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中的“減油”秘籍:專家推薦的健康食用油方法
食用油在中國的廚房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幾乎每道菜肴的烹飪都離不開它的參與。據(jù)研究顯示,人體所需的八大營養(yǎng)素中,高達70%的脂肪酸源自食用油。然而,許多中國家庭存在“油分泛濫”的問題,過多的油攝入與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健康問題緊密相連。因此,選擇合適的食用油并正確使用,對維護我們的健康顯得尤為關鍵。
究竟如何食用食用油才最利于健康呢?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健康的成年人每日烹飪用油量應控制在25~30克以內(nèi)。為了有效控制油脂攝入,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接下來,我們將介紹7種做菜時減少用油的技巧,助您輕松實現(xiàn)健康烹飪。
搭配有講究
少油并非僅指一餐中單個菜肴的油量,而是指整桌菜肴都應控制在適量范圍內(nèi)。在食材搭配上,應注意魚肉類與青菜類的平衡,同時采用紅燒、煎炸等高油烹飪方式與蒸煮等低油方式相結合。
素菜巧用佐料
烹調(diào)素菜時,減少用油量,可以利用濃郁的佐料如雞湯、蠔油等進行調(diào)味,如嘗試腐乳炒空心菜、蠔油扒生菜等菜肴。
吸油菜先處理
對于茄子等吸油性強的蔬菜,可采用先蒸后燒或干炒去水的方法,以減少燒制過程中的吸油量。
肉類先腌制
通過提前腌制肉類,如用香料提香、入味,可實現(xiàn)在烹飪時即使減少用油也能保持香味。例如,蒸燉肉類時加入香菇、蘑菇增鮮,烤魚前撒上孜然、小茴香、花椒粉等。
替代過油技巧
將過油步驟改為焯水,利用沸水迅速燙熟肉類,再與青菜一同翻炒,這樣既保持了肉類的鮮美口感,又減少了油脂的攝入。
五花肉先煸炒
對于五花肉、肥牛等高油脂肉類,可先煸炒幾分鐘使油脂充分析出,再加入其他食材翻炒,既省油又不膩。
裝盤前控油
炒好的菜肴不要急于出鍋,稍微傾斜鍋子使多余油脂流出后再裝盤,尤其適用于青椒、豆角等吸油較少的蔬菜,有效避免食物浸泡在油脂中。
健康吃油,避免誤區(qū)
“油”作為每餐不可或缺的成分,其實很多人對它的了解并不全面。接下來,我們將一起探討并糾正關于食用油的三大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
認為吃油多樣化就是吃不同名字的油。實際上,盡管油脂名稱各異,但其脂肪酸構成可能相似。例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和葵花籽油在脂肪酸構成上具有共性;花生油與米糠油相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欖油也屬于同一類別;亞麻籽油與紫蘇籽油則較為相近。在替換不同油脂時,應依據(jù)脂肪酸構成的不同來選擇,如用葵花籽油替換花生油,或用茶籽油替換亞麻籽油,這才是科學的做法。
誤區(qū)
認為煎炸過的油可以用來炒菜。這種觀念需要糾正。事實上,經(jīng)過高溫加熱的油會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產(chǎn)物,對健康不利。若確實需要二次利用,應避免再次高溫加熱至冒煙??梢钥紤]用“回鍋油”來煮湯或做花卷等烹飪方式,以充分利用并減少浪費。
誤區(qū)認為患病人群和家人應吃相同的油。這種觀點需要糾正。對于心臟病人群,醫(yī)生建議優(yōu)先選擇茶籽油、橄欖油、低芥酸菜籽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等,這些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血管健康。而對于血脂高的人群,則應減少花生油、玉米油的使用,尤其是煎炸做菜時,同時建議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以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此外,那些喜歡吃各種酥脆食品的人也需要注意,這些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飽和油脂,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對健康不利。
舉報/反饋
相關知識
烹飪“減油”攻略:專家推薦的多招健康吃油
健康少油烹飪秘籍大揭秘
烹飪常識書籍 , 烹飪書籍有推薦嗎?
橄欖油烹飪秘籍,廚房更健康
家庭健康飲食的烹飪技巧與秘籍.docx
選油秘籍!健康烹飪必備
【菜譜書籍】家常食譜書籍推薦 烹飪書籍排行榜 烹飪食譜書籍菜譜大全
一勺油毀了全家健康!專家推薦7招烹飪“減油”
減少油脂攝入,有沒有低脂的烹飪方法推薦?
少油少鹽的健康烹飪方式
網(wǎng)址: 烹飪中的“減油”秘籍:專家推薦的健康食用油方法 http://m.u1s5d6.cn/newsview180785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