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所熟知的安吉麗娜·茱莉是好萊塢著名影星、導演、聯(lián)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大帥哥布拉德·皮特的妻子、6個孩子的母親——生活在鎂光燈下的“命運的寵兒”。我們并不知道的是,茱莉常年生活在絕癥的陰云之中。她的母親、姨媽都因婦科惡性腫瘤而早逝。而茱莉自己也在2013年通過基因檢測,證實攜帶了容易罹患乳腺癌與卵巢癌的基因變異。經過一番掙扎與考慮,她選擇預防性切除雙側乳腺,將未來患乳腺癌的風險由87%降至5%。2015年,她又預防性切除了雙側卵巢和輸卵管。首次手術后,她在《紐約時報》撰文,公開了自己的這段經歷:
“現(xiàn)在將之寫出來,因為我希望其他女性能從我的經歷中受益?!┌Y’仍是令人為之膽寒的詞語,會讓人心生深的無力感。但現(xiàn)在,你可以通過一個血檢來獲知自己是否是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易感人群,進而采取行動。對于看到這篇文章的女性,我希望它有助于明白自己擁有各種選擇?!?/p>
——節(jié)選自安吉麗娜·茱莉的《我的醫(yī)療選擇》,發(fā)表于《紐約時報》
無獨有偶,谷歌Google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謝爾蓋·布林也接受了基因檢測,并且發(fā)現(xiàn)自己日后罹患帕金森病的風險高達50%,而普通美國人的患病風險僅為1%。得知結果后,布林選擇用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降低自己的患病風險,同時資助各類的帕金森病研究,并將自己的經歷公之于眾。
近年來,隨著檢測技術的突破所帶來的成本降低與效率提高、“精準醫(yī)療計劃”等政策推動,再加上名人效應,基因檢測迅速走出實驗室、醫(yī)院,進入公眾的視野,來到普通消費者的面前。
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的普通消費者來說,雖然聽說過“基因檢測”這個新詞,也抱有著一定興趣,但對“基因檢測”仍存在著諸多疑問:基因檢測,對我有什么用?檢測報告,我怎么看不懂?知道結果,我又該怎么辦?……
這些問題都需要專業(yè)人員來回答。這個專業(yè)群體在美國被稱為“遺傳咨詢師(Genetic Counselor)”,是一個相當成熟的職業(yè)。通常需要經過生物、遺傳或心理學的本科學習、加上碩士階段的遺傳咨詢培訓,最后通過美國遺傳咨詢協(xié)會的資格考試。但,中國的大學并沒有設置“遺傳咨詢”的專業(yè)。直到2015年,國家人社部才設立了“基因健康管理師”,培訓生物醫(yī)學相關專業(yè)人員專門從事遺傳咨詢。
2016年5月,奇愷(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qū)注冊成立。團隊匯集了海內外優(yōu)秀的遺傳學、腫瘤學、軟件工程專家,以及國家人社部認證的首批基因健康管理師和衛(wèi)計委培訓的遺傳咨詢師。作為國內首家獨立的遺傳咨詢機構,我們致力于借助人工智能的技術,提供專業(yè)、高效、智能、標準化的遺傳咨詢服務,讓基因科技惠及更多國人的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