“有機生活”的手冊。有機生活,是回歸自然、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方式。她離我們并不遙遠,遵循“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地球”的理念,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有機生活,改善當下的生活品質,同時共筑夢想中的美好生態(tài)家園。本文是手冊第二部分即經(jīng)驗篇和外篇。pdf。

有機生活從何開始?怎樣實踐?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以下是我們從個人生活點滴中總結的部分經(jīng)驗。多探索、多嘗試,你也能成為獨一無二的有機生活家!

自然是什么?每個人給出的答案都不同。在人類會思考前,它便已經(jīng)存在,“自然”只是我們附加給它的名字。它可以沒有名字,甚至沒有樣子。當我們在談論“自然”時,首先需要移除它在我們心中的形象,還以其本來面目。這里提到的“自然”,不是與我們相對立的“那個”系統(tǒng),而是包含一切人類活動在內的自然。因此,“自然”并不獨立于“城市”而存在,“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等描述,都是偏離本文所述之宗旨的。

自然是人類的一部分,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換句話說,是不分彼此的?!氨Wo自然”其實就在“保護人類”。

民以食為天。然而,倘若不懂得選擇“真的食物”,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十分被動。怎樣辨別“真的食物”呢?

從生產(chǎn)端來講,它必須是按照其生長規(guī)律、習性自然成熟的。如果一頭豬在四個月左右被宰殺,無論它的肉質多么鮮嫩、色澤多么漂亮,都不是真的食物,因為它的生長過程是非自然的。讓至少一年長成的豬在四個月成熟,相當于我們十八歲的成人禮提前到了六周歲,這是不可理喻的。

從消費端來講,它必須是未經(jīng)過度加工或復雜烹飪的。蘋果直接生食最接近“真”,曬成蘋果干后,營養(yǎng)便會流失一部分,再做成果脯,就只能算是“半真的食物”。即使是生態(tài)原料,但如果將糙米做成了糙米卷(一種膨化食品),那么也不算是“真的食物”。

通過以上兩個簡單的方法,我們便可以初步判斷真的食物了。人只有多吃真的食物,才能吸收到豐富多元的營養(yǎng)元素,為身體補充能量?,F(xiàn)在,擺在你面前的有一塊蛋糕,以及一個雞蛋,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大地母親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和資源,但她并不寵溺人類,因此,我們需要勞動換取食物。由于忙碌的生活、工作和學業(yè),現(xiàn)代人的飲食已經(jīng)越來越“快”了。速食的發(fā)明、外賣的興起,讓人足不出戶便能嘗盡世間“美味”。我們似乎活在一個“不勞而獲”的時代。對食物來源缺少基本常識,使我們忽視了土地的重要性,不再尊重它、愛惜它。

愛護土地,首先要做的是不傷害。比如我們可以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以此來減少物品生產(chǎn)過程中的污染,另外,對生活垃圾也進行仔細的分類處理。如果身為農(nóng)人,應在不破壞、污染土壤的前提下,實施耕作。

除了不傷害土地,我們還應守護它。比如農(nóng)人們透過生態(tài)方式種植,將有越來越多的土地被呵護起來。城市人對生態(tài)農(nóng)人的支持,就是一種力所能及的對土地的呵護。

農(nóng)

生態(tài)農(nóng)場與常規(guī)農(nóng)場的區(qū)別在于它的生產(chǎn)方式和過程,而不是外在形式。城市周邊遍布的采摘園、農(nóng)家樂,并非都是安全的。一個安全的農(nóng)場也不一定健康。判斷一個農(nóng)場是否健康,主要從四方面入手:肥料、土壤、環(huán)境、生物多樣性。

