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輕食智能廚具設計策略

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輕食智能廚具設計策略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19日 07:01

李納璺 許麗本

摘要:針對減肥人群對肥胖后果認識不到位、健康飲食習慣難以養(yǎng)成的現狀,提出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輕食智能廚具設計策略。運用健康信念理論分析減肥人群生理、心理、行為特征,得到用戶需求和設計機會點,總結出廚具產品在功能、使用、交互方面的觸點,結合產品情感化設計原則,從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提出輕食智能廚具的設計策略。輕食智能廚具設計策略。該方法可為面向健康飲食場景中的輕食廚具產品設計和健康設計的探索擴寬思路。

關鍵詞:輕食廚具;健康信念理論;減肥人群;情感化設計;健康飲食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4)11-0098-04

Abstract: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people who lose weight do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sequences of obesit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strategy of light food intelligent kitchenwa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althy belief. Using the theory of health belief to analyze the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who lose weight,get user needs and design opportunities,summarize the touchpoints of kitchenware products in terms of function,use and interaction,combine the principles of product emotional design,the design strategy of light food intelligent kitchenware is proposed from the instinct level,behavior level and reflection level. Design strategy of light food intelligent kitchenware. This method can broaden the thinking for the exploration of light food kitchenware product design and healthy design in the healthy eating scene.

Keywords:Light food kitchenware;Health belief theory;Weight loss crowd;Emotional design;Healthy diet

引言

近年來,健康已成為當下討論熱門的話題,如何擺脫肥胖的“文明病”,則是話題中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為了解決肥胖問題,越來越多人在運動減肥之外,同時還選擇改變飲食結構,通過調整飲食結構控制熱量的攝入,來調節(jié)自身的體重。輕食具有食材種類豐富,低熱量,營養(yǎng)均衡的特點,使其成為肥胖者改善飲食結構的重要方式。[1]文章以輕食烹飪產品為切入點,運用健康信念理論對減肥人群特征進行分析,結合情感化設計原則,提出符合減肥人群需求的輕食智能廚具產品設計策略,提高用戶對不健康飲食行為的感知度并減少行為改善的障礙,促進用戶向健康飲食行為改變,以改善體態(tài)。

一、健康信念理論

健康信念理論是一種經典的行為改變理論,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社會心理學家提出。該理論模型的核心是感知,強調運用個體的態(tài)度和信念來解釋、預測健康行為,通過采取有效的措施影響個體的主觀心理過程,來改變個體的觀念,擯棄不良的行為,進而積極采納健康的行為。[2]該理論包括危機感、嚴重感、益處感、障礙感、效果感、行動線索6個維度。其中危機感和嚴重感屬于行為后果信念,即感知到不健康后果導致出現疾病的可能性和疾病帶來危害的嚴重性。益處感、效果感、障礙感屬于行為效果信念,即認識到行為改變所帶來的好處和行為改變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當感知到行為轉變的益處大于壞處或阻礙時,就可能發(fā)生行為的轉變,反之則依舊保持原有不健康的行為。[3]健康信念理論中各種信念的關系及行為轉變的作用模型詳見圖1。

二、輕食廚具產品現狀

(一)輕食市場現狀

輕食是主張營養(yǎng)健康,注重食材低脂、低熱量、高營養(yǎng),烹飪簡便的一種健康飲食方式,因其滿足減肥人群在飽腹、美味又健康的飲食中間尋求平衡需求,受到越來越多減肥人群的青睞。根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全球輕食市場規(guī)模在2020年達到了1306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市場規(guī)模還將繼續(xù)增長,到2025年將增長至1715億美元,輕食市場前景廣闊且正在持續(xù)迅速發(fā)展。

(二)輕食廚具現狀

輕食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需求的增加,將推動輕食廚具行業(yè)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輕食廚具主要指能夠以簡便科學的烹飪過程、制作健康均衡、無負擔食物形態(tài)的廚房小家電,市場主要有多功能輕食機、多士爐、蒸蛋機、三明治機、慢煮機等智能化廚房小家電。[4]2019年以輕食機品類為首廚房小家電呈爆發(fā)式增長,全球廚房小家電市場規(guī)模約為1946億美元,而預計到2027年,該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196億美元,輕食機、蒸鍋、榨汁機等健康飲食相關廚具產品銷售額也在逐年增長,輕食廚具市場顯現持續(xù)增長態(tài)勢。

