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談談夏季皮膚病的防治

談談夏季皮膚病的防治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09:43

皮膚是人體最外部的免疫器官,直接與外界接觸,各種過敏原通過皮膚,均會首先引起皮膚的過敏性疾病。一般來說,人們對日光的敏感度夏季最強,此時過敏性體質的人很難適應。皮膚暴露在自然環(huán)境中,紫外線直接照射到面部或其它暴露部位,引起各種光毒性及光敏性皮膚病。夏季是皮膚過敏的高發(fā)、易發(fā)季節(jié)。而武漢市做為國內“四大火爐”之一,夏季氣候炎熱、氣溫高、濕度大,紫外線輻射強,夏季皮膚病發(fā)病尤為顯著。

這里,我們談談常見的,發(fā)生在夏季,與日光照射相關的皮膚病。

日曬傷,又稱日光性皮炎,是由于強烈日光過度照射(主要是日光中UVB)引起的急性皮膚炎性疾病,屬于急性光毒性反應。一般來說,長期在城市生活、室內工作等缺乏強烈日曬的人,突然在室外游泳、釣魚或日光浴,或膚色較白的人,是急性炎性皮膚病的易發(fā)人群。往往在日曬4-6小時后出現(xiàn)皮損,12-24小時達到高峰。具體表現(xiàn)為光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xiàn)境界清楚的紅斑、水腫,重者出現(xiàn)水皰、大皰。自覺癥狀一般先有局部瘙癢或灼熱感,繼而出現(xiàn)灼痛或刺痛,衣物摩擦尤重,往往不能安睡。皮損范圍廣且嚴重者,可出現(xiàn)寒戰(zhàn)、發(fā)熱、心悸、頭痛、惡心、嘔吐甚至休克等。輕者紅斑于1-2日內逐漸脫屑而消退,并出現(xiàn)暫時性色素沉著。

夏季皮炎,一般由于持續(xù)高溫、悶熱而引起。皮損通常發(fā)生在四肢伸側,尤以小兩腿外側皮膚明顯,往往對稱出現(xiàn),自覺瘙癢和灼熱感。病變嚴重程度與氣溫高低及濕度密切相關。氣溫高、濕度大,持續(xù)時間長,則發(fā)病部位多、皮損面積大、瘙癢明顯。待天氣涼爽后,皮損能較快消退。

痱子,也稱粟粒疹,是由于外界氣溫高、濕度大,出汗不暢而引發(fā)的小水皰和丘疹。高溫悶熱的環(huán)境下,由于出汗過多和蒸發(fā)不暢,導致汗孔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溢滲入周圍組織引發(fā)。同時,紫外線照射、汗液浸漬、角質層脫脂及表皮較多的細菌繁殖,均能導致汗孔閉塞、汗液排泄受阻、汗管破裂引發(fā)本病。臨床表現(xiàn)有三種,紅痱(紅色粟粒疹)、白痱(晶形粟粒疹)和深痱。臨床中常見的紅痱多見于熱帶地區(qū)。白痱皮疹常為針尖到針頭大小、色白而透明水皰,無炎癥,成批出現(xiàn),常集中于身體某一部位,如頸、胸、腹或腰部兩側,多無自覺癥狀,多于1-2天內吸收,有輕微脫屑。

對于以上常見夏季皮膚病的防治,一般應該注意,在炎熱和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學習時,做好通風、降溫措施,盡量穿著較寬大衣服,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勿用肥皂和熱水燙洗,建議用冷水或溫水洗浴。藥物治療可選擇抗組胺類藥物,如撲爾敏、氯雷他定、依巴斯丁片等口服,鎮(zhèn)靜止癢,酌情使用鈣片和維生素C,也可外涂具有止癢功效的爐甘石洗劑等。中藥湯劑清暑益氣湯加減(薄荷、青蒿、牛蒡子、蟬蛻、六一散、石膏、知母、地膚子),煎水服用,也是不錯的選擇。

綜上所述,人類生存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日曬等外部環(huán)境,日光是人類生存必要條件之一。但是,如果外界各種物理因素的刺激強度超過了人體皮膚所能耐受的程度,或由于各種原因使皮膚對它們的敏感性增強和耐受性下降,就會對皮膚造成損害。長期、過度日光照射對皮膚的危害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

由此可見,在我們享受夏季美好自然時光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防曬,以保護好我們的皮膚。

相關知識

夏季如何預防皮膚病
夏季常見皮膚問題的預防與治療
淺談四季養(yǎng)生之道
夏季怎么防治季節(jié)性疾病
夏季吃瓜果防治疾病的方法
夏季疾病預防知識
秋季如何有效預防和護理皮膚疾???
夏季護膚過程皮膚補水
毓醫(yī)健康談@中國山東網(wǎng):如何防治造口并發(fā)癥
孩子皮膚更容易招病?五個問題要避免

網(wǎng)址: 談談夏季皮膚病的防治 http://m.u1s5d6.cn/newsview18197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