肥料:生態(tài)農(nóng)場不使用化肥。而有機肥當中,健康程度從高到低為:自有動物糞便堆肥>自有綠肥>外購有機肥。

土壤:至少3年未進行常規(guī)農(nóng)業(yè)耕作;蚯蚓糞多,且分布自然;土地松軟不板結,有豐富的團粒結構和聞起來很舒服的香氣。

環(huán)境:遠離公路與工廠;與外界有隔離帶;不與常規(guī)農(nóng)業(yè)混合生產(chǎn);有干凈水源者最佳。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判別方法,即生物多樣性。一個農(nóng)場越健康,生態(tài)越豐富。當避免了各種有害的藥物,大地的生機才會重現(xiàn)。你會看到四季更替的野花野草,螞蟻養(yǎng)蚜蟲、瓢蟲吃蚜蟲、蜘蛛結網(wǎng)、鳥兒鳴唱、蜜蜂在花間群舞等……

作為城市消費者,可抽空與農(nóng)人多多交流互動,既能認識新朋友、吃到健康食材,更重要的是能讓生產(chǎn)與消費之間的隔閡慢慢緩解。

走進超市,零瑯滿目的商品應接不暇,僅僅是飲料,便有多達上百種。留心食品包裝背后的成分標簽,我們將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即大多數(shù)飲料不過是“水+糖/替代糖+各種色素+各種香精”調和而成。喝一罐可樂相當于吃進七粒方糖,而過多的糖是造成小孩多動癥、肥胖等病癥的誘因。

水果糖里并沒有果汁,奶味冰淇淋化了不是牛奶,非油炸薯片也不會寫明是“低溫過油”或“真空油炸”等,其含油量并不低……食品廣告宣傳中的迷惑性語言比比皆是。

逛超市,需要具備兩個防騙技能:一是學會看成分標簽,遇到陌生化學名詞請三思;二是避免購買過度加工的食品。現(xiàn)在,拜托你在超市里找一些不含糖的加工食品。這項任務你認為簡單嗎?請試試吧。

我們可以自己動手,自制飲料、零食等,避免有害添加。但總體來說,還是應盡量以“真食物”為主,減少對食材的加工烹飪。

來到餐廳吃飯,就沒什么成分標簽可看了。那我們該如何辨別餐飲的品質呢?說來可氣,建議你還是減少在外就餐和叫外賣的次數(shù)。有機人崇尚在家吃飯,皆因市場極少有真正健康的餐廳存在。偶爾在外就餐,也請盡量選擇那些食材新鮮可溯源、烹飪方式健康、烹飪過程無添加等的餐廳。 在吃上,怎么要求都不過分。在外就餐的一大風險是食用油的問題。大部分轉基因油都被餐廳使用了。如果你是一位不愿意食用轉基因產(chǎn)品的人,那么,盡量避免在外就餐就是不得不做的事。

即使在外就餐,也請盡量選擇含油量少的菜品,清湯勝過熗炒,熗炒勝過煎釀,煎釀勝過油炸……通常,油炸食物含有較多的脂肪和鹽,對心腦血管、腸胃等都造成了嚴重負擔,屬于非常不健康的食品。味精、香精等添加劑也是許多餐廳中常用的。一時貪嘴或許很快活,長期的后果不還是要自己承擔嗎?

除了食物本身,盛裝食物的器皿也值得關注。外食一族較多使用塑料制品,既不利于環(huán)境健康,也不利于身心健康。使用劣質塑料制成的碗筷經(jīng)熱氣的熏蒸,不免揮發(fā)出對人體有毒的物質,而你在享用這些飯菜時,不知不覺就吃進肚子里了。與其費盡心思辨認塑料的材質,不如避免使用。自帶碗筷是一個替代方案。

