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你有常吃紅棗的習慣嗎?醫(yī)師建議:適量食用紅棗或獲這4種益處

你有常吃紅棗的習慣嗎?醫(yī)師建議:適量食用紅棗或獲這4種益處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13日 19:33

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是根據(jù)權(quán)威醫(yī)學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nèi)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在門診接待中,有不少人對身體的小毛病感到困惑,比如說總覺得氣短乏力、臉色發(fā)黃、睡眠不好。常常聽到一句話:“是不是身體虛,吃點紅棗補補?”

這類問題看似簡單,卻隱藏著許多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健康知識。紅棗,作為中國人餐桌上的老朋友,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記載,被列為上品藥食同源之物。然而,很多人吃了多年紅棗,卻從未真正了解它的“脾氣”。

從醫(yī)學角度來看,紅棗的營養(yǎng)價值確實不容小覷,但它也并非萬能補品,更不能被神化。我們該如何科學看待紅棗?是否每個人都適合吃?適量食用又能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接下來,我們一起揭開這個“紅色小果子”的健康密碼。

紅棗之所以被譽為“天然維生素丸”,和它豐富的維生素C含量密切相關(guān)。不少人以為橙子、獼猴桃是維生素C之王,其實,紅棗中維生素C的含量也非??捎^。

一項2023年發(fā)表于《食品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干制紅棗每百克含有約243毫克維生素C,遠超多數(shù)水果。

不過請注意,這里說的是“干制”紅棗,而不是那種被泡發(fā)得軟趴趴的蜜棗。蜜棗和紅棗不是一回事,蜜棗多為加工品,糖分高,營養(yǎng)成分幾乎被糖液“同化”了。吃得多了,不僅補不了身體,反而會增加血糖波動的風險。

我們常說“日食三棗,百歲不老”,這是句諺語,不是處方。中醫(yī)認為紅棗性溫、味甘,歸脾、胃經(jīng),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在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中,紅棗的多糖類物質(zhì)也被證實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對于延緩細胞老化有一定幫助。

但令人意外的是,真正從紅棗中受益最多的,并不是年輕人,而是中老年人。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造血功能逐漸減弱,尤其是女性進入更年期后,更容易出現(xiàn)氣血不足的狀態(tài)。紅棗中的鐵元素葉酸,在一定程度上對維持紅細胞生成起了輔助作用。

話說回來,紅棗雖好,也有它的“脾氣”。吃得太多,容易上火、腹脹,特別是對于脾胃虛弱的人來說,未經(jīng)處理的紅棗皮堅韌,難以消化,反而可能引發(fā)胃脹不適。所以,紅棗雖補,也得看“分寸”。

我記得曾有一位老年患者,聽說紅棗“補血”,每天早上空腹吃十幾顆。一個月后,臉是紅潤了,但卻因為血糖飆升,被診斷為糖調(diào)節(jié)異常。這不是紅棗的錯,而是吃法出了問題。

從科學的角度看,紅棗真正有益的地方,大致可以歸為四類。

首先是提升免疫力。紅棗中含有一種成分叫環(huán)磷酸腺苷(cAMP),它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這在提升人體對外界病毒、細菌的抵抗力方面有一定作用。特別適合在換季、秋冬季節(jié)食用,幫助身體抵御感冒等常見病毒。

其次是促進血液循環(huán)。紅棗富含黃酮類化合物,這類物質(zhì)被稱為天然的“血管軟化劑”,有助于維持毛細血管彈性,改善血液流動,減少血栓風險。這對中老年群體尤其重要,畢竟血管健康關(guān)乎全身。

第三是緩解情緒波動?,F(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心理壓力大。紅棗中含有三萜類化合物,被研究證實具有一定抗焦慮作用。

2021年《中草藥》雜志刊登的一項實驗研究顯示,紅棗提取物能夠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焦慮模型小鼠表現(xiàn)出明顯的行為改善作用。

第四是輔助改善睡眠。不少失眠的人會喝點紅棗水來“助眠”,這并非心理安慰。紅棗中豐富的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種天然的神經(jīng)抑制物質(zhì),有利于大腦進入放松狀態(tài),從而提高睡眠質(zhì)量。不過,這種效果因人而異,還需結(jié)合作息調(diào)整。