三、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輕食智能廚具產品設計分析

(一)減肥人群的特征分析

1.生理特征分析

肥胖癥是因熱量攝入超標,多余熱量以脂肪形式儲存于體內,日積月累形成的一種慢性疾病。肥胖會導致諸多健康問題,引起身體相關代謝異常,是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病、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和病理基礎。[5]但因肥胖不會馬上導致明顯疼痛的疾病,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且熱量攝入超標短期內表現不明顯,難以被人感知和察覺。

2.心理特征分析

首先,肥胖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人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肥胖帶來的外貌和體型的負面評價,會引起肥胖人群相關的病恥感,帶來自卑、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為緩解這些消極情緒,又多選擇暴飲暴食的方式,陷入越胖越吃的不良循環(huán)。有研究表示,負面情緒造成肥胖者過度進食的行為,肥胖者很難去改變自身現狀,需要科學的健康飲食指導促使其行為的改變 。[6]

其次,在減肥過程中,要取得明顯的效果需要長期堅持,短期內無效果就導致用戶容易放棄。

3.行為特征分析

(1)飲食行為:減肥人群的飲食行為特征可以從導致肥胖的不健康飲食行為和輕食減肥健康飲食行為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肥胖人群飲食節(jié)奏不規(guī)律,時常暴飲暴食,喜食高熱量食物,加之環(huán)境的影響,線上線下的各式美食廣告,極易刺激肥胖者的食欲。二是輕食與日常飲食相比,飲食結構有較大調整,輕食少油少鹽,低脂低糖,蔬菜水果占比提高。

(2)烹飪行為:減肥人群輕食烹飪行為是階段性行為,身材達到一定效果后會暫停輕食烹飪。在其輕食烹飪期間主要過程包括,烹飪前使用App查看身體數據和熱量攝入,選擇合適的食譜,采購食材,嚴格按照食譜的分量對食材進行稱重,烹飪中注重火候的控制,烹飪后對輕食鍋具進行清洗,詳見圖2。

(二)輕食減肥廚具產品設計分析

1.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產品機會點分析

通過上面對減肥人群生理、心理、行為的分析,了解到肥胖的形成是飲食攝入量超標日積月累的慢性行為,肥胖養(yǎng)成的過程不易被感知。而健康信念理論模型主要以感知為主,用該模型來解釋減肥行為具有針對性。下面將運用健康信念模型,從危機感、嚴重感、益處感、障礙感、效果感、行為線索6個方面分析減肥人群的認知行為,進行用戶需求提取并尋找設計機會點,詳見表1。在產品設計機會點中增強用戶對肥胖危險性和嚴重性的認知,提高健康行為益處的感知,減少行動的障礙,使用戶更易于向健康行為轉變。

(1)行為后果信念分析——危機感和嚴重性:肥胖是一種慢性行為,而慢性問題則容易被忽略,且由肥胖引起的慢性復雜性疾病,癥狀早期都不明顯,這就導致肥胖對身體健康的威脅不易被感知到,人們對肥胖的后果危機感和嚴重性認知弱。對此,可在產品交互上對用戶進行提醒,通過App推送不健康飲食的危害及在廚具交互上進行信息反饋,當用戶攝入量超標時進行提醒。

(2)行為效果信念分析——益處感、效果感和障礙感:在輕食減肥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障礙:1.食欲控制不當,容易情緒性進食、無意識進食、饑餓時過度進食;2.輕食口味清淡,缺少味蕾刺激,很難堅持食用;3.輕食減肥短期難有成效,實踐與期望落差大容易放棄。同時,輕食減肥行為的益處和效果都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被明顯感知,在實際情況中,即使用戶能認識到輕食健康飲食行為改變的益處,但缺乏直觀的益處反饋機制,且反饋時間過長,導致輕食健康飲食行為難以堅持。要想使用戶向健康行為轉變,需增強用戶對輕減肥益處的感知,減少行為的障礙。對此,可在設計時通過App進行個性飲食推薦,提升輕食口味,并對用戶按計劃飲食行為進行獎勵,提升輕食行為給用戶的正反饋。將不明顯的變化通過視覺元素放大倍數呈現給用戶,以視覺沖擊增強用戶對輕食減肥效果的感知,減少行動障礙。