出行不只是選擇何種交通工具的問題,還包括隨身攜帶的物品。

現(xiàn)今,公共交通發(fā)達,長途有動車、長途公交等,短途有市內公交、共享單車等,我們根據(jù)出行需要,合理選擇交通方式,就能減少個人的碳排放量。

出行在外,帶上這幾樣物品,既省錢又健康環(huán)?!h(huán)保袋、餐具,如果帶上手絹和手工皂則更好。攜帶水杯可以大大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和購買瓶裝水的幾率,省錢又能喝到放心水。環(huán)保袋輕巧方便,不僅能夠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頻率,還能裝更多更沉的東西。自備餐具,不僅避免了一次性碗筷的使用,也更衛(wèi)生和清潔。攜帶手絹和手工皂,不僅能隨時清洗,而且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如果是出門旅行,攜帶的物品就需要增加,包括洗漱用品、拖鞋等。自帶的物品,總是比一次性的用起來更舒心。

平時我們的護膚、清潔等產(chǎn)品并不需要細分到夸張的地步,尤其不要執(zhí)著于外在的形式,比如香味、品牌、包裝等,注意力要轉移到產(chǎn)品的成分上。仔細查看成分表的話,市售的洗護產(chǎn)品大多含有害健康的合成化學成分,只是在包裝上變了花樣,在營銷上改了措辭??纯茨阍谟玫南醋o用品背面的成分表,是不是有一長串拗口的化學名詞?

跟皮膚直接接觸的東西,對健康的重要性一點不亞于食品。還是盡量選擇天然或有機成分的洗護用品吧。注意:產(chǎn)品名中的“天然”“純植物”等字眼不一定就代表安全!一定要看清楚具體成分再購買。

天然洗護用品很多都可一物多用,比如天然護膚乳可以滋潤手、臉和全身的肌膚;天然的手工皂可以代替潔面乳、洗手液、沐浴露、洗衣粉,有些品種的皂還可以代替洗發(fā)水。想要嘗試回歸傳統(tǒng)的話,無患子果皮就是最簡單易用的自制清潔劑原料之一。家里省去那些復雜的瓶瓶罐罐,會省心又省錢。

什么是健康?每個人對此的定義不一樣。簡要歸納的話,不勉強、有節(jié)制、可持續(xù)、平衡的狀態(tài)即為健康。不僅限于人,包括其他動物、植物等,都可如此歸納,甚至經(jīng)濟發(fā)展、國際關系等。但須強調的是,這是一種較為擬人化的歸納方式,便于大家從自身感受上理解。

健康不可與絕對掛鉤。絕對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當我們判斷一個人健康時,并非指他一點毛病都沒有,而是基于他的身體和精神狀況,發(fā)現(xiàn)其能量的積累大過消耗。絕對健康的農(nóng)作物也是不存在的,農(nóng)作物都可能生病或者生蟲,但如果生長在平衡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農(nóng)作物自身有較強的免疫力,病蟲就不太會造成嚴重傷害。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成長,動植物才能富有生命力。

善于觀察的人可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是最富有變化的。我們夸人,也以“你表現(xiàn)得好自然!你的氣質好天然!”為贊語。自然之美也是最富有意境的。我們無法用三言兩語將之概括,但只要人們深入自然之中,不管是誰,都會心情舒暢,精神愉悅,好像整個人從內而外被重塑了一次。

健康,也是一種美。自然是最健康的,因此,它呈現(xiàn)的美感往往超出人們的認知,能夠激發(fā)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追求美是人類的天性,在這一過程中,學會辨別美也至關重要。讓自己回歸到自然之中,通過觀察、觸摸、聆聽、行走、攀爬、玩樂等,與自然建立親密的關系,提高鑒賞力,能獲得意想不到的靈感。

多與自然取得連接,培養(yǎng)有利于生命、積極向上的興趣吧!

我們往往動腦比動手多,更別提動腿了。人老腿先衰。有句玩笑話:誰跳不起來了,誰就老了。除了心態(tài)之外,就屬活動的方式對人的健康影響大了。檢視一下自己的興趣,看看是否能有益身體、是否貼近自然?

