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黑茶的制作過程
黑茶
黑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其產量僅次于紅、綠茶。以黑毛茶為原料經壓制定型的緊壓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黑茶產區(qū)有湖南湖北、廣西、四川和云南等五?。▍^(qū))。
一、黑茶品質特點
黑茶品種很多,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南路邊茶西路邊茶等,云南的普洱茶也列入黑茶范圍。這些種類的黑茶,品質不盡一致,但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鮮鮮葉原料一般較粗老,多系一芽五六葉甚至更老的茶樹枝葉,外形葉粗梗長;制造中都有渥堆堆、發(fā)酵過程。毛茶的品質特點是:色澤黑褐油潤,內質湯色橙紅,香味醇和不澀,葉底黃褐粗大。毛茶必須經過壓制加工成各種緊壓茶才能供市場銷售。
二、黑茶加工技術
現(xiàn)以湖北老青茶為例,介紹黑茶的加工技術。老青茶的主要產地在鄂南的蒲圻、成寧、通通山、崇陽、通城等縣,老青茶經壓制成青磚后再供市場銷售。
(一)老青茶的鮮葉原料和品質特點
老青茶加工使用的鮮葉原料較粗大。按習慣每年采割兩次,第一次在6月份,第二次在9月上句,以采割當年生葉為度,不能混入枯枝老葉。老青茶毛茶分三級。一、二級品質要求條索緊結,色澤烏綠油潤,茶烏頂白梗紅腳,不帶麻蒂;三級要求葉張折皺,色澤烏綠微花雜,茶梗以當年新梢為度。
(二)老青茶加工技術中中
老青茶制造工藝要求面茶較精細,里茶較粗放。傳統(tǒng)的手工制法是,面茶三炒、三揉(一揉、兩捆倉)、一篩兩曬;里茶一炒、一揉、一曬?,F(xiàn)已使用機械制造,面茶簡化為兩炒、兩揉、兩曬、一渥堆;里茶為一炒、一揉、曬、一渥堆。
面茶的制造工序依次為:殺青、初揉、初曬、復炒復揉、渥堆、曬干。里茶的制造工序依次為:殺青、揉捻、渥堆、曬干。
1.殺青
一般使用鍋式茶葉殺青機殺青,鍋溫300~320℃,每鍋投葉量8~10千克,投葉后加蓋悶炒,約需6~8分鐘待青臭氣消除,發(fā)出香氣,葉色變?yōu)闉榘稻G,葉質變得柔軟即可出茶。
2.初採
殺青葉必須趁熱揉捻。一般均采用機械揉捻,6CR-55型揉捻機每機可裝殺青葉20~25千克,揉捻加壓要由輕到重,逐步加加壓。初揉全程共需8~12分鐘,以揉至葉片卷皺,初具條形為適度。
3.初曬
初採葉要立即出曬,其作用是蒸發(fā)部分水分,使初揉形成的外形得以固定。出曬茶坯,要注意清潔衛(wèi)生,不能能曬在泥地上,一定要曬在清潔的水泥場上或曬在篾席上。在曬的過程中,要注意經常翻動。曬至茶條略感刺手,握之有爽手感,松手有彈性,即可收攏成堆,使葉間水分重新分布均勻,含水量在35%~40%。
4.復炒
復炒的目的是把初曬葉炒熱、回軟,以便復揉成條。復炒仍在殺青機中進行,但鍋溫較低,約160~180℃。初曬葉下鍋后即加蓋悶炒1.5~2分鐘,待蓋縫冒出水汽,手握復炒葉柔軟,立即出鍋,趁熱復揉。
5.復揉
復揉的目的是使茶條進一步卷緊,揉出茶汁,以利渥堆。復揉仍在中小型揉捻機中進行。復揉時間:小型揉捻機2~3分鐘,中型揉捻機4~5分鐘。加壓仍由輕到重,但以重壓為主。
6.渥堆
渥堆的目的是使葉內多酚類化合物等物質在水熱作用下繼續(xù)發(fā)生化學變化,消除青臭氣和澀味,形成湯色橙紅而濃、滋味醇和的特有品質。足渥堆茶坯的含水率,面茶要求為26%,里茶要求為36%。各級茶坯應分開渥堆,不能混合。渥堆一般進行兩次,中間翻堆一次,具體做法是:用鐵粑將茶坯筑成長方形小堆,邊緣部分要踩緊踩實,以利保溫,使茶堆溫度上升,進行非酶性的自動氧化。經3~5天,面茶堆溫達到50~55℃,堆頂布滿紅色水珠,葉色變?yōu)辄S褐色;里茶堆溫達到60~65℃,堆頂布滿豬肝色水珠,葉色變?yōu)樨i肝色茶梗變紅,即為第一次渥堆適度。這時需要進行翻堆,用鐵耙將茶堆扒開,打散團塊,將邊緣部分翻到中心,堆底部分翻到堆頂,重新筑堆,讓茶葉繼續(xù)進行非酶性的自動動氧化。再經3~4天,待茶堆重新新出現(xiàn)上述水珠和葉色,原有粗青氣已消失,含水率接近20%,手握有刺手感,即為渥堆適度,應及時翻堆出曬。
7.曬干
老青茶干燥,一般采用曬干法。為避免泥沙和其他夾雜物混入茶內,一律攤放在清潔的水泥場上或竹席上曬干切忌曬在泥地上,曬至梗折可斷,干燥刺手,含水率降到15%左右即可。
