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李雪健李幼斌等主創(chuàng)重聚 暢談《橫空出世》是如何橫空出世的

李雪健李幼斌等主創(chuàng)重聚 暢談《橫空出世》是如何橫空出世的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1月05日 16:26

圖片

張黎、李幼斌、李雪健、陳國星、陳懷國(從左至右)

圖片

圖片

1999年上映的國產(chǎn)電影《橫空出世》,在2000年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拿下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最佳美術、最佳音樂七項大獎。至今,《橫空出世》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4分,是國產(chǎn)主旋律影片的最高分。

《橫空出世》究竟是如何“橫空出世”的?這部電影對于當今有何影響和意義?在剛落幕的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上,“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主席李雪健作為主講嘉賓,與《橫空出世》導演陳國星、編劇陳懷國、主演李幼斌、美術指導林潮翔、攝影師張黎和剪輯師周新霞匯聚一堂,暢談往事。

回憶起拍攝這部電影的經(jīng)歷,眾人無限感慨,林潮翔說張黎當時的一位助手,在今年拍了一部藝術片,“遠遠在戈壁灘上看到大鐵架子,他一下子就哭了,我特別理解那種激動的心情,因為我們?yōu)檫@部電影付出了很多心血,真的是引以為豪?!?/p>

導演講了一個故事

打動李雪健決定出演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的獻禮片,《橫空出世》講述了將軍馮石(李雪健飾)和科學家陸光達(李幼斌飾)帶著科研部隊在西北荒漠克服一個個困難,最終完成我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的故事。這部電影謳歌了高科技國防工業(yè)的偉大功勛,以為此付出智慧和艱辛的勞動人民為表現(xiàn)主體,富有感染力地刻畫了陸光達、馮石等藝術形象,深刻揭示了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崇高精神與深厚實力。

回憶拍攝《橫空出世》緣起,導演陳國星講述說陳懷國和彭繼超當時寫的《馬蘭草》得了夏衍文學劇本獎,北影廠把劇本給他,希望他能拍這部電影為新中國成立50周年獻禮,“我看了以后很感動,有沖動,但是我是真不敢接這個事兒。之后去基地,懷國和彭繼超還有一位司令員陪我看了看。之后,我決定接下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p>

陳國星認為,既然是獻禮片,就應該把電影做成全景式的,做得更大、格局更高,陳國星首先要做的就是修改劇本,“懷國和彭繼超不是專業(yè)的影視編劇,他們是作家,寫了一些軍旅小說,所以他們寫的劇本主要是側重于核試驗基地自己的故事,如果拍成電影,還需要修改?!?/p>

陳國星還找來張黎、周新霞、林潮翔這些多年的合作者,對于演員,他首先想到的是李雪健,但如果電影不能打動他,請李雪健并不容易。因為劇本在修改階段,陳國星也無法給李雪健看劇本,他的辦法就是給李雪健講故事:“我給他講1971年氫彈實驗的時候,轟-6轟炸機有過一次失誤,飛機帶著氫彈起飛,需要投彈的時候投不下來。如果飛機帶著氫彈回到基地降落,一旦氫彈爆炸,整個中國核試驗要倒退起碼40年,馮石將軍就是站在機場跑道上指揮轟-6著陸的人,李雪健要演的就是馮石,這個人物的原型是張?zhí)N玨將軍,當時這顆氫彈價值7億元人民幣。雪健聽了這個故事就說我演了,我趕快匯報給北影廠,說雪健演男一,當時就踏實了?!?/p>

說起出演《橫空出世》的感受,李雪健以“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來形容片中的那些人物,李雪健說他飾演的馮石,人物原型是張?zhí)N鈺,但在“兩彈一星”成就背后,更多的是那些無名無姓的廣大官兵、科技工作者,他們信奉“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馬蘭精神(馬蘭是中國最重要的核試驗基地的名字),這也是影片最想表達的靈魂。 “距今已經(jīng)23年了,《橫空出世》里面有名有姓,和沒名沒姓的人,他們都是國家和人民不應該忘記的英雄,他們?yōu)閲覟槿嗣?,獻了青春獻終身,年輕人應該去那兒看看,那里有當年做核試驗的場景,有很多英雄烈士的陵墓,看了就會流淚?!?/p>

李幼斌:演核物理科學家太難了

回憶在《橫空出世》里扮演科學家陸光達,李幼斌說得最多的就是“難”,“當時演的時候確確實實覺得太難了,我抓不住這個人物??茖W家是隱姓埋名的人,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奉獻自己,他們都是民族英雄?!?/p>