(3)行為線索:決定是否采取健康行為時,外界因素的刺激也會對人的感知和行為決策起到重要的作用。[7]當用戶看到線上線下各類美食與廣告時,極易激發(fā)食欲,此時就需要有外力及時進行干預,提醒用戶要控制飲食,就有可能中斷用戶沖動的飲食行為。設計中可通過App交互提醒,進行一定干預,并為其合理規(guī)劃每日輕食計劃,幫助用戶在輕食減肥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2.產品主要觸點分析

基于健康信念理論模型的輕食智能廚具設計的目標是引導用戶健康減肥,通過以上對人群特征及運用健康信念理論的分析,得到用戶需求和輕食廚具產品的設計機會點,并對設計要素進行健康需求的細化,總結出廚具產品在功能、使用、交互方面的主要觸點。分別以線下烹飪設備、線上App形式對接用戶形成體驗觸點,后臺數據服務間接為用戶提供信息。輕食設備在烹飪前主要進行食材稱重,烹飪中進行烹飪模式選擇、智能輔助控制,烹飪后需斷電、清洗、收納。信息終端App主要觸點是飲食減肥相關知識的推送、建立個人信息庫并對用戶進行飲食減肥記錄和管理,詳見圖3。

四、輕食智能廚具設計策略

輕食智能廚具設計針對減肥群體的飲食需求場景進行特定需求整合,基于健康信念理論提出輕食健康飲食管理方案,并融入產品設計中去。運用情感化設計原則結合用戶生理、心理、行為需求進行輕食智能廚具的設計。國際知名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設計》中提出,依據人的情感需求,可將設計分為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的設計,運用設計心理學,引導用戶在行為和思維層面與產品產生共鳴,提高產品的使用體驗。[8]文章將從這3個設計層面去展開設計策略的討論,在本能層設計中,注重產品給用戶最初印象和直觀效果,是產品外觀造型特征方面的物理屬性設計,如產品顏色、材料;[9]在行為層設計中,注重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效用和感受,從產品功能、使用、交互進行設計,基于健康信念理論提出健康行為干預交互方案,引導用戶向健康的行為轉變;在反思層設計中,注重用戶對產品的記憶、情感的共鳴,有意識地將產品與使用情景結合為一體,以產品為媒介傳達用戶的情感。

(一)本能層的設計

1.廚具顏色

色彩能引起人們共同的審美喜悅,喚起情緒,表達情感。年輕人是使用輕食廚具的主要人群,其廚房空間多為現代簡約風格,廚具整體使用低飽和度的莫蘭迪色,使產品易融合于整體環(huán)境中,營造輕松愉悅的使用氛圍,讓用戶迅速適應并投入到手中的活動。產品局部,如把手、按鈕等,使用亮眼活潑的顏色,刺激用戶的視覺感官,調動用戶的激情,給人希望和動力,從而緩解用戶因肥胖而煩躁焦慮的心情,提升用戶的情感體驗。[10]

2. 廚具材料

材料選擇應遵循用戶使用需求及感性意向的統(tǒng)一。廚具整體使用橡膠、高級塑料等觸感溫和的材質,在視覺和觸覺上給用戶柔和溫暖的舒適感。廚具局部材料也可根據需求有所變化,鍋身需具備良好的導熱性及易清洗的特點,采用目前較為常見的金屬合金或不粘鍋涂層,手柄部位則需要具備耐高溫及隔熱的特點,選用木質材料,給用戶帶來親和、自然的心理感受,亦可使用pp改性材料,通過多樣的色彩形態(tài)令用戶具有新鮮、豐富的體驗。

(二)行為層的設計

1.廚具的功能

功能性的設計要考慮用戶使用的動機,輕食烹飪對食材分量要進行嚴格把控,主要以蒸、煮、煎為主。輕食廚具可采用模塊化多功能集一體的設計,兼顧用戶需求的變化,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提升使用的幸福感。