(三)湖北老青茶初制工藝
老青茶主產于湖北省成寧市赤壁、通通山、崇陽、通城等地,老青茶經壓制成青磚后再供市場銷售。
1.老青茶的品質特征
老青茶分面茶和里茶,用以壓制茶磚表層的茶坯叫“面茶”,壓制里層的茶坯叫“里茶”。面茶又有灑面和底面之分,品質規(guī)格,在凈度上要求不含枯枝、老梗、麻梗、雞爪枝、病蟲爛葉及其他夾雜物。老青茶里茶外形卷皺多紅梗,含梗量為25%,色澤“烏巔白梗紅腳”,色烏綠油潤,香味純正,湯色橙黃;底面茶外形條狀多紅梗,帶白梗,量為18%~20%,色澤欠潤泛黃,內質香味帶粗澀,湯色橙黃。
2.老青茶的初制技術
老青茶面茶和里茶的加工工藝有所差異,面茶茶的加工工序為,殺青、初揉、初曬、復炒、復揉、渥堆、干燥。里茶的加工工藝為殺青、揉捻、渥堆、干燥。
(1)殺青。殺青采用鍋式或滾筒殺青機,鍋溫300~320℃,當葉色變?yōu)榘稻G色,葉質柔軟,顯出清香時即為殺青適度,可下機趁熱揉捻。殺青時,應注意高溫短時以悶炒為主,殺透殺勻,不生不焦。
(2)初揉。殺青后趁熱揉捻,一般采用用45型、55型中小型揉捻機,裝葉不可過多或過少,加壓先輕后重,逐步加壓,初揉時間812分鐘,當茶汁揉出,葉片卷皺,初具條形,即可下機初曬。
(3)初曬。將初揉后的茶坯攤放于潔凈的水泥地或者竹席上,利用太陽直曬,以蒸發(fā)部分水分,但要注意經常翻動,曬到茶條略有刺手感,茶坯含水量40%左右即可收堆,以使茶條梗葉的水分重新調整,分布均勻。
(4)復炒。將初曬后的茶坯放人鍋中加熱復炒,鍋溫160~180℃,并加蓋悶炒1.5~2分鐘,當手握茶條感覺柔軟,即出鍋趁熱復揉。
(5)復揉。有小型或中型揉捻機,進行復揉,揉3分鐘,以加重壓為主,達到進一步緊條和破損部分葉細胞,使茶汁流出黏附于葉表,以增加茶湯濃度和增進滋味。
(6)渥堆。將復揉后的茶坯按里茶和面茶分別筑成長方形小堆,邊緣需筑緊壓實,以利于茶堆溫度逐步上升一般經過3~5天,面茶堆溫可達50~55℃,里茶堆溫可達60~65℃,茶堆頂上布滿水珠,面茶葉片呈黃褐色,里茶則為豬肝色,茶梗為紅色。此時,需及時翻堆,用鐵耙將茶堆挖開,打散茶塊,將堆表、堆頂和堆底的茶坯翻至堆中心,再重新筑堆3~4天后,堆表又會出現(xiàn)水珠,青草氣消失,出現(xiàn)酸味,含水量達到20%左右,手握茶坯略有刺手感,即為渥堆結束,馬上翻堆出曬。5J時在此工藝過程中,值得注意是必須掌握渥堆前的含水量,酒面和二面茶的含水量宜為26%~28%,里茶含水量宜為36%
(7)干燥。老青茶的干燥一般采用太陽曬干的方法。為了減少泥沙和夾雜物混入,避免人畜踩踏,應放在老青茶專用的水泥曬場或曬墊上曬。曬至手握茶坯感覺刺手茶梗一折就斷,含水量13%~15%即可。為適應茶葉清潔化加工要求,提倡采用烘干機干燥。年音福柔茶的,老青茶初加工過程中,由于鄉(xiāng)、村、茶廠受條件限制無單獨的渥堆工藝,而是精制廠將收購的曬青毛茶在精制前補加渥堆工藝處理,使其達到老青茶品質規(guī)格,其工藝過程分為“成小堆”和“成大堆”兩步驟。出,
1)成小堆:成小堆是將購進的曬青毛茶按等級和含水量不同分別筑成高3米左右的長方形,每堆約5噸茶坯,經過3~5天,茶堆內溫度上升至50~65℃,堆表凝聚大量水珠,面茶呈鳥綠色,里茶呈紫銅色,即需進行翻堆,翻堆后重新筑堆,2~3天后,堆溫上升至50~60℃,手握茶坯有爽手感即可歸并成大堆。
2),成大堆:成大堆方法與與成小堆相同,不同的是此過程要到達自然干燥和進一步塑造老青茶色、香、味的作用。每堆茶坯數(shù)量加到15~25噸,堆3~4天后堆表出現(xiàn)大量水珠,堆溫上升至50~60℃,茶香味濃,即可開溝通風散熱,溝為“十”字形或“井”字形的主溝,兩側側挖支溝,主溝溝從堆底開到堆頂,支溝自底向上開2/3的涵洞,溝寬和洞寬約80厘米,溝壁與地面應保持垂直,且上下寬度一致以免倒塌,同時應使溝的兩端正對門窗,以有利于通風干燥,一般經過20~30天,當茶坯含水量達到11%~13%時,即為適度。
相關知識
談談黑茶的制作過程
'碧生源纖纖茶有副作用嗎?喝過的來談談你的經驗'
黑茶的制作過程與方法
淺談茶與健康
新華訪談|春茶怎么喝更健康?
談談菟絲子的副作用
淺談茶葉加工工業(yè)
淺談德昂族茶文化的發(fā)展
陳宗懋院士談黑茶保健功能
談健康黑板報內容
網址: 談談黑茶的制作過程 http://m.u1s5d6.cn/newsview142317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