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 怎么吃才能更遠離慢性病
■本報記者 張晴丹
“平時看他好好的,怎么年紀輕輕突然就走了!”有些疾病長期隱匿,猶如靜默無聲的火山,一旦爆發(fā)就可能危及生命。
生活中,慢性病的確很容易被人忽視。常言道“病從口入”,慢性病的發(fā)生與飲食結構和方式息息相關。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的飲食習慣堪憂,比如暴飲暴食、深夜加餐、無肉不歡。不把好嘴巴這道關,很容易被慢性病找上門。
到底應該怎么安排飲食,才能預防慢性???近日,《自然-醫(yī)學》發(fā)表了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后王沛璐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試圖通過比較不同健康飲食模式對慢性病的預防作用,為優(yōu)化人群膳食結構提供思路。
超20萬人,隨訪長達32年
慢性病的全稱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常見的慢性病有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
我國死亡人口超八成是慢性病所致,而美國每年90%的醫(yī)療支出都用在慢性病治療上。國內外已經有多項研究著眼于飲食和疾病的關聯(lián),出現(xiàn)了很多種建議的飲食模式,比如大名鼎鼎的地中海飲食,已經連續(xù)6年霸榜“最佳飲食”,其核心就是食物清淡、種類多樣、營養(yǎng)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占比高。有研究證明該模式能降低人們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等慢性病的風險。
“以往研究大多專注于單一種類的飲食模式,我們希望把多種指南推薦的飲食模式放在一起,比較它們預防疾病作用的差異,從而找到優(yōu)化飲食結構的路徑?!蓖跖骅丛诮邮堋吨袊茖W報》采訪時表示。
于是,他們依托3項大型隊列(美國護士健康隊列研究和醫(yī)療人員隨訪隊列),詳細分析了與主要慢性疾病相關的包括地中海飲食、健康植物性飲食、降高血壓飲食在內的8種飲食模式。這些隊列納入了20多萬人,并開展了長達32年的隨訪,為研究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提供了豐富數(shù)據(jù)。
“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抗炎飲食、抗胰島素升高飲食和降低糖尿病風險飲食這3種模式比其他模式能更有效降低慢性病風險,前兩種效果更好。”王沛璐介紹,飲食模式之間還有互通關系,比如針對預防糖尿病和癌癥的飲食模式,對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有效果。
關鍵看整體飲食,而非單一食物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問到底吃哪種食物更健康、怎么吃?對此,王沛璐有自己的見解。
“如何具體遵循某種健康的膳食模式,其實是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一方面,不同健康膳食模式存在重疊的成分;另一方面,食物選擇也受文化、偏好、物價等影響。”王沛璐表示,通過比較食物組分、營養(yǎng)成分在不同膳食模式中的差異,可以獲得一些改善飲食模式的思路。然而,如何在不同人群和文化背景中具體實踐,還需要更多研究,特別是需要臨床試驗。
她在這項研究里做了單一飲食成分的分析,研究單一飲食與疾病之間的關聯(lián)性,探究了30多種食物組分與不同飲食模式和疾病的關聯(lián)。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咖啡、全谷物、紅酒、堅果、水果、深色蔬菜等是相對比較健康的食物,健康程度依次從高到低。而對健康最不利的是加工肉類、低/高能量飲料、紅肉、炸薯條等。
上述食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同一種食物在不同飲食模式中的作用截然不同。以酒為例,一些研究認為適度飲用果酒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也有研究指出飲酒可能致癌。正因為飲酒與健康關系復雜,所以審稿人建議在文中強調,飲酒的選擇應根據(jù)個體疾病風險作出謹慎判斷。
“在研究中,我們還試圖看某個單一食物組分是否可以完全解釋飲食模式和疾病的關聯(lián),結果發(fā)現(xiàn)沒有一種食物可以完全解釋。”王沛璐說,這說明,要改善整體飲食結構和飲食狀況,而不是僅關注某個單一食物的改善,這很關鍵。
“例如,有的人聽說少吃紅肉對身體好,于是減少紅肉攝入量,但是平時又在喝不健康飲料,那就是在做無用功。”王沛璐舉例。
她還指出,事實上很難通過一篇文章為最佳飲食模式蓋棺論定,畢竟地域差異、個體差異、文化差異等都是非常復雜的變量。“我們的研究為進一步優(yōu)化飲食模式提供了方向。令人欣慰的是,不同指南推薦的健康飲食對于慢性病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想幫助更多的人
王沛璐原本的志向是做一名醫(yī)生,就讀于清華大學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
“一開始想治病救人,但后來覺得這只能幫助眼前這一個人。我想做人群研究,幫助更多的人?!?/p>
于是,2018年博士畢業(yè)后,她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攻讀流行病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癌癥。后來,她的研究范圍又擴展到慢性病,順便涉獵了營養(yǎng)與健康的研究。而近日發(fā)表的研究恰好是她的博士課題。
研究中的3項隊列是由哈佛大學研究團隊領銜建立起來的,招募了23萬余名女性護士和5萬余名男性醫(yī)務工作者,每兩年隨訪隊列人群的生活習慣、疾病和用藥史,每4年隨訪他們的飲食情況。飲食攝入情況通過膳食問卷收集,并且問題非常詳細,涉及150多項,囊括食物和飲品的分量、頻率等。
正是基于如此龐大的數(shù)據(jù),這項研究才能順利進行下去。所得出的研究結果也讓期刊編輯和審稿人信服。“希望國內也能有這樣大型的隊列數(shù)據(jù),可以做長期、全面的信息收集,這對我國慢性疾病研究非常重要?!蓖跖骅幢硎?。
這項研究給她帶來的不僅僅是簡歷上的“華彩”,更帶來了健康。
科學合理的膳食模式,可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fā)生。“自從開始研究飲食模式,我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也逐漸發(fā)生了改變。我能明顯感受到身體獲得的益處。”王沛璐表示,希望通過該研究呼吁大家遵循健康的飲食模式,減少疾病負擔。“期待有更多的研究進一步探索整體飲食與健康關聯(lián)的生物學機制。”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3-02235-5
《中國科學報》 (2023-03-29 第4版 綜合)
相關知識
從飲食入手,遠離慢性病—論文—科學網
怎么遠離性傳播疾病
每天五份蔬果,讓你遠離慢性??!
【慢性病防治】6個建議10句話,遠離慢性疾病,享受健康人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遠離慢性病
過年這樣吃,才能遠離節(jié)日病
睡不夠5小時,更易患慢性病—論文—科學網
科學飲食吃出健康,幫您遠離疾病
每日一杯水,遠離慢性病的健康秘訣
科學減肥,遠離減肥誤區(qū)
網址: 科學網— 怎么吃才能更遠離慢性病 http://m.u1s5d6.cn/newsview114350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