(1)食材稱重記錄:烹飪輕食前,需要嚴格按照食譜精準稱重,在廚具設計上可以加上食材稱重的功能,廚具架可配備攝像頭,稱重時通過攝像頭識別食材種類并進行記錄,快速便捷,減少輕食烹飪時再另外尋找工具的麻煩,詳見圖4。

(2)多功能鍋具分體設計:在廚具設計上可采用模塊化多功能分體式設計,鍋具與加熱模塊分離,鍋具多樣同時具備蒸煮煎烤功能,可一鍵替換,實現烹飪功能的多樣化,在鍋具更換過程中也加深用戶和產品的情感交流和互動,詳見圖5。

2.輕食廚具的使用

輕食廚具產品使用方面的設計,滿足其實用性功能后,在產品使用最后的清潔和收納流程中,也應遵循易用的設計原則,考慮其易用性、便捷性、舒適性,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具體設計方案如下:

(1)清潔:為了易于清潔,在輕食廚具產品設計中避免過多的表面紋理及過小的清潔死角,采用鍋具與加熱底部模塊化分體式設計,烹飪結束后,只需要對鍋具的清洗即可,防止加熱鍋體清洗不當進水而損壞。

(2)收納:在減肥人群輕食特征研究中,發(fā)現輕食廚具的使用是階段性行為,會有一段空閑期,這就要求設計過程中注重收納的簡便性。在廚具模塊化的設計中,可嚴格把控鍋具的尺寸,把手易拆卸或折疊,使得大鍋套小鍋;在電源收納設計中,在廚具底部增加電線收納槽,快速整潔地收納電源線。便捷的收納可減少了空間資源的浪費,也使用戶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

3.輕食廚具與人的交互

產品在滿足其基本功能需求后,應開始著重于如何幫助用戶輕松愉快地解決問題,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輕食智能廚具設計是引導用戶健康減肥的,針對減肥人群對肥胖后果認識不到位、健康飲食習慣難以養(yǎng)成的現狀,通過廚具與人的交互提高用戶對不健康飲食行為的感知度,關注用戶在廚具使用過程中的感受,明確決策的動力,減少行為改善的障礙,引導用戶向健康行為改變。設計易理解的交互概念模式,讓用戶方便使用,以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11]通過交互設置清晰的目標、即時的反饋,從健康飲食意識培養(yǎng)、健康飲食習慣養(yǎng)成和健康飲食指導3個階段來引導用戶向健康行為改變。

(1)健康飲食意識培養(yǎng)干預方案:在第一階段健康飲食意識培養(yǎng)干預方案中,通過App推送肥胖、不健康的飲食、不健康的烹飪方式帶來的危害。當烹飪食材超標時,App發(fā)送消息告知,烹飪設備上閃紅燈警告,讓用戶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健康。App和廚具與人進行信息反饋交互,增強用戶對不健康飲食的危機感和嚴重性的認知。

(2)健康飲食習慣養(yǎng)成干預方案:在第二階段健康飲食習慣養(yǎng)成干預方案中,廚具在滿足一般的烹飪功能時,兼顧信息終端收集用戶飲食熱量及營養(yǎng)的數據。烹飪前進行食材的稱重并通過App記錄,當食材攝入量超出推薦值時,App彈窗進行提醒。烹飪過程中,烹飪方式的不當也會導致食物熱量過高,通過攝像頭及油煙傳感器對用戶烹飪行為進行監(jiān)測,在出現不健康的行為時進行干預。當烹飪火候過高不當導致油煙超標時,廚具紅燈閃爍警告或發(fā)出提示語音來反饋信息。烹飪完成時,對菜品進行熱量的評估,生成熱量數據報告,根據飲食攝入-消耗規(guī)律,在App上模擬用戶一個月后體態(tài)模型,讓用戶提前感知到長期堅持的益處反饋,堅定用戶信念。當用戶因各種原因導致熱量超標時,一個月后的體態(tài)模型必將是臃腫,利用直觀的視覺沖擊來警醒用戶改善不健康飲食、烹飪行為。引導用戶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此來實現減脂的目的。

