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細說心語】從《哪吒2》讀懂身份認同 如何讓孩子實現(xiàn)自我價值

【細說心語】從《哪吒2》讀懂身份認同 如何讓孩子實現(xiàn)自我價值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08日 23:05

春節(jié)檔電影《哪吒2》火爆全國,不僅票房一路飆升到目前的全球前十,更引發(fā)了無數(shù)觀眾的共鳴。這部電影中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學內(nèi)容,從孩子的成長困境到家庭的愛與支持,從社會標簽的束縛到自我認同的覺醒……這些主題都與我們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本期《細說心語》,讓我們一起走進《哪吒2》的世界,探尋哪吒為何有如此強烈的身份認同,以及家庭是如何助力孩子挑戰(zhàn)外部世界并打破世俗的偏見。


素材/電影《哪吒之魔童鬧?!饭俜轿⒉?/p>

自我認同是多方合力的結果

“自我認同,是每個人對自身身份、價值和角色的明確認知,是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2-18歲這一時期,青少年更加關注自我,對外界刺激更加敏感,也對他人的評價尤為看重,容易因為外界的評價而陷入自我懷疑。”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專職心理健康教師葉琛指出,電影中“魔丸”的標簽沒有讓哪吒陷入自我懷疑,哪吒勇敢地正視,喊出“是魔是仙自己說了算”,找到自我方向,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樣的標簽就如同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外界評價,自我認同感能夠幫助青少年正視外界評價,全面地認識自我,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然而,如果青少年不能客觀地看待外界評價,則容易在外界的聲音中感到自卑與不安,導致青少年缺乏自主性,容易衍生問題行為,甚至無法成長為獨立的個體?!?/p>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何做到自我認同?葉琛表示,做到自我認同必定是一個多方合力的結果,從宏觀上需要外部力量的引導,比如學校、同伴、家庭,從微觀上需要青少年自身的努力。


1.學校可以借助豐富的校園文化,為青少年提供“山河社稷圖”般的環(huán)境,讓青少年在積極包容的校園中成長。比如通過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開設豐富的校本課程、開展德育活動等,幫助青少年釋放壓力,展示自我,在活動中積累自我認同的經(jīng)驗。

2.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也能幫助孩子提升自我認同感,同伴力量是青少年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如哪吒與敖丙并肩作戰(zhàn)帶來的同伴支持。青少年需要學會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同伴交往中練習表達,志同道合的朋友能為青少年提供歸屬感與安全感,也能促進自我角色和身份的確認。

3.良好的親子關系助力青少年接納自我、健康成長。心理學中的“無條件積極關注”能提供強大的安全感,幫助孩子在溫暖和支持中成長,比如李靖夫婦給予哪吒的無條件支持,讓哪吒感受到家人的愛與信任。另外,在民主型教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孩子自我認同感較強。敖丙的父親起初秉著“為你好”的原則,將龍族的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反而束縛了孩子。這就提醒家長們首先要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個性與想法,接納孩子的不完美,與孩子平等地交流。當遇到困難時,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尋找解決辦法,孩子能從中感受到父母給予的支持,正視自己的優(yōu)缺點,積極調(diào)整心態(tài),堅定地朝著目標前進。

4.自我認同的建立離不開青少年自身的成長。青春期階段孩子面臨自我認同的困惑和挑戰(zhàn),在成長過程中抓住每一次成功的經(jīng)歷,總結經(jīng)驗自我鼓勵,感受自我價值,能夠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在往后遇到挑戰(zhàn)時給自己信心和力量。

老師和家長共同助力孩子客觀全面看待自己

在現(xiàn)實社會中,老師和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客觀全面地看待自己,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方向?葉琛表示,孩子建立自我認同,形成客觀正向的自我概念,是一個綜合的過程,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以下行動來幫助孩子找到自我價值和前進的方向。

01

老師要當好學生的“鏡子”