興趣不要與金錢綁定關系,不然,會使你的快樂受限。無論如何,都請培養(yǎng)一兩個不花錢,易于與人分享,還能夠抒發(fā)情緒的興趣,諸如散步、行山、做飯、練字、手工、農(nóng)耕、寫作等。許多生態(tài)農(nóng)場開放了“勞動換食宿”的活動,只要肯付出,就能獲得免費吃住的待遇。試試這種新型的玩法也是非常棒的。

在周末找一個地方,以不花錢的形式愉快地玩上一天吧。

皮膚是人體最大面積的排毒器官,它不僅通過排氣、排汗的方式排出體內的毒素,還能吸收外界的物質。石油衍生出來的合成化纖面料,除了高科技產(chǎn)品,一般的產(chǎn)品穿在身上既不舒服,也易造成皮膚過敏等危害。

另外,石油并不是取之不盡,化纖制品是不可持續(xù)的。在生產(chǎn)合成纖維的過程中,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也是非常嚴重的??鞎r尚讓衣服成了短命的消費品,產(chǎn)生了大量垃圾。這些背后的故事,購買廉價衣服的人很少知道。

即便是天然面料也存在眾多問題。比如棉面料——棉花是農(nóng)藥使用量最大的農(nóng)作物之一,并且棉籽、棉纖維都會直接或間接進入食物鏈,危害健康。選擇有機棉等材質的服裝,能減輕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自身的危害。

讓我們感恩、珍視現(xiàn)有的物品,讓每件衣服都物盡其用,不過度追求潮流。最真的美來自內心,外表的修飾只是次要的。

人活著,總需要勞動。在城里,我們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做家務便是其中之一。做家務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通過整理物品來整理心情,把家里打理得整潔干凈,心情也會明朗許多。

在家里,應避免通過電視或網(wǎng)絡消磨時間。這種方式并不會讓身體和精神得到放松,反而浪費了許多時間,讓人與人越發(fā)疏遠。我們可培養(yǎng)更多興趣,做手工、看書、畫畫、彈琴等,都是非常好的提升生命品質的愛好。

做飯是家人都可以參與的活動,也有益于交流??臻e時,全家一起下廚烹飪健康的飯菜,對每個人的身心都是無價的滋養(yǎng)。為什么很多孩子那么喜歡垃圾食品?大多是因從小就沒有經(jīng)常品嘗真食物的味道、沒有體驗勞動的快樂,味覺和身心都被麻痹了。

養(yǎng)一些綠植,或在庭院、陽臺嘗試種菜,也是不錯的選擇。植物的療愈作用,比起小動物也毫不遜色,更是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的絕佳選擇。有了花花草草,廚余堆肥就在自家派上了用場,一舉多得。

朋友們聚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吃一頓飯,或去KTV唱歌、看場電影等,這樣的聚會方式已經(jīng)落后了。相約去戶外野營、爬山,或攀巖、騎行,或一起去鄉(xiāng)村勞動,將是更好的選擇。既鍛煉了身體、磨練了意志,又增加了彼此的感情。請讓身體動起來!一邊完成身體挑戰(zhàn),一邊感受朋友在身邊的力量,這些經(jīng)歷將被肌肉記住。

實在沒時間,去一個公園,邊散步邊聊天也是十分愜意的。曬著太陽,邁著步子,交流著思想,身體和精神都得到了充實。

我們都厭惡匆忙,為什么不試著跳出這個圈圈,體驗另一種生活?如果經(jīng)常用“身不由己”安慰自己,或等閑下來了之后再做考慮,就錯過了生命中精彩豐富的體驗。當你有一個念頭,卻不馬上付諸行動的話,它就不太可能變現(xiàn)了。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做好垃圾分類,才能減少浪費和污染。垃圾如何分類呢?