(3)健康飲食指導干預方案:在第三階段科學健康飲食指導干預方案中,通過App記錄用戶的飲食習慣,結合用戶體重、營養(yǎng)數據,計算出用戶每天的熱量攝入,根據用戶當日可攝入熱量結合用戶口味進行個性化食譜推薦,提升輕食飲食口味,減少用戶輕食減肥的障礙。

(三)反思層的設計

反思層設計是用戶與產品印象、回憶、情感的交融,通過用戶深層次的意識反饋帶來情感的共鳴。輕食減肥人群多為年輕人,喜歡個性化展現自我,在設計中可有意識地將輕食智能廚具產品與使用情景結合為一體,融合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將廚具設計游戲化、社交化。年輕人喜歡打卡記錄生活,在完成一次輕食烹飪后,使用攝像頭拍照上傳App打卡,持續(xù)記錄可以解鎖成就,獲得勛章,此外,會根據照片評估烹飪成績并給出評分,來增加烹飪的樂趣,幫助用戶提升烹飪技能,隨著技能提高可解鎖新的食譜。評分內容與輕食照片都可在平臺分享發(fā)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減肥朋友,形成一個分享經驗的氛圍社區(qū),使用戶在輕食減肥道路上能持續(xù)走下去。

結語

減肥人群因喜好美食且自制力較差等因素,無法長期堅持健康飲食的習慣,易陷入越減越胖的不良循環(huán)之中。文章以烹飪產品為切入點,關注減肥人群的輕食減肥健康飲食管理需求,在健康信念理論的指導下,結合產品情感化設計原則,從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構建出輕食智能廚具的設計策略,設計出符合用戶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廚具產品,并引導用戶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行為,幫助用戶打破惡性循環(huán),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達到改善體態(tài)、保持自身健康的目的,拓展了健康信念理論在設計領域的研究,為健康飲食場景中的輕食廚具產品設計和健康設計的探索擴寬思路。

基金項目:基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下的《家具與文化》案例庫,(編號:YKC202201)

參考文獻

[1]巴明玉,王嫻,潘研等.運動-膳食干預對肥胖大學生減重降脂效果實證研究[J].應用預防醫(yī)學,2021,27(01):44-46.

[2]蔡樂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妊娠甲減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研究[D].河北大學,2018.6-7.

[3]楊延忠:健康研究:社會行為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

[4]王思琦.基于HID理念的健身群體輕食電器產品系統(tǒng)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21

[5]孫冰清,陳瑜.二硝基苯酚及相關藥物治療肥胖及相關代謝性疾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22,41(01):1-7.

[6]陳利群,周瑄,尹麓.肥胖癥自我健康管理產品體驗設計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1,339(04):150-152.

[7]陳悅,鄧嶸.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白領久坐設計策略[J].包裝工程,2018,39(02):209-213.

[8]唐納德·A·諾曼.何笑梅,歐秋杏譯.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9]吳歡龍,宋鈺凱,黃光萍.基于情感化的家電產品設計時尚性研究[J].設計,2023,36(03):14-17.

[10]張思雨,林偉.“一人食” 廚具的情感化設計探索[J].工業(yè)設計,2021,(06):84-85.

[11]謝傳偉.情感化設計在用戶體驗中的運用[J].設計,2014,(02):21-22.

相關知識

基于行為改變理論的輕食智能廚具產品系統(tǒng)設計研究與應用
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白領久坐設計策略
基于互動設計理念的親子玩具設計研究
基于設計促進健康理論的寒地大學校園設計策略
基于健康飲食理念的交互設計研究
健康工業(yè)設計理念下智能家居產品設計
培養(yǎng)情緒智商的教學策略初中心理教學設計.docx
選對廚具 輕松打造環(huán)保健康廚房
健康飲食理念交互設計研究
面向學齡前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策略研究 DESIGN STRATEGY RESEARCH ON PRESCHOOL EDUCATIONAL TOYS

網址: 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輕食智能廚具設計策略 http://m.u1s5d6.cn/newsview128073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