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濕氣艾灸灸哪里最好
艾灸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醫(yī)療法,通過燃燒艾葉對人體特定穴位進行熱刺激,以達到溫經散寒、祛濕通絡、調理氣血等效果。針對除濕氣,常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穴、中脘穴、豐隆穴、陰陵泉穴等。足三里穴位置:它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膝眼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原理: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并且脾主運化水濕,艾灸足三里可以健脾胃、補中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功能,從而達到除濕的目的。中脘穴位置:此穴是任脈上的重要穴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原理:中脘穴為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艾灸中脘穴能夠直接調理脾胃之氣,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脾胃對水谷精微的運化和對水濕的代謝。豐隆穴位置:它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原理:豐隆穴可以調節(jié)脾胃氣機,使氣行則津行,有助于祛除體內的痰濕,艾灸豐隆穴能增強其運化水濕、化痰的功能,對于濕氣聚集成痰所導致的身體肥胖、頭暈、困倦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陰陵泉穴位置: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原理:陰陵泉穴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脾經氣血在陰陵泉穴匯聚,通過艾灸這個穴位,可以激發(fā)脾經的經氣,增強脾臟運化水濕的能力,使?jié)駳鈴男”闩懦觯庆顫竦闹匾ㄎ恢?。艾灸除濕氣的頻率多少比較合適1、輕度濕氣:一周進行2-3次艾灸即可,每次艾灸的時間可以控制在30-40分鐘左右,這樣的頻率既能溫和地刺激穴位,幫助身體運化水濕,又不會因過度艾灸而導致身體上火等不良反應。2、較重濕氣:身體出現(xiàn)了諸如肢體沉重、大便黏膩、舌苔厚膩等明顯癥狀,可以適當增加艾灸的頻率,每隔1-2天艾灸一次,每次艾灸時間延長至40-60分鐘,在增加頻率和時長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身體的反應。
相關知識
艾灸哪里去濕氣效果最好
艾灸哪里去濕氣
艾灸去濕氣嗎
艾灸祛濕灸哪里
艾灸在哪個位置去濕氣
艾灸如何去濕氣
艾灸什么時候做最好 艾灸除濕氣灸部位圖片
拔罐和艾灸哪個去濕氣
艾灸可以去除濕氣嗎
減肥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網(wǎng)址: 去濕氣艾灸灸哪里最好 http://m.u1s5d6.cn/newsview177812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