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全民健身日科普:身體活動對健康的重要性及建議標準

全民健身日科普:身體活動對健康的重要性及建議標準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11日 06:04

2024年8月8日,我們迎來了第16個“全民健身日”,其主題為“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在全球范圍內,身體活動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這與社會的發(fā)展及兒童青少年生活方式的改變密不可分。學習、升學的壓力,以及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都使得久坐行為成為學生生活的常態(tài)。然而,身體活動對人們的健康至關重要。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17年2月通報指出,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已被列為全球第四大死亡危險因素,占全球死亡人數的6%。與身體活動充分者相比,缺乏者的死亡風險高出20%~30%。此外,過多的非必要久坐行為已被證實會危害人群健康,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癌癥的患病率。為了鼓勵全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我國自2009年起設立了“全民健身日”,旨在提醒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關注自己的健康,體驗運動的樂趣。

身體活動對兒童青少年的益處

身體活動對兒童青少年的肌肉、骨骼和心肺發(fā)育大有裨益。通過活動,他們的肌肉和骨骼受到適當的刺激,有助于發(fā)育,同時還能提升全身的平衡感、柔韌性和靈敏性。此外,身體活動還能增強兒童青少年的呼吸肌力量,提高肺活量,進而改善心肺功能。

身體活動對神經系統的發(fā)育也有積極影響。合理適量的運動能夠減緩大腦中海馬體細胞的衰老速度,提升其自我修復能力,這對于記憶、學習、空間定向及平衡功能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身體活動還有助于緩解眼部疲勞,減慢近視的進展,保護視力。在運動過程中,兒童青少年的睫狀肌會不斷收縮和舒張,這加速了眼部的血液循環(huán),為眼部提供了更多的營養(yǎng)。

適量身體活動也能降低兒童青少年患慢性病的風險。它有助于維持正常的血壓和血糖水平,改善血脂狀況,從而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并有助于他們維持健康的體重。

最后,身體活動還能幫助兒童青少年緩解焦慮和緊張情緒,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從而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的推薦標準

參考2020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頒布的《WHO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以及《澳大利亞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指南(青少年版)》,我們?yōu)閮和嗌倌曛贫巳缦碌纳眢w活動建議標準:

每日應至少進行60分鐘的中等到劇烈體力活動。
這些活動應涵蓋多樣化的有氧運動,包括部分高強度的活動。
每周至少參與三次強化肌肉和骨骼的活動。
若要獲取更全面的健康益處,建議每日參與數小時以上的各類活動。
減少娛樂活動(如電視、坐式電子游戲和電腦使用)的時間,每日不超過2小時,以降低健康風險。
學校和家庭如何共同推動我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水平的提升
學校應深刻認識到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并采取積極措施。這包括組織日常體育鍛煉、開發(fā)豐富多彩且富有趣味的體育課程,以及在課間鼓勵學生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如促進身體活動的游戲和運動競賽。通過這些舉措,學校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日常體育鍛煉習慣,從而促進校園體育的蓬勃發(fā)展。

學校還需關注操場等鍛煉場所的改善與升級。通過增加體育器械的投入,學校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加適宜進行體育活動的環(huán)境,進而激發(fā)他們的運動熱情。

家長在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應當成為孩子的榜樣,積極參與并給予支持,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以促進孩子身體活動水平的提升。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健康觀念同樣至關重要。通過普及體育健康知識、強化健康運動意識,以及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學校和家長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內在熱愛,從而推動他們積極參與。

夏季運動須知

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進行鍛煉,每鍛煉50分鐘,應至少休息10分鐘。飯后需充分休息,并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立即進行運動。同時,密切關注環(huán)境溫度,預估中暑風險。

適量增加蛋白質攝入,合理補充水鹽(建議少量多次補水,避免暴飲)。運動后切勿大量飲用冷飲,以防食欲減退或誘發(fā)急性胃炎等胃部疾病。

在炎炎夏日,穿著寬松透氣的淺色衣物,并適當補充防暑飲品。

運動完畢后不宜立即洗澡,特別是冷水澡,以避免引發(fā)多種健康問題。

此外,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旨在鼓勵全民參與體育活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并紀念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
2024年8月8日,我們迎來了第16個“全民健身日”。這一特殊的日子,旨在進一步激發(fā)民眾對體育運動的熱情,滿足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同時紀念北京奧運會的輝煌。

