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健脾祛濕的中藥方子,溫陽健脾祛濕散寒
伴隨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長期久坐不動、作息失調,飲食偏好辛辣刺激,運動鍛煉更是極其缺乏,反而是久居室內吹空調,這就導致了很大一批人處于脾虛濕重的狀態(tài)。像平常很多人會出現的消化不良、沒有食欲、四肢乏力、口臭等,都是脾虛濕重導致的癥狀。長期如此人容易萎靡不振,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健脾祛濕的中藥方子。
健脾祛濕的中藥方子有哪些
1、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出自《醫(yī)學正傳》,方子由人參 9克、白術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6克、陳皮 3克、半夏 4.5克組成,可以加入大棗和生姜一起煎服,有健脾補氣、祛濕化痰的功效,對于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脾胃虛弱的人群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2、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湯是出自《金匱要略》的中藥方劑,由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術、甘草(炙)各6g組成,有溫陽化飲、健脾利水的功效。其中茯苓和白術是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桂枝也有溫陽健脾的作用。對于痰多咳嗽、陽氣不足濕氣淤積等癥狀有很好的效果。
3、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方中有半夏 9克;黃芩 6克;干姜 6克;人參 6克;炙甘草 6克;黃連 3克;大棗 4枚,其中半夏辛溫,散結除痞,干姜散寒,又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補益脾虛,是和中健脾、溫陽祛濕的好方子。
4、升陽除濕湯
升陽除濕湯出自《蘭室秘藏》下卷,由蒼術3克 柴胡 羌活 防風 升麻 神曲 澤瀉 豬苓各1.5克 炙甘草 陳皮 麥蘗面各0.9克組成,適宜脾虛濕盛的人群服用,對于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若是畏寒者,可加入生姜和大棗。
5、蕁麻疹湯
蕁麻疹湯最初實際上是一方治療蕁麻疹的偏方,由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組成。其中茯苓、白術健脾益氣,川芎防風祛風止痛,所以有健脾益氣、祛風濕的功效。
6、羌活勝濕湯
羌活勝濕湯出自《內外傷辨》,屬于祛濕方,由羌活 3克;獨活 3克;藁本 1.5克;防風 1.5克;甘草 1.5克(炙);川芎 1.5克;蔓荊子 0.9克 組成。其中羌活、獨活、防風能祛風濕、利關節(jié),川芎能活血、祛風止痛,蔓荊子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幾種藥材合用有很好的的祛風利濕的作用。對于有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7、健脾祛濕湯
健脾祛濕湯就屬于比較現代的中藥方劑,由白術15克,茯苓15克,山藥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殼15克,黃柏15克,芡實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組成,用水煎服,有健脾和胃、清熱祛濕的功效。
結語:脾虛濕熱多因飲食失調、作息不當或者久病體虛引起,如果要健脾祛濕,在飲食上就要注意盡量不要食用生冷食物,夏天也不要貪涼,以免濕氣淤積。平時要保證好的作息和適當的運動鍛煉,來達到脾臟的正常運化和發(fā)汗去濕氣。
相關知識
溫陽散寒、健脾祛濕的中成藥有哪些
健脾祛濕中藥方子
健脾祛濕溫陽補腎的中成藥
健脾補腎溫陽祛濕中成藥
祛濕健脾溫陽化水
溫陽健脾祛濕的中成藥
祛濕先健脾,健脾先升陽,教你健脾,祛濕,升陽,無濕一身輕!
祛濕先健脾,健脾先升陽!中醫(yī)一石三鳥秘訣,溫陽健脾、祛濕化痰
健脾祛濕的10種中成藥
十種化痰健脾祛濕的中成藥,最全化痰祛濕中成藥
網址: 7種健脾祛濕的中藥方子,溫陽健脾祛濕散寒 http://m.u1s5d6.cn/newsview173993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