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今天吃什么?”這可能是每天都會讓寶爸寶媽糾結(jié)的一個問題。寶寶每天吃什么,怎么吃得好,科學喂養(yǎng)的原則是什么?……想必并不是每位父母都清楚。
從今天開始,達媽平臺聯(lián)合中國婦女出版社,將每周轉(zhuǎn)載刊登一篇科學喂養(yǎng)寶寶的文章。這些文章均選自吳光馳主編、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寶寶怎么吃每日一讀》。這本書重點介紹了新手媽媽不可不知的寶寶喂養(yǎng)常識,并按月齡分別講解了如何為寶寶準備食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嬰幼兒飲食知識指導書。
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不同成長階段寶寶的飲食特點。
新生兒期:母乳喂養(yǎng)關鍵期
寶寶出生后的第1個月,也稱新生兒期。 對于新生兒來說,最理想的營養(yǎng)來源莫過于母乳。母乳含有寶寶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yǎng)和抗體,如母乳含有3.8%的脂肪,除了能為寶寶提供身體熱量之外,還能滿足寶寶腦部發(fā)育所需的脂肪;豐富的鈣和磷可以使寶寶長得又高又壯;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地保護寶寶,使寶寶免受細菌和疾病的侵犯。
如果母乳不足或完全沒有,就要選擇相應階段的配方奶,定時定量喂哺。配方奶中的營養(yǎng)成分與母乳十分接近,基本能滿足寶寶的營養(yǎng)需要。
新生兒飲食沒有規(guī)律性,因其胃口小,新陳代謝比較快,所以餓得也快。只要寶寶張著嘴巴哭鬧,媽媽感到奶脹,或者媽媽認為寶寶需要時,就都可以進行哺乳。一般來說,新生兒每天吸乳10~12次為正常。
嬰兒接受母乳的規(guī)律有差異,這就是按需喂養(yǎng)的基礎。只要自己養(yǎng)成一定規(guī)律,每次進食正常、生長正常,就是正常的喂養(yǎng)。
1-5個月:全面母乳喂養(yǎng)期
寶寶滿月后,隨著生長發(fā)育的加快,應按身體需要適當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yǎng)元素,同時也要慢慢地建立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每次吃奶的量會大大增多,不但吃得多,而且吃得快,吞咽的時候能聽見“咕嘟、咕嘟”的聲音,嘴角還不時地溢出奶液來。 這段時期的寶寶飲食應以母乳和配方奶為主,一般無須添加其他輔食。
5-6個月:添加輔食準備期
5~6個月的寶寶對食物的需求沒有太大的變化,仍以母乳和配方奶為主。為了刺激寶寶對乳類以外食物產(chǎn)生興趣,鍛煉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為以后的斷奶做準備,此時應適當讓寶寶吃些輔食。有缺鐵性貧血癥狀的嬰兒,可在4個月時適當添加輔食。寶寶最初的輔食應以含鐵的米粉為主。
輔食添加要適當,否則會導致寶寶腹瀉及胃腸功能紊亂,不僅達不到添加輔食的目的,反而造成寶寶原有營養(yǎng)流失。給5~6個月寶寶添加輔食還應注意,不要影響母乳的喂養(yǎng),此時充足的奶量仍是寶寶健康生長發(fā)育的重要保障。
6-10個月:逐漸進入斷奶期
寶寶到了6個月以后,口腔唾液淀粉酶的分泌功能日益完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肌肉控制能力也逐漸增強,吞咽活動已經(jīng)很自如了。這時,可給寶寶吃些稍有硬度的食物。
7~8個月的寶寶開始萌出乳牙,有了咀嚼能力,同時舌頭也有了攪拌食物的功能,對飲食也越來越多地顯示出個人的愛好,喂養(yǎng)上也隨之有了一定的要求。寶寶可繼續(xù)吃母乳和配方奶,奶量可保持在每天500毫升左右,添加的輔食以谷物為主,配上蛋黃、魚泥或肝泥等。
9~10個月寶寶的咀嚼能力逐漸增強,可適當添加一些稍硬的食物,如碎菜葉、面條、肉末等。但是寶寶的消化能力還不完善,因此要注意食物的軟爛程度。
10-12個月:一日三餐確定期
10~12個月寶寶的飲食可以大致照一日三餐來安排了。除三餐外,早晚還要各吃一次奶。母乳可由早晚各一次,逐漸減為晚上一次,最后完全停掉而代之以配方奶。寶寶現(xiàn)在能吃的飯菜種類很多,但由于臼齒還未長出,不能把食物咀嚼得很細。因此,10~12個月寶寶的飯菜要做得軟爛一些,肉要剁成末,蔬菜要切得較碎,以便于消化。
10~12個月寶寶大多數(shù)在學步,比較貪玩,所以食欲會有所下降,有的則表現(xiàn)為挑食。會走的寶寶對食物更加挑剔,不喜歡吃往往就跑開不吃,媽媽要積極引導,避免寶寶養(yǎng)成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
1-1.5歲:咀嚼消化提高期
1~1.5歲的寶寶牙齒已經(jīng)長出來有5~8顆了,與嬰兒時期相比,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但消化系統(tǒng)仍然比較弱,無法和成人相比。因此,媽媽們不要怕麻煩,應細心地為寶寶烹制適合的飯菜,以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在給寶寶做飯菜時,要注意軟、爛、碎,特別是對于不容易消化的肉類和植物纖維類食物如芹菜等更應仔細加工。
1~1.5歲的寶寶在保證一日三餐的基礎上,每天還要喝兩次奶,總量應保持在500毫升左右。奶類可為寶寶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還可以補鈣,是寶寶強健骨骼、促進大腦發(fā)育的重要保障。同時為了適應生長發(fā)育的需要,還要吃些點心、零食,但要適量,尤其是甜食不能吃得太多,且不能影響正餐。
1.5-2歲:成人飲食過渡期
寶寶到1.5歲時,隨著消化和咀嚼功能的不斷完善,可以接受稍硬的食物了。此階段的飲食在慢慢向成人過渡,糧食、蔬菜、肉類已成為寶寶攝取營養(yǎng)的主要來源。不過此時寶寶還不能完全吃成人的食物,營養(yǎng)均衡、易于消化應成為此時寶寶飲食的原則。
早餐可以給寶寶吃面包、餅干、雞蛋、牛奶等,不要吃油餅、油條等油炸食物。應繼續(xù)讓寶寶喝奶,每天的奶量最好控制在250毫升左右。在奶量減少后,每天要給寶寶吃兩次點心,時間可以安排在下午和晚上,但不要吃得過多,以免影響寶寶的食欲和食量。否則時間長了,會引起寶寶營養(yǎng)不良。
2-3歲:熱量需求膨脹期
2~3歲的寶寶,已經(jīng)長齊了20顆乳牙,咀嚼能力大大增強,可以直接吃成人的食物了,如饅頭、面條、餃子、肉等。但在給這個時期的寶寶做飯時,媽媽仍需要特殊
對待,一些較硬的食物要燉得比成人食物軟爛一些,這樣才有助于寶寶的消化吸收。
2~3歲的寶寶活動量相當大,所需熱量比2歲前要多很多,每天所需要的熱量為1200千卡~1500千卡。為了保證寶寶每天能夠獲得充足的熱量,需要科學安排好日常飲
食。如果寶寶的活動量比較大,還需要在主餐之外再補充一些點心,如餅干、糕點等。
本文節(jié)選自吳光馳主編、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寶寶怎么吃每日一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