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得好:「腸胃好不好,主要看大便」
因為便便又臟又臭,不少人甚至對自己排的便便都不想多看一眼,巴不得一拉出來就趕緊沖走,殊不知,這樣可能會錯過一些疾病早期發(fā)現(xiàn)的機會。
便便的形狀、顏色、氣味等特點都能反映出每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我們更是能夠通過觀察便便的特征,了解到自己的腸胃是否出現(xiàn)問題。 若能養(yǎng)成每天便后細心觀察便便的好習慣,對于了解自己的腸胃健康將大有好處。
正常健康的便便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樣的便便是健康的。
便便顏色
便便顏色:黃褐色或棕咖色
因為便便里含有糞膽色素和尿膽素,所以正常的便便的顏色呈現(xiàn)黃褐色或者棕咖色。
對于成年人而言,由于吃的東西較雜,便便的顏色會受到食物的影響,吃的東西不同,便便的顏色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
便便尺寸
便便尺寸:10厘米左右
正常的便便長度應該在10厘米至15厘米左右,而且便便很容易被排出。
排便時間
排便時間:15分鐘內
健康的便便極其容易排出,一般情況下僅需要1分鐘左右即可,而正常的排便時間應該在10-15分鐘內。
排便頻率
排便頻率:一周最少3次
排便的頻率因人而異,但是對于大部分而言,正常的排便頻率應保持在一周最少3次。
部分人如果一周2次或更少,但便便顏色、形狀均為正常,身體也無任何不適,也算是正常的排便頻率。
如果你的便便符合以上情況,那恭喜你,你的腸胃很健康。
便便異常的警示
正常情況下人體排出的便便多為黃色或黃褐色,形如香蕉或圓柱,微臭,每天解1-2次或每1-2天解一次,一般5分鐘內解出,便后覺得輕松,沒有殘留便意,且成形,無其他伴隨癥狀。
當便便的形狀、便量、次數(shù)以及排便感等異常時,往往警示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
形狀異常
大便干結如羊屎,大便變細不規(guī)則,大便久不成形如稀便、稀水樣便,可能和便秘、胃腸炎、感染、潰瘍、腫瘤等有關。
排便次數(shù)異常
排便次數(shù)過多,可能與急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直腸炎等有關;排便次數(shù)過少,可能與習慣性便秘、痔瘡、結直腸癌等有關。
暢度異常
包括排便困難、排便不爽、大便急下、大便失禁。其中排便困難包括排便無力、排便艱澀;排便不爽包括排便不爽利、便后不盡感等??赡芘c結腸的結構、功能異常,反射異常,盆底肌群功能障礙,嚴重的內痔,直腸粘膜脫垂,胃腸功能紊亂等有關。
肛周局部不適
包括肛門灼熱、肛門墜脹及肛門疼痛等,可能與便秘、痔瘡、直腸脫垂、肛裂等有關。
便意異常
包括大便“里急”、泄而不知等,可能與胃腸功能紊亂或肛門、直腸問題有關。
大便性狀異常
包括氣味異常、顏色異常等。
從顏色、性狀、氣味來判斷健康
看 顏色
正常情況下,正常人大便的顏色是黃色或褐色的,之所以會呈現(xiàn)這樣特殊的顏色,是因為膽汁分泌到腸道,最終在大便中變成糞膽素和尿膽素,這兩種物質都是膽汁中的膽紅素經過腸道細菌的作用后產生的
白色油脂狀便
同時伴有大便量多,有惡臭,多見于胰源性腹瀉或消化道吸收不良綜合征。
灰白色似陶土便
表示膽汁進入腸道的通道已被阻塞,提示膽道梗阻或者有膽結石、膽道腫瘤、胰頭癌等。
白色淘米水樣便
同時伴有大便量多,一般常見于霍亂。
暗紅似果醬便
同時有較多的粘液,有腥臭味,提示患阿米巴痢疾。
紅白像鼻涕便 、鮮紅色血便
這是急性細菌性疾病的特點,它是一種濃、血、粘液的混合物,患有慢性結腸炎的病人也會出現(xiàn)。
綠色便
成人患有消化不良、腸道功能失調等疾病時,大便可能呈綠色,如果綠色大便中還混有膿液,可能是急性腸炎。
此外,如果進食大量含葉綠素的蔬菜或腸內酸性過高,也會使大便呈綠色。
黑色便