1999年春節(jié)前,陳國星導演找到李幼斌邀約他出演《橫空出世》,一聽和李雪健合作,李幼斌高興地答應了:“之前我跟雪健老師拍攝過幾部戲,包括電視劇《抉擇》和電影《飛虎隊》,我特別崇敬雪健老師,生活當中他是我的大哥哥,藝術造詣上非常值得我學習,他比我大四歲,我看了他很多的戲,包括《渴望》,我看了他的《少帥》特別感動,雪健老師演的張作霖完全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一個角色。我是東北人,我以前在長春話劇院演過《少帥》,是群眾演員,雪健老師演得真好?!?/p>

看了《橫空出世》劇本,李幼斌覺得有困難,因為他不知道怎么演核物理科學家,“核物理學家是什么樣,我真不知道。導演讓我們?nèi)ズ斯I(yè)部體驗生活,見了程開甲老先生,跟我講核物理是怎么回事、原子彈是怎么回事,我覺得特別難,我也不會演。雪健老師特別照顧我,經(jīng)常告訴我這樣那樣?!?/p>

李幼斌表示,這部電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他笑說自己接這部戲時家里困難,本想著掙點錢得了,但這些人物深深打動了他,“當時新中國成立一窮二白,他們?yōu)槭裁磸膰饣貋??這個戲說的是一個精神,這個精神延續(xù)到今天。這部電影的導演、攝影師、美術師、剪輯師,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部藝術作品,我跟雪健老師以及陳瑾等演員,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真的是很投入,當時我們覺得有一種使命感在里面,我覺得應該多出這樣的電影?!?/p>

而對那些核物理科學家,李幼斌更是崇拜,“陳導為了讓我了解這些核物理科學家,把講美國原子彈的書都給我了,我真看了,這些核物理科學家特別不得了,很多人都懂藝術,懂小提琴、鋼琴?!?/p>

導演陳國星也表示,演員們那時候體驗生活,想多了解核物理科學家并不容易,“那時候只能是程開甲等一兩個德高望重的人物可以和李幼斌見面,其他科學家都不允許。因為保密原因,修改劇本也是在保密的狀態(tài)?!?/p>

原子彈喝的是甜水 官兵和科學家喝的是咸水

編劇陳懷國在中國的核試驗基地(馬蘭基地)工作生活了十多年,參與過原子彈、氫彈實驗,之后也寫了相應的回憶錄,采訪了很多科學家和軍人,所以,對于李雪健和李幼斌扮演的兩類人物非常熟悉。對他來說,難的是如何寫電影劇本,“《橫空出世》是我編劇的第一部電影,我過去沒學過寫電影劇本。重新寫劇本的時候,我當時住在一個很小的房子,雪健老師和陳導經(jīng)常來我家里談本子。我后來也寫過很多劇本,但沒有哪一個演員跟你一塊談本子的,雪健老師非常早就介入了,他談自己對人物如何理解,希望這個人物是什么樣子的,他還找核工業(yè)部的軍人聊、找轉移到羅布泊進行核試驗的可以見面的、沒有保密要求的領導聊,導演也給我講了很多。”

李幼斌和陳瑾去核工業(yè)部采訪,兩個人捕捉到很多具體的內(nèi)容,回來再反饋給編劇,陳國星說:“跟今天創(chuàng)作相比,那個時候拍電影太認真、投入了太多情感和時間,不是說像今天簽一個合同,35天拍完就走人。演員過去是體驗生活的,如果沒有真正地從生活里來,去捕捉生活細節(jié)的創(chuàng)作的源頭習慣,這部電影也不會有這樣的生命力。”

編劇陳懷國為了改寫劇本,又去了一趟青海,“青海比較缺氧,比馬蘭更苦,原子彈在核試驗成功以后,鄧稼先等這一批科學家?guī)装偃巳咳チ饲嗪?。警衛(wèi)戰(zhàn)士是從青海當?shù)厝サ?,當時為了保密,卡車用帆布蓋著,在大山里面轉了三天,有些戰(zhàn)士復員幾年以后,才知道原來基地就在自己家附近。馬蘭最開始去的時候沒有水,原子彈場區(qū)當年最多的有十幾萬人,所有人喝的是地下水,是苦的咸的,給原子彈的水泥機座是幾百公里以外拉來的淡水來做工程建設,所以原子彈喝的是甜水,官兵和科學家喝的是咸水。”