但有趣的是,紅棗的這些益處,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即感受到。身體狀態(tài)不同,吸收的效果也不同。比如,氣血旺盛的年輕男性,如果每天吃大量紅棗,反而可能導致內(nèi)熱偏盛,表現(xiàn)為口干、口腔潰瘍等。

所以,吃紅棗這件事,也講究“對癥下藥”。如果你是屬于容易上火體質(zhì)的人,可以將紅棗搭配蓮子、百合等性味偏寒的食材一起煮粥,既中和了紅棗的溫性,又不失其補益效果。

再一個被忽視的點是,紅棗的“食用時機”也很重要??崭钩约t棗,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負擔,特別是本身有胃病的人群,應格外注意。建議在兩餐之間或餐后食用,更加安全有效。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紅棗雖然富含膳食纖維,但干吃容易“堵”。尤其是老年人消化能力本就減退,若不充分咀嚼,反而可能引發(fā)便秘。所以,紅棗最好煮熟吃,或者泡水、蒸軟后再食用。

從心理層面看,紅棗帶來的不僅是營養(yǎng),更是一種“被照顧”的溫暖感。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在疲憊或情緒低落時,喝上一杯紅棗茶,仿佛連心情都被安撫了。這背后,其實也體現(xiàn)了食物與情緒之間的微妙聯(lián)系。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現(xiàn)實問題——市面上的紅棗品質(zhì)參差不齊。有的紅棗表面鮮紅,實則是經(jīng)過染色處理;有的個頭大得離譜,可能是使用膨大劑種植。如何選購安全的紅棗,也是一門學問。

首先要看“色”。真正自然曬干的紅棗顏色偏暗紅,有光澤但不鮮艷。其次要“捏”。好棗果肉緊實,有彈性,不會一捏就塌。再次要“聞”,自然曬干的紅棗有淡淡果香,沒有刺鼻味道。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jié),卻直接關(guān)系到健康安全

從國家營養(yǎng)政策的角度來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強調(diào)了“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的飲食原則,其中提到“適量攝入富含微量元素的干果類”,紅棗正屬此列。適量,是關(guān)鍵。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是吃得剛剛好,才能真正受益。

有趣的是,紅棗在國外也逐漸被“追捧”。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不少健康食品品牌將紅棗作為能量棒、代餐的主料之一。看來,這顆看似平凡的紅色小果子,早已走出國門,成為健康飲食的“國際網(wǎng)紅”。

總的來說,紅棗不是靈丹妙藥,但也絕非等閑之輩。它的營養(yǎng)價值,需要我們用科學的視角去挖掘;它的食用方式,更需要我們因人而異、因時制宜。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大量食用,也不是每個時間段都能吃得放心。

所以,如果你有吃紅棗的習慣,不妨回頭審視一下:我吃的是“營養(yǎng)”還是“習慣”?我吃的方式,是“適量”還是“過量”?身體的感受,永遠是最真實的回饋。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才是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紅棗雖小,學問不少。適量食用,或許你真的能從這顆紅色小果子中,收獲免疫力、好睡眠、好心情與健康血管這四種益處。但別忘了,任何食物的價值,只有在“適合”與“節(jié)制”之下,才能真正開花結(jié)果。

參考文獻:

[1]張春波,李小龍,王美琪.紅棗多糖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J].食品科學,2023,44(8):221-227.

[2]劉欣,陳敏,周倩倩.紅棗提取物對焦慮行為模型小鼠的影響[J].中草藥,2021,52(19):5843-5849.

[3]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2.

#美麗健康愛自己#

相關(guān)知識

長期吃紅棗帶來的變化:紅棗健康益處與適量食用建議
血糖高可以吃紅棗嗎,有哪些好處
紅棗有補氣血的作用!要多吃紅棗!
吃干紅棗會胖嗎 紅棗的熱量高嗎
一日三棗,終身不老。這5種人不適合吃紅棗,你吃對了嗎?
紅棗的熱量高嗎,減肥期能吃嗎,紅棗的熱量高嗎減肥期能吃嗎
經(jīng)常吃“大棗”,會有什么樣的好處?或能改善這4種問題
紅棗補血嗎?紅棗怎樣吃最有營養(yǎng)?
紅棗真的能補血嗎?怎么吃紅棗才健康?
孕婦吃紅棗的好處,孕婦吃紅棗的注意事項

網(wǎng)址: 你有常吃紅棗的習慣嗎?醫(yī)師建議:適量食用紅棗或獲這4種益處 http://m.u1s5d6.cn/newsview154876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