沒有吃動物血,又沒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藥物,當有紅黑色焦油狀大便出現(xiàn)時,可能是因出血所致,如胃、十二指腸等上部的消化道出血。
看性狀
除了觀察大便的顏色外,還應該注意觀察大便的性狀:
如果大便變細或大便上有固定凹痕,要注意直腸腫瘤導致腸道變窄的可能性。
大便干硬,甚至是呈羊糞粒狀,是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過度吸收所致,容易形成便秘。
如果好幾個月都有腹瀉或便秘,或二者交替發(fā)生,要注意炎癥性腸病和腫瘤的可能。
看 習慣
稍微上點年紀的人都有這種體會,多年養(yǎng)成的排便習慣不容易改變,一般都是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每天有相對固定的次數(shù),只有在工作很忙、外出等明顯影響飲食習慣和生物鐘的情況下,上述排便習慣才會發(fā)生改變,而生活一旦回歸正常,這種多年的排便習慣又會恢復。
在臨床上,排便習慣的改變常常是大腸腫瘤的最早癥狀,有經驗的??漆t(yī)生甚至僅通過問診就可以在較早階段發(fā)現(xiàn)大腸腫瘤。
聞氣味
我們日常的攝入的食物都是由碳、氧、硫、氮等元素組成,在經過我們人體消化吸收分解后的便便里面所含的氮、硫會產生一股臭味,所以正常的大便是一股臭味。
如果飲食均衡,腸胃健康的話,正常的大便除了臭味之外,是沒什么別的特殊味道的。但是如果有其他的味道,也需要引起重視:
惡臭味
攝入肉類、蛋白質過多,導致沒有被完全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進入大腸后,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分解成吲哚、氮、硫等,這些東西都是臭的。
酸味
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糖類在腸道內被發(fā)酵,產生酸味。
腐爛、腥臭味
可能腸道細菌感染,尤其是痢疾桿菌的感染,建議及時就醫(yī)進行檢查。
如何改善腸道健康
吃得下拉得出,才能保持身體的動態(tài)平衡,因此對大便的管理至關重要。 要想身體健康,就要學會保障腸道的健康。
注意飲食衛(wèi)生
飯前、便后要洗手,避免有害細菌乘虛進入腸道。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不要吃完飯就立刻睡覺,預防“飯醉”,飯后立刻睡覺會影響腸道消化,飯后也不要馬上運動,最好是飯后二十分鐘再散步。此外,吃飯時不要發(fā)怒,否則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影響腸道的消化和吸收。
排便方法和姿勢有講究
坐便和蹲便都是常見的便器,對于正常人而言蹲著排便更有保健效果,肛門周圍的肌肉會更放松,有助于大便排出,不過蹲著排便時間一旦超過三分鐘就容易導致直腸靜脈曲張,容易引發(fā)痔瘡。坐著排便可以防止意外跌倒,如果排便時間長,可以的采用馬桶坐便。
在排便時,要注意按照排便動作的科學性和規(guī)律性進行,在第一個排便動作結束后,應該等糞便完全掉落,產生第二次排便感時再做第二個排便動作,不要久蹲廁所,排便不可用力過猛。在排便不暢時,可以做提肛運動。
多吃有益腸道的食物
發(fā)酵食物如蘋果醋、酸奶、泡菜等有助于人體建立健康腸道環(huán)境,十字花科蔬菜比如卷心菜、花椰菜等有利于腸道康復。
保持充足的休息
充足的休息可以為腸道修復提供能量,腸道的細胞每隔四五天就需要更新,因此需要足夠的休息才能保持健康。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上海中佑肛腸醫(yī)院是上海市老牌肛腸、胃腸專科醫(yī)院、醫(yī)保定點單位,醫(yī)保報銷高達95%。醫(yī)院聘請多位名醫(yī)專家坐診,且引入國內外多項高精尖診療設備,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專家團隊的精心、精細、精準治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