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區(qū)分低碳飲食和生酮飲食,選擇適合自己的減肥方式!
生酮飲食(ketogenic-diet,簡稱KD),通常是指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蛋白質含量適中、脂肪含量高的飲食,旨在誘導酮病或酮體的產(chǎn)生,早期主要應用于治療兒童癲癇病。近年來,生酮飲食在健身圈和減肥圈逐漸火爆起來。
多數(shù)熱衷減肥的人知道,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都是限制碳水攝入量、提高脂肪攝入量的飲食減肥方式,不過對于二者之間的區(qū)別,很多人仍處于蒙圈狀態(tài)!
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的定義區(qū)別
日常膳食中推薦的碳水攝入量每天不少于250g,也就是說50%以上的能量都來自碳水化合物,所以傳統(tǒng)飲食中都是以米面等為主食,屬于高碳水飲食。
高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動,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長期攝入過多就會導致胰島素抵抗,這也是糖尿病和各種慢性病的主要原因。
那么,通過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僅可以改善各種慢性病,還能減肥,低碳飲食就這么應運而生了。
·一般低碳:50-100g(低碳飲食);
·嚴格低碳:<50g(生酮飲食);
低碳飲食
一般來說,碳水化合物攝入量30%~40%就屬于低碳飲食,但對于減肥效果而言,這個碳水量還是偏高了。
所以,目前所稱的低碳飲食,一般是指碳水攝入量在總攝入量20%以下的飲食方式。其中蛋白質攝入量適中,脂肪攝入量有所提高,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調整。
生酮飲食
可以說生酮飲食是低碳飲食的一種,但其對于碳水攝入量則更為嚴格。碳水攝入量在10%以下,甚至是5%以下。同時,生酮飲食的脂肪攝入量較高,一般為70%-75%;
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碳水攝入量區(qū)別
生酮飲食的碳水攝入量比低碳飲食低,因此對于食物的選擇要求也比較高。
粗糧:低碳飲食偶爾可以吃,生酮不能吃;
水果:都比較提倡吃藍莓、草莓、牛油果等低糖水果,但其他水果低碳飲食在注意量的前提下,可以適量吃;
豆類、牛奶:生酮飲食限制,低碳飲食可以適量吃;
隱形碳水:生酮飲食要求嚴格,低碳飲食需要注意的則相對少一些;
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脂肪攝入量的區(qū)別
脂肪方面一般提倡使用椰子油、MCT油、橄欖油、豬油、牛油果油等。但生酮飲食所需脂肪量高于低碳飲食(低碳飲食為50%-60%,生酮飲食為70%-75%),因此生酮飲食有時注意需要增加脂肪攝入量。
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能量供給方式的區(qū)別
·生酮飲食:靠脂肪和酮體供能,身體的糖主要來源是糖異生,基本上一天24小時都處于生酮狀態(tài);
·低碳飲食:飯后靠葡萄糖供能,空腹轉為酮體供能,配合16:8輕斷食,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午為最佳的燃脂時間。
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副作用的區(qū)別
總體來說,生酮飲食的燃脂效果更佳。但其執(zhí)行較為嚴格、門檻較高,需要的專業(yè)性也比較強,低碳飲食則比較容易上手!
生酮飲食在執(zhí)行過程中還會碰到一些問題,需要自己學會調整。如網(wǎng)上流傳的頭暈、姨媽推遲、便秘、酮疹……等等,大多是指生酮飲食產(chǎn)生的「副作用」,主要是由于執(zhí)行不到位或認知不深引起的。
低碳飲食的不適癥狀則相對較少,甚至沒有。所以就安全性而言,生酮飲食比較適合短期執(zhí)行,而低碳飲食則適合長期執(zhí)行。
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同都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拒絕傳統(tǒng)米面糖,拒絕精加工的食品,不過從二者區(qū)別可以看出,從健康的角度,生酮飲食切勿自行盲目模仿,需要在專業(yè)人士指導的指導下進行。
本文章來源于輕壹健康,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6866.html
相關知識
低碳飲食和生酮飲食有什么區(qū)別?
生酮飲食的替代方法:低碳飲食、普通飲食等
生酮飲食和低碳飲食的區(qū)別,告訴你誰更健康,誰對減肥更好
生酮飲食與原始飲食:哪種飲食方式更適合你?
低碳飲食=生酮飲食?千萬別進入誤區(qū)
低碳水食物清單:開啟生酮飲食的新方式
低酮飲食跟生酮飲食有區(qū)別嗎?
低碳飲食的正確方法和注意事項?
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飲食工作手冊
低碳飲食好還是生酮飲食好
網(wǎng)址: ?正確區(qū)分低碳飲食和生酮飲食,選擇適合自己的減肥方式! http://m.u1s5d6.cn/newsview163910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