簡單的分類方法是將廚余與干垃圾分開。廚余包括菜葉、菜梗、瓜皮,還有果皮、果核等,也包括剩飯剩菜。生的蔬果類廚余可以用來制作環(huán)保酵素,生和熟的所有廚余都可以用來堆肥,自家堆肥其實很簡單,用對方法并不會產(chǎn)生異味。即使不堆肥,廚余也應與干垃圾分開棄置。

干垃圾比如塑料、紙、玻璃、金屬等,都作為可回收垃圾棄置;廢電池、廢燈泡等則是有害垃圾。一些城市已經(jīng)出現(xiàn)專門的垃圾分類回收企業(yè),可以提供上門回收服務,更為專業(yè)、便捷。

減少垃圾的源頭,是從改變生活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消費開始。不然,即使垃圾分類做得再好,源源不斷產(chǎn)生的垃圾依然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進行處理,這始終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嬰兒是最干凈的,卻又是最脆弱、最敏感的。我們該如何保護他們呢?

成長離不開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自然健康的環(huán)境,是第一要務。為嬰兒選擇食物也好,生活用品也罷,以有機、天然為主。食物方面,早期堅持母乳喂養(yǎng),斷奶后以生態(tài)食材自制飯菜喂養(yǎng)為主,盡量避免深加工食品,讓孩子從小就喜歡真食物的原味。生活用品方面,像衣服、毛巾、尿布、床品等,選擇天然制品,有條件者,更可選擇有機棉制品。護膚和清潔用品方面,一定要看成分!不是所謂的嬰兒產(chǎn)品就無添加、就比成人產(chǎn)品優(yōu)質;也不是進口產(chǎn)品就好過中國本土的。

另外,不能因為孩子太小就限制他們的自由,因擔心感染之類的便閉門不出。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自然,包括小嬰兒。要多帶孩子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接觸多彩斑斕的世界,在陽光和土地之間成長的孩子才是最健康的。

遠離自然,卻對各類補習班、早教班趨之若鶩,是當代教育的怪現(xiàn)象之一。老師以夸張的表情吸引著幾個2歲小孩的注意。他如走馬燈似的強行灌輸超過小朋友認知的東西,聲音此起彼伏、行為夸張做作。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興奮極了,家長高興慘了,唯獨小孩郁悶哭了。這是一個本該在自然中無拘無束暢快玩耍的年紀,孩子卻過早地背負了父母的期望,被困在了早教班內。

教育雖因人而異,但總有規(guī)律可循。大道至簡,自然的教育符合人的天性。任何磨滅天性、違背本性的教育,都是拔苗助長,得不償失。沒什么比向大自然學習更令人身心愉悅的。老師拿在手里的動物卡片,怎能與現(xiàn)實中蹦蹦跳跳的活物相比擬?老師口中講出的道理,怎能與小孩在自然中不知不覺增長的見識相提并論?

在過多過早的壓力下,小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無情地遭到了扼殺。一個自小就被拘束在有限空間內的人,在各種人為刺激下長大的人,他以后的世界,將是多么的顛倒??!兔子雙腳走路,鱷魚愛吃餅干,這都是他們從書里學到的。他們離真實的世界,越來越遠。即使以后身處真實之中,他們的頭腦也需要時間轉換,得不償失啊!

記得小時候,不管去哪兒,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玩耍的樂趣。在池塘釣小龍蝦,去泥岸逮河蟹,赤腳行山……兒時的玩法在城市越來越行不通了,我們被各種明文規(guī)定約束著,花不能摘了,樹不能爬了,草不能踩了。這是人類集中居住的悲哀。

在知識極易獲取的年代,如何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是比單純學習和記憶知識更重要的教育。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來自動手和摸索,而這些都可以在“玩”中習得。

“玩”分為被動和主動兩種。被動玩耍,諸如打電動、閱讀、聽音樂等,可以提升單一方面的能力,但無益于提高綜合能力。越是年齡小的學生,越需要沉浸在自然環(huán)境中,通過自身的感官認識世界,增長生活技能。自然教育的興起,便是一種回歸。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許許多多的自然學校、農(nóng)場學園等,作為家長,帶孩子參與親近自然的活動之余,還需身體力行。最好的教育源自生活,最好的老師是興趣。在忙忙碌碌想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之前,先想想“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即便工作繁忙,有機生活離我們也并不遙遠。我們的生活可能已經(jīng)不知不覺與有機發(fā)生了關系。用洗菜水澆花、將廢紙箱送給了收荒匠、騎單車代替打車上班、自帶購物袋逛超市等,都符合有機生活的倡導。

