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體重和健康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在我們的生活中,過重或過輕的體重似乎不是個新鮮話題,然而很少有人深入了解體重失控可能帶來的嚴重健康問題。最近,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了更新版的《中國公民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2024年版)》,其中明確指出,體重關聯(lián)多種疾病,保持健康體重至關重要。
理論上,體重是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平衡結果。我們常常抱怨工作忙、生活節(jié)奏快,導致根本沒有時間去鍛煉,實際上,久坐不動以及不合理的飲食方式,根本就是導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舉個栗子,許多人喜歡點外賣,快餐雖然方便快捷,但其高熱量、高脂肪的特點往往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過多的能量,久而久之,體重也就隨之上漲了。
根據(jù)今年發(fā)布的健康素養(yǎng)新指南,健康體重是指長期保持體重良好的健康狀態(tài)。體重過低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低下、骨質(zhì)疏松,還可能引發(fā)貧血等相關疾??;而超重和肥胖則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類型腫瘤的高危因素,值得我們每個人重視。許多網(wǎng)友可能會好奇,如何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在正常范圍呢?
這時我們可以借助國際通用的體重指數(shù)(BMI)來評估自身的體重狀況,公式很簡單:BMI=體重(千克)/身高2(米2)。根據(jù)標準,18歲及以上成年人如果BMI在18.5到23.9之間便為正常,而24到27.9之間則為超重,達到28以上即為肥胖,相反,若BMI小于18.5則被視為體重過低。特別是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中,他們適宜的BMI范圍可以略高,20到26.9都是可接受的范圍。
除了關注BMI,腰圍也是一個重要的健康指標。對于成年人,男性的腰圍建議不超過85厘米,女性則應在80厘米以內(nèi)。如果腰圍過于肥胖,這很可能就是中心型肥胖,通常會伴隨更為嚴重的健康風險,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機體各個器官的衰退。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科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調(diào)查顯示,保持健康的體重需要我們從飲食、運動等多方面入手。飲食方面,盡量選擇低脂高纖維的食物,多攝入新鮮水果和蔬菜,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運動方面,我們每天都應該堅持一定量的鍛煉,成人每周至少應有150分鐘的適度有氧運動,像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對于已處于超重或者肥胖狀態(tài)的人群,采取逐漸減少體重的方法更為有效,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短期內(nèi)的快速瘦身。這不僅僅是因為這樣能夠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還能夠讓身體適應這一變化,從而降低反彈的風險。有人會問,那么對于那些想要增重的人來說,該如何健康地提高自己的體重呢?其實,健康的增重同樣需要科學的飲食和適度的鍛煉,建議增加健康食品的攝入,如堅果、乳制品、全谷物等,同時也要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明白了以上道理后,大家是否對體重的影響有了新的認識呢?保持健康體重,不僅是為了更佳的外貌形象,更是為了生命的質(zhì)量和生活的幸福感。期望通過這些健康知識的普及,能夠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體重觀念,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關注體重變化,及時調(diào)整飲食和鍛煉方式,最終實現(xiàn)健康體重的理想狀態(tài),大家一起加油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