心理學家查爾斯曾經(jīng)提出“鏡中我”理論,即人對于自我的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比如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等。作為教育者,老師要當好學生的“鏡子”。

當孩子做了正向積極的事件時,老師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能夠強化孩子的積極品質(zhì),讓孩子及時明確行動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鼓勵的內(nèi)容切忌大而空,抓住具體的閃光點進行表揚,消除孩子成長路上的畏懼感,幫助孩子建立價值感和自信心,形成源源不斷的內(nèi)驅力和自我認同感。

若孩子犯了錯誤,進行教育時注意切忌在公開場合嚴厲批評,這樣不僅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更可能引起逆反心理,適得其反。老師可以在課后與學生交談,在談話中先找到共情點,挖掘孩子的閃光點,理解孩子行為的原因,當孩子感受到教師對自己是理解和關愛的態(tài)度,也更加容易接受教師提出的建議,明確自身的方向。

02

家長要成為孩子堅實的“后盾”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終身的學校。良好的親子關系能夠為孩子的成長立下堅實的基礎,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做好“后盾”的角色。

①當堅實的后盾首先需要家長們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自我認同需求是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孩子會做出一些成年人難以理解的事情來獲取認同,家長們也許會不解,甚至認為幼稚或感到憤怒。然而,這樣的想法其實意味著家長在“俯視”孩子,并沒有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理解需求。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探索自我的時期,家長們首先需要接納孩子的尚不成熟,耐心地傾聽并觀察孩子的變化,有家長陪伴的成長會更加健康。

②堅實的后盾意味著為孩子“兜底”的能力。青春期的孩子向外界索取愛與關注,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所影響。這就需要家長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了解孩子對外界影響的感受,及時引導孩子正向地看待問題。同時也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樣的探索機會,讓孩子有更豐富的體驗。當孩子碰壁時,不至于長期處于“此路不通”的沮喪中,而是積極地尋求其他通路,建立自我價值,形成穩(wěn)定的內(nèi)核,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片“曠野”。

③堅實的后盾也意味著家長們無需“擋在前面”。青少年時期是孩子步入成年的最后一個階段,這一階段他們需要鍛煉出足夠的能力和勇氣去應對成年,這是青少年自我同一的心理需求,也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讓青少年嘗試著獨立完成一些任務和決策,家長們可以適時給出建議,但無須“擋在前面”為孩子包攬一切,這一過程孩子可以感受自我決策的獨立性,也需要建立為決策負責的成熟性。適當放權可以培養(yǎng)自主性,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家教小課堂

師生關系巧建構 積極溝通架心橋

東莞市東莞外國語學校心理老師 周琦

碎碎念

“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讓孩子保持更加主動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父母可以通過引導孩子用合理的方式積極主動和老師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家有幼兒和小學生,父母在家可以多肯定贊賞老師,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時也可以鼓勵孩子主動與老師接觸,如遇到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老師請教,讓老師關注到孩子的努力;校園生活有什么困難,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讓老師感受到孩子的信任。家有中學生,父母需要多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協(xié)助老師管理班級事務,讓老師感受到孩子的積極;在學習方面有不同的觀點,也要及時向老師提出,讓老師感受到孩子的上進;思想上有什么困惑,不妨多向老師傾訴,讓老師真正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

練一練

白紙巧轉換 溝通筑心橋

1.材料準備:紙張、剪刀。

2.活動體驗①:每位家庭成員拿出紙張,聽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整個過程不提問,也不討論。(指令的內(nèi)容為:閉眼,把紙對折;再對折;再對折;把右上角撕下來;轉18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來;把紙打開。)活動結束后,觀察你手上的和其他家庭成員的成品,是一樣的嗎?

3.活動體驗②:同樣的指令再試一次,過程中可提問、可討論?;顒咏Y束后,觀察你手上的和其他家庭成員的成品,是一樣的嗎?

4.思考分享:對比兩次活動成品,為何在同樣的指令下,可提問、可討論時成品的相似程度更高?