有機生活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是——改善。改善不是一味地求進步、發(fā)展、現(xiàn)代等,而是教人以反思之心做改變。但凡我們的生活有真正有益身心的改善,則符合有機生活的倡導。以前喜歡吃外賣,現(xiàn)在變?yōu)閹ё灾频谋惝?,這是在吃上的改善;從周末宅在家到嘗試戶外運動,這是在身體上的改善;廣泛閱讀、多思考,培養(yǎng)業(yè)余興趣等,也是改善。

有機生活沒有一個“完美”的標準,只要樂于嘗試,便是值得鼓勵的。行動難免有反復,但思維上的改變是一勞永逸的。哪怕只改善了一點點,但說明思維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變,接下來做多做少只是時機的問題。依據(jù)能力的不同,改善的程度也有大有小,但只要意識首先轉變了,改善就是順其自然的事。

作為一個家庭的港灣,媽媽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她決定了一個家庭的高度。一個合格的媽媽,她首先關心的是家庭生活、家人健康。支持生態(tài)農(nóng)場的中堅力量,是媽媽們;常帶孩子回歸自然、享受玩耍之樂的,也是媽媽們;推動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的主力軍,還是媽媽們。

被稱作“七仙女”的七位媽媽, 在北京昌平辛莊成功推動打造了一個“垃圾不落地”的村莊。僅僅三個月,垃圾分類率就達到了70%,廚余垃圾純凈率達到95%。這里的超市不提供塑料袋,早餐店用紙做外賣袋,街上沒有垃圾桶……

當我們談及有機生活時,媽媽們總能從孩子的切身利益出發(fā),放下成見,在承受范圍內,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實踐有機生活。一開始,可能只是購買有機食材,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之后,單純的購買行為轉變?yōu)閰⑴c式購買,常跟農(nóng)人交流,帶著孩子走進農(nóng)場,參加各種活動。由于學習到各種農(nóng)耕、生活技能,她們對食物、鄉(xiāng)村、環(huán)保、健康等的認識都會逐漸升級,生活的方方面面發(fā)生了改變。 她們也沒想過,自己可以走得這么遠、這么堅定。

業(yè)

事業(yè)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有機生活中的事業(yè),不是只和鄉(xiāng)村有關,每個人都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業(yè)變得更有機,即便是在城市中也有諸多新的可能性。

紐約的幾位年輕人,在社區(qū)做蚯蚓堆肥,自家用不掉,拿到市場上售賣后受到眾人歡迎,漸漸將城市堆肥發(fā)展成新事業(yè),幫城市人解決垃圾問題。上海的一群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通過豐富的課程分享簡樸自然、寧靜致遠的古老智慧,一些忙碌的上班族們去后,都說心情“慢了下來”。一家醫(yī)院開始嘗試給病人提供素餐,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治愈疾病的根本。全國各地有許多中小學校的教師們自發(fā)推動全校進行垃圾分類、健康教育,甚至在校園開辟小菜地…… 他們并沒有抱怨城市的擁擠壓抑,而是用創(chuàng)新的行動經(jīng)營一份更生態(tài)友善的事業(yè),讓天賦綻放,也把靈感源源不斷帶給身邊的人。

態(tài)

積習難改,端正心態(tài)便顯得尤為重要?!靶邪倮镎甙刖攀?,做什么事堅持到最后都是不容易的。越是到后面,越需花費更多心力。做得到固然開心,做不到也不白費。人沒必要一味追求結果,過程反而令人成長更多。能被人久久回味的,是探索的過程而非達到的結果。就像有機生活,雖然我們總在強調它對于生態(tài)的改良意義,對人類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對生命健康的長遠意義,但這些只不過是人為賦予的意義。即使做這些事無意義,有機生活也一直存在著。