體育,這一文明生活方式的推廣者,已然成為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引擎,同時也是連接世界、溝通心靈的紐帶。因此,“全民健身日”不僅是一個推動全民健身活動持續(xù)、深入開展的標桿,更是中國向體育強國目標邁進的強大推動力。這一特殊日子的設立,不僅擴大了全民健身日的社會影響力,吸引了更多人廣泛參與體育活動,更弘揚了積極向上的奧林匹克精神,并以此紀念北京奧運會的輝煌歷史。通過“全民健身日”的廣泛宣傳和積極帶動,健身已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體育帶來的健康與快樂,進一步推動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中發(fā)揮更加積極的角色。

0只要運動,就能消耗脂肪

運動一開始,脂肪就開始為身體提供能量,其供能比例在運動初期約為40%~50%。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當運動持續(xù)大約10分鐘后,脂肪的供能比例會逐漸上升至50%以上,達到峰值,但此時也僅僅是略微提升了脂肪的消耗。

0有、無氧運動先取決強度,后取決時間

有氧與無氧運動的區(qū)分并非僅僅基于運動時間,更重要的是運動強度。有氧運動的特點是強度相對較低,而氧氣供應充足,因此脂肪成為主要的能量來源。而無氧運動則通常強度較高,主要依賴無氧系統供能。例如,快走、慢跑和慢騎自行車等都屬于有氧運動的范疇。

0空腹運動可能造成低血糖,引發(fā)危險

盡管空腹運動時,身體會提高燃脂效率,但長期來看,這并不會顯著提升鍛煉效果。更值得關注的是,空腹運動可能對健康造成損害。在饑餓狀態(tài)下鍛煉容易導致低血糖,進而引發(fā)一系列健康問題。

0適當休息,增肌效果更佳

增肌的關鍵在于合理的休息與營養(yǎng)補充。運動后給予肌肉充分的恢復時間,并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可以刺激肌肉的超量恢復,從而提升增肌效果。

0強度比時間更重要

衡量運動效果的關鍵在于強度而非時間。對于有氧運動而言,心率是衡量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而對于力量訓練,負重的重量和組織休息時間則更為關鍵。因此,在選擇運動方式時,應更注重提高運動的強度而非僅僅延長運動時間。

0流汗量與減脂效果無直接關聯

流汗主要是排出體內的水分、鹽分和礦物質,而非直接消耗脂肪。減脂效果的衡量標準是熱量消耗,而非流汗量的多少。因此,流汗量并不能直接反映減脂效果的好壞。

0運動后不宜立即大量飲水

劇烈運動后,由于大量排汗導致體內鹽分流失,此時大量飲水會破壞體內水鹽平衡,影響正常生理機能。建議在劇烈運動后等待心率平穩(wěn)、身體機能恢復穩(wěn)定后再適量補充水分。如果運動量較小,可以在運動后五分鐘左右適量飲水。

0負重過重可能造成運動損傷

在進行負重訓練時,選擇適當的負重重量至關重要。過重的負重可能超出肌肉和關節(jié)的承受能力,導致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因此,在制定訓練計劃時,應充分考慮個人的身體狀況和能力水平,選擇合適的負重重量進行訓練。
0正確的跑步姿勢不會導致小腿變粗
跑步后小腿和大腿變粗,往往是鍛煉后腿部充血所致,這種“膨脹”狀態(tài)通常在十幾個小時后即可恢復。為了幫助肌肉更快恢復,跑步后應進行適當的放松和拉伸。

肌肉鍛煉效果與酸痛感無直接聯系
增肌鍛煉后的酸痛感強烈,并不總是意味著鍛煉效果好,它也可能與動作執(zhí)行不當或訓練過度有關。實際上,除了增肌鍛煉外,其他類型的運動效果與肌肉是否酸痛幾乎無關。


生命在于運動,而安全則是運動的首要前提。在鍛煉身體的道路上,我們必須時刻銘記安全第一的原則,不斷提升自身的體能,以強健的體魄去擁抱更美好的生活。

相關知識

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及建議
身體健康金標準:指標與建議全指南
【健康科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健康體重
“全民健身日”活動豐富多彩 科學健身助力健康中國
全民健身日│健康科普小知識
【健康科普】健康體重,美好生活——成人體重管理科學建議20條行業(yè)動態(tài)
“全民健身日——科學運動與健身科普知識”主題講座開展
【科普】全民健身│健康科普小知識
【健康科普】健康體重,美好生活——成人體重管理科學建議20條
全民健身科普進社區(qū)活動啟動儀式順利舉行

網址: 全民健身日科普:身體活動對健康的重要性及建議標準 http://m.u1s5d6.cn/newsview123038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