5.心得體會:讓孩子感受到“雙向溝通”更加有利于信息與情感的有效傳遞。在師生交往中也需要常反饋、多交流,這樣能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溫馨提醒:在師生關系中,孩子才是主角,父母能做的是多鼓勵、提供和創(chuàng)造師生溝通的機會,而不是取而代之過多干涉孩子的師生關系。

心事問診

本期答疑老師:
梅州市五華縣教師發(fā)展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 陳彬

考試和成績都只是路徑而不是目的

學生提問:我是一名初中生,新學期開學,我心里特別焦慮,因為上學期我的成績退步了很多,我擔心新學期會更糟,都有點不想去學校了,誰能救救我?

陳彬:首先要肯定的是,你對自己的成績很上心,說明你是個追求上進的好學生。心里焦慮說明有目標和期望。最怕就是無所謂的態(tài)度。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成績退步很多?退了多少?是總分退步還是排名靠后了?具體退步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學科退步了?哪些沒有?哪些還進步了?是真的退步了還是因為考試難度加大,得分低了,讓你感覺自己退步了?面對考試成績,我們需要平復心情,冷靜對待。要認真分析兩方面的情況:一是考試時的心態(tài)、狀態(tài)、應試的方法技巧、考試難度有無偏離等,確認自己是否正常發(fā)揮。二是總結反思自己的學習和復習,包括學習方法、態(tài)度、動力和目標等。如果這些都沒有什么問題,很可能是其他同學進步快,適應好,自己顯得落后了,“盡力可以無悔矣”;如果不是,則要針對自己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法。一句話,考試是為了檢驗我們的學習效果,提醒我們對學習進行反思和總結,而不是其他。我們要調(diào)整對考試和成績的態(tài)度:考試和成績都只是路徑而不是目的。

其次,你的焦慮、擔心和上學恐懼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心理學認為,焦慮是朝向未來的緊張和不安;適當?shù)慕箲]可以提醒我們面對可能到來的危險,集中精力,調(diào)整狀態(tài),早作準備。焦慮既不會憑空產(chǎn)生,也不會無端消失,除非我們采取行動。新學期會發(fā)生什么,你不能確定,但你現(xiàn)在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第一就是接納你的焦慮,沒有考好,擔心害怕都是正常的,包括面對老師和同學的恐懼;第二,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緩解焦慮,包括前面所說的正確分析此次的考試,反思總結自己的學習,針對性做出調(diào)整,制訂好新學期的學習計劃,逐步落實;第三,建議你主動求助老師和親友,一方面,過來人的經(jīng)驗值得借鑒和學習,另一方面,假期保持和同學、老師的聯(lián)系,多多接觸,進行“上學恐懼”脫敏,你會發(fā)現(xiàn),“落后”不是恥辱,也不會導致被孤立。最后送你一句話:所有的人其實都是在“退步”中進步的,從來沒有一直進步的人。

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不要隨便替TA做主

家長提問:孩子剛上初三,學習壓力本來就大,我特別希望能幫到他。最近我覺得孩子心事重重,學習成績也有些下滑,我懷疑他是不是在拍拖或者沉迷于手機上的某些內(nèi)容。有一天,我趁他不在家,偷偷翻看了他的書包和抽屜,還查看了他的手機聊天記錄。我只是想了解他最近的狀態(tài),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需要我?guī)兔鉀Q。

沒想到孩子發(fā)現(xiàn)后,直接和我大吵了一架。他氣得臉都紅了,沖我大喊:“你憑什么看我的東西?這是我的隱私!你根本不尊重我!”說完就把自己鎖在房間里,整整一天都不肯出來,也不肯和我說話。我站在門外,心里既難過又自責,覺得自己確實做得有些過分,但又擔心他出問題。我嘗試敲門道歉,可他根本不理我?,F(xiàn)在他對我很抵觸,甚至說不想再讓我管他的事。我真的很著急,是不是應該和班主任溝通一下,讓他在學校多關注一下孩子的情緒?我怎樣做才能彌補這次的錯誤?

