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對人體健康影響研究新進展—— ...
中國氣象報記者 宛霞
時值深秋,北方大部氣溫“跳水”。伴隨氣溫的迅速下降,人們開始添加保暖衣物,以避免氣象敏感性疾病的發(fā)生。但為數不少的人仍秉承“春捂秋凍”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秋季“凍一凍更有利于健康”。對此,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環(huán)境氣象與健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式功教授認為,對于幼兒和年老體弱者,應當提倡“春捂秋免凍”。
由天氣和氣候異常變化而誘發(fā)的相關疾病被稱為氣象敏感性疾病。我國地形復雜,東西部海拔相差8000多米,冬季南北方溫度相差超過50℃,氣候類型多樣,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敏感,是全世界氣象敏感性疾病發(fā)病類型最多的國家之一。
王式功介紹,現有研究表明,人是恒溫動物,具有完善的體溫調節(jié)機制,在外界環(huán)境溫度改變時,通過生理調節(jié)產熱和散熱過程,可維持體溫相對穩(wěn)定。每年秋末冬初,冷空氣活動頻繁,降溫幅度較大,當溫度變化超過人體正常功能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就有可能引發(fā)某些氣象敏感性疾病。
“春秋季節(jié)是某些氣象敏感性疾?。ㄈ缪h(huán)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的高發(fā)季節(jié)。對此,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也逐漸有了獨特的認識和應對之策。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輪回,春季作為從冬到夏的過渡季節(jié),氣溫經歷由冷到熱的轉變過程,人們著裝習慣于‘盡量捂著點’;而秋季作為從夏到冬的過渡季節(jié),氣溫經歷由熱到冷的轉變過程,人們著裝習慣于‘盡量凍著點’。因此,便流傳有‘春捂秋凍’之說,對普通百姓的影響很深遠?!蓖跏焦φf,幼兒和年老體弱者身體的適應調節(jié)能力差,往往對突如其來的大幅度降溫難以應對。這一類脆弱人群最好不要信奉“秋凍”之說,應以免凍、保暖為主。
在秋冬季,低溫寒潮天氣影響廣泛,不僅會直接導致人體損傷及疾病發(fā)生,甚至會間接導致死亡。有研究表明,低溫寒潮所引起的超額死亡約有一半以上是由缺血性心臟病引起,而由呼吸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死亡占約四分之一。另外,溫暖的地區(qū)每下降1℃,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明顯高于寒冷地區(qū)。
王式功解釋,當外界氣溫降低,人體產熱不足以滿足散熱時,人體的產熱與散熱機制便會失衡,如果此時不采取保暖措施,時間過久就會使機體受到損傷?!叭梭w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會產生一系列生理反應,首先表現在體溫下降,當體溫降至34℃時,人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增強,機體進行有效調節(jié),機體明顯的反應為寒顫;當體溫降至31℃時,呼吸、心率減慢,人體對痛覺刺激的感受已消失;當體溫降至20℃時,呼吸、脈搏微弱,血壓下降,反射消失,可出現昏迷,甚至死亡?!?/p>
王式功認為,目前在氣候環(huán)境變化與人體健康研究中,氣溫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氣象因子,是誘發(fā)人體大部分氣象敏感性疾病的主導因素。在全球氣候異常變化、秋冬季極端天氣多發(fā)頻發(fā)的大背景下,更應關注這種異常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因此,有必要積極開展氣候健康教育,提醒公眾改變原有觀念,增強對極端天氣氣候的防范意識,尤其是中老年人、嬰幼兒及先前患有某些疾病的高危敏感人群應避免“秋凍”?!爱斍锒緩娎淇諝鈦硪u時,一定要及時增加保暖措施,避免因感冒等造成身體免疫功能下降,應牢記‘秋季免凍,利于過冬’?!?/p>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7年10月30日三版 責任編輯:王美麗)
相關知識
硒對人體健康影響研究進展
低溫環(huán)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docx
輕斷食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進展
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多組學研究進展
大氣污染對居民健康影響研究進展
孕期增重過度對子代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
航天失重對人體的生理影響及對抗研究進展
高頻電磁場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docx
椎管內分娩鎮(zhèn)痛對胎兒和新生兒影響的研究進展
減胎術對孕婦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
網址: 溫度對人體健康影響研究新進展—— ... http://m.u1s5d6.cn/newsview125395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