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烹飪,不僅要有方法和技巧,同時也要具備藝術(shù)性。
不同的烹調(diào)技法,能讓菜肴色香味俱全,讓人有味覺、嗅覺和視覺多重滿足的幸福感。
烹飪技巧是西餐初學(xué)者必須認(rèn)識的重要細節(jié),如果能完全了解并加以運用,打好烹飪基礎(chǔ),對于實際操作有很大的幫助。
1、汆燙 BLANCHING
將食材用很短的時間在滾水中燙一下(水的溫度約100℃),撈出后馬上侵入冷水中冷卻,準(zhǔn)備炒或燴。
大部分蔬菜很適合汆燙。
汆燙能保持食物色澤,汆燙時加入少許鹽,還可防止養(yǎng)分流失,也能保留蔬菜的礦物質(zhì)與維生素。
2、水煮 BOILING
有效率,又不會使食材嚴(yán)重變色的烹調(diào)方式。
水煮食物的方法是待水滾后再放食材。
水煮方式有三種:
小火慢燉是將水溫控制在85℃—100℃,適用于魚肉與蔬菜類;
中火煮是將溫度控制在95℃左右時,把食材放入烹調(diào);
大火煮是用滾水或高湯將食物烹煮到熟或軟爛,溫度達到100℃放入食材,熬煮一定的時間。
3、蒸 STEAMING
在烹調(diào)中使用很頻繁,常用于烹調(diào)魚類、蔬菜、點心,可保持食物的原味,相當(dāng)符合現(xiàn)代人的要求。
4、煎或炒 SAUTEED OR PAN FRYING
煎:將食材放在熱油中,兩面煎上色后,放入烤箱。烹調(diào)出的食物口感比較鮮嫩。
小貼士:通常肉都是厚片,所以不易煎熟,需要烘烤來輔助。
炒:在平底鍋中加入少許油,一般將材料切成片或絲狀,然后再熱油中翻動。
5、油炸 DEEP-FRYING
將食材放進高溫的油內(nèi),最佳油溫為160℃-180℃。測試油溫的方法是:在冷油中放入洋蔥片,等待炸到金黃時油溫差不多為160℃-180℃。
小貼士:
油炸時的注意事項
(1)使用的油量,不要超過油鍋容量的1/2。
(2)食材要弄干后再炸,避免熱油噴濺。
(3)將食材放進油鍋時,動作要輕,避免油飛濺
(4)油炸食物時,一次不要放太多,才能維持原本溫度
(5) 將食物從熱油中取出時,要以濾網(wǎng)或油炸藍撈起。
6、燜煮與燉煮BRAISING AND STEWING
這兩種烹調(diào)方式,適合用于質(zhì)地較堅硬的肉塊和多纖維的蔬菜。
燜煮與燉煮,技巧幾乎相同,主要差別:
燜煮使用湯水較少,煮的是較大的肉塊;
燉煮使用湯水較多,煮的是小塊的肉。
7、燴煮 STEWING
燴與燜的方式略同,差別在于溫度控制與材料的大小。
通常是將肉切成小塊,將蔬菜、水果或果醬倒入燴鍋中用中小火煮,溫度控制在110—140℃。
8、燒烤 ROASTING
燒烤通常用炭火或烤箱來操作。以烤箱為例,燒烤前,食材先煎上色,同時烤箱要先預(yù)熱,開始時將烤箱溫度調(diào)至175—230℃,要完成時調(diào)為135—195℃。
9、炭烤 CHARCOAL GRILLING
炭烤和傳統(tǒng)燒烤都是靠燃燒木材或木炭,經(jīng)烤爐的鐵架傳熱來烹調(diào)食材的方式,烤好的食物上常會有鐵條架的印痕。
小貼士:炭烤時食材要放少許油,溫度控制在220—320℃。
10、制作餡料 STUFFING
肉類可與多種蔬菜結(jié)合制成餡料。
若能先填入咸味的餡料,再進行烹飪,更具特色。
肉漿、魚漿與蔬菜等一起混合攪拌均勻作為餡料,欲填餡的肉品從中間 戳一個洞,將餡料塞入。
11、肉類軟化處理 SOFTEDING
許多肉類切塊,必須先軟化,再烹調(diào)。
最常用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將肉浸泡在腌醬里,不但增添風(fēng)味,還有保濕作用;
另一種軟化方式是將新鮮的木瓜放在肉塊上一起腌漬,取木瓜片、洋蔥、西芹、胡蘿卜切小片鋪在肉上搓揉一下(增加風(fēng)味),豬肉大約需15分鐘,牛羊肉(較硬的肉)大約需要30分鐘,也可再加少許沙拉油。
此外,也可用力敲打肉塊來破壞肉里的肌束以軟化肉質(zh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