陳彬:初三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如何與他們相處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偶有失誤錯誤,實屬正常,所以不必過分焦慮。家長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失誤,并且能夠主動求助,這很值得肯定。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認錯誤,挑選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和孩子直接道歉,爭取他的諒解。表達的方式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直接道歉+表達理解+解釋動機+承諾改變+邀請表達。例如:我偷看你的手機是不對的,侵犯了你的隱私,我向你道歉。換作是我,我也會很生氣。我是擔心你最近情緒不太好,但又不知道怎么和你溝通,結果用了錯誤的方式。我保證以后不會未經(jīng)你的同意看你的手機。如果你現(xiàn)在不想說話也沒有關系,但我希望你知道,我很在乎你的感受,等你愿意的時候,可以告訴我你的想法。

當然家長更要接納孩子的憤怒情緒,允許他有一段時間來消化他的憤怒情緒。“偷看行為”暴露了家長的養(yǎng)育觀念和行為的一些問題。家長需要做些調(diào)整,保持距離。

第一,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就要轉變觀念,調(diào)整角色:要從照顧者的角色轉換到陪伴者、顧問的角色來。不要隨便替孩子做主。不要隨便說“為了你好”。心理學家賀嶺峰指出,不要站在現(xiàn)在來設計孩子的未來。未來世界會是怎樣的,誰都不知道。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探索或者讓他自己嘗試,做好后勤和顧問工作,切勿越俎代庖。

第二,家長要與時俱進,改變行為。具體來說,就是要尊重主權,保持開放,與孩子一起成長。青春期的孩子特別看重自己的“主權”:包括他的自主權、發(fā)言權、表決權、時間支配權和隱私權?!盀榱四愫谩笔且粋€美麗而粗暴的借口,本質(zhì)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和不信任。進入青春期之后,孩子會越來越在乎自己的隱私權,只要是歸屬于孩子的東西,家長絕不能越權越位去進行處理和干涉。孩子不愿同家長交流,家長們也不要過分焦慮,更不要采取強迫措施,尤其不要去偷窺孩子隱私。須知,猜疑的開始就是信任的結束。我們要尊重孩子,更要對自己和孩子充滿信心,家長如果品行端正,為人善良大方,孩子一般都不會走偏。有秘密的孩子不一定是壞孩子,但沒有秘密的孩子一定是還沒有成長的孩子。需要強調(diào)的是,孩子的主權獨立了,家長的世界卻必須保持開放。家長要明確地向孩子傳達以下的信息:只要你有需要,我馬上就會出現(xiàn);只要你想訴說,我就會耐心聆聽;我是你最堅強的后盾,也是你最忠實的粉絲。

最后需要提醒家長的是,緩解孩子學習壓力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和氛圍(這包括和孩子的班主任和老師主動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樹立合適的目標,降低期望。正面管教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只有當一個人擁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時,他才可能表現(xiàn)出良好的行為。建議家長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能給孩子帶來好感覺的家——孩子能感覺到信任、自由、溫暖、放松、支持的家,家長要先做好孩子的情緒緩沖墊,再成為他的成長腳手架。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廣東君

相關知識

如何讓孩子實現(xiàn)自我價值
《親子溝通密碼》|用心溝通,用愛引導,為孩子的成長賦能
自我認同:探索內(nèi)心的真實自我
常說的自我認同,有哪些自我認同?
女性身份的自我認同
如何培養(yǎng)積極自尊感?建立健康的個人身份認同和自我價值觀?
“鯊魚齒”“地包天”“熊貓眼”…… 孩子出現(xiàn)“哪吒”這些“健康問題”,家長咋辦
讓孩子自己“讀”故事書
大學如何實現(xiàn)自我價值
讀懂孩子心理的書籍

網(wǎng)址: 【細說心語】從《哪吒2》讀懂身份認同 如何讓孩子實現(xiàn)自我價值 http://m.u1s5d6.cn/newsview152564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