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良好的心態(tài),而健康的心態(tài)也離不開結實的身體。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需要我們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思維習慣。而有機的生活方式,便引導我們慢慢培養(yǎng)這些習慣。就是這么簡單。

外篇

好好建立自己的生活

By 草西(有機會運營總監(jiān))

在有機會工作這幾年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十分簡單易行的判斷有機產(chǎn)品好壞的方法,即觀察人的狀態(tài)。這里不是指讓你跑到創(chuàng)業(yè)者家里一探究竟,或者天天粘著農(nóng)場主打擾其生產(chǎn)之類的,而是找機會大家見一見、聊一聊。

你會發(fā)現(xiàn),從事與有機事業(yè)相關的人,無論是老板還是員工,無論是農(nóng)人還是購買者,他們自己的生活越有機,做的事業(yè)也越順利。正如一位有機品牌的負責人所講:“不是我們改變了有機,而是有機改變了我們?!闭J真體會這句話的涵義,學以致用,便十分容易對產(chǎn)品、農(nóng)場、品牌做出一個初步的判斷,也能更好地審視自己的人生。

無論做什么,我們首先不是為他人,而是為自己。倘若一個人做有機或生態(tài)產(chǎn)品,卻在個人生活上沒有積極的轉變,那么,我們便有理由懷疑,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表面功夫”。這樣的狀態(tài)維持久了,人將變得身心分離,喪失自我。生活不是一種表象。不能為了什么其他的目的而活著。生活就是生活。

近半年,我常去同一個農(nóng)場體驗生活,一待就是十多天,擁有了與以往去各地旅游、各個農(nóng)場考察截然不同的感受?,F(xiàn)在的我,就好比一棵樹,在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中,吸取營養(yǎng)、緩慢生長。初春的一日,我剛到農(nóng)場,在后山跑累了,便躺在荒草叢中,拍了幾張照片發(fā)給媽媽。她回復道:“這才像你嘛!”不久前,我發(fā)過在畫展、書店的自拍,但她都表示“那不像你”。媽媽隨口一句話,點醒了我,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也意識到了還有一個被環(huán)境撕扯、扭曲、模糊了的自己的存在。如果不是媽媽的話,我可能還不會有如此深刻的體會。因為她是最熟悉我的人,所以她能看到更本質的變化。

有時,我也懷疑自己在做的事是無關緊要甚至毫無意義的。但是,這并不妨礙我繼續(xù)做自己喜歡的事。人本就不是為了追尋一個意義而來。 既然活著,就要保留一份做人的天真,在追求美好的事物上,堅定不移。隨風而動的,是無根的樹。它雖能飄遠,卻活不久。做一棵有根的樹,找到立身之本,就再也不會感到空虛無聊了。

希望我們能慢慢恢復敏銳的洞察力和直覺,不要聽別人說了什么,或者他們給的建議是什么,而是依靠自己的心去感受,做出真實的反應,活出本來的個性。一個人喜歡怎樣的生活,都是可以的。一個人在世上怎樣活,也是隨他的。沒有對錯、好壞,甚至在道德層面來講,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應受到批判。只有當一個人的生活打擾或影響了他人的生活,才會出現(xiàn)裁判。

無論世界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愿我們對它的態(tài)度始終不變。懷著善意,與他人相處;懷著敬意,與萬物相融。溫柔地化解矛盾,愛這個世界。

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聯(lián)系我們

人人有機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用行動定義健康生活
有機生活
用行動定義健康生活(人民時評)
有機生活1
有機食品什么意思?深入了解有機食品的定義及其好處
有機生活有機生活
從有機食品到“有機生活”
有機生活的概念
你的生活“有機”嗎?
糖尿病定義

網(wǎng)址: 用生活,定義有機 http://m.u1s5d6.cn/newsview241336.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