《橫空出世》中雙男主的塑造給電影增加了巨大的感染力,陳懷國認為這離不開李雪健和李幼斌兩位演員的表演。陳國星也稱贊兩人演戲非常精彩,“基本上拍完我就很認可,我真的挑不出毛病來,他們倆的對手戲基本上一遍過?!?/p>

拍攝《橫空出世》時有太多風沙、雨雪的場面,陳國星說拍攝之苦盡管已經(jīng)過了20多年,他仍然很難忘記,“現(xiàn)在找演員演這樣苦的戲很難了,可能都要簽在合同里?,F(xiàn)在的攝影指導基本上是看監(jiān)視器,那時張黎就是肩扛機器拍。李雪健在沙漠里牽著駱駝迎著風走,大家對吃的苦沒有任何怨言,演員們在劇組里連助理都沒有?!?/p>

剪輯時大膽動刀小心收拾

陳國星導演表示,拍攝《橫空出世》的一大難點是視覺呈現(xiàn)和設計,片中的核基地景是搭的,美術指導林潮翔說電影上映后,很多朋友問他是實景拍攝嗎?“當然不是,我們也不可能進核爆區(qū)去拍戲啊。”

林潮翔透露說原本有個方案是在北京拍,后來看景之后說不行,沒感覺,所以選中了馬蘭地區(qū)外面兩三公里的一個戈壁灘上,“我們看了特別有感受,這才是需要的氣勢,廣袤無煙、天崩地裂,當時條件非常簡陋,站那里我就哭了,這些人才是中國的脊梁!”

林潮翔介紹,在那里建景,用了92噸鋼材?!皼]有汽車,讓機車團趕緊做,當時解放牌的汽車跟我們需要的蘇聯(lián)汽車造型完全不同,我跑南苑機場總裝備部談這件事,問能不能給我們一些支持?人家說現(xiàn)在沒有這樣的汽車了怎么辦呀,現(xiàn)做也沒時間。沒辦法,之后從南苑機場回庫爾勒,在庫爾勒看到一個加油的車,這就是我們要的車呀,一問說這批汽車是淘汰下來以后,放在加油站里面內(nèi)部用的,有40多輛,我全要了,才有了片頭這么長的汽車隊。”

張黎也表示,《橫空出世》是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分水嶺,這部影片改變了他的世界觀,“它是一部真正表述中國人脊梁的作品,表達了中國人的精神本質(zhì),這部影片的基調(diào)設計,我們是兩個色調(diào),一是戈壁的土黃,土黃是我們民族的基本色,還有是金碧輝煌的金黃,金黃象征生命力、華貴和向上,這兩個顏色是最有力量的組合?!?/p>

周新霞認為《橫空出世》是她在剪輯上真正開竅的一部電影,“光是劇本就有很多個版本,李幼斌老師出去采訪回來,劇本又要改,一點一點地補充、每個補充都是很有力的?!?/p>

周新霞回憶說電影第一次初剪出來,大家看得郁悶,“北影廠門口有家涮羊肉店,我們?nèi)ツ浅燥垼悋菍а荻紱]去。大家吃飯時聊天就覺得拍得很認真,單場戲也很精彩,怎么加起來以后讓大家郁悶了呢?這頓晚飯吃得很不爽。飯局快結束時,張黎坐在我旁邊隔一個位子的地方,他說:‘這個戲比較難剪,我送你八個字:大膽動刀、小心收拾’?!?/p>

這八個字讓周新霞幾夜沒睡好,“我當時貼了一墻的卡片,想怎么梳理故事線。在那么多戲里,我在找什么東西能夠打動我,打動我就是在打動觀眾。這個戲要拍‘馬蘭精神’,我一直在找中國文化的脊梁,也在找中華民族的那口元氣。找的過程中,有一場李雪健老師、李幼斌老師、陳瑾老師三個人的戲,他們一出來大家眼神就定住了,幾次之后就發(fā)現(xiàn),他們那條線能夠呈現(xiàn)出當時中國人的那口元氣,是‘馬蘭精神’的感覺。有了顛覆性的剪輯后,再剪片子時就膽大了?!?/p>

好的影片一定是主旋律的影片

在當時的條件下,《橫空出世》成為國產(chǎn)主旋律影片的一個高峰,談及此,李雪健坦承,“我們拍攝《橫空出世》和《焦裕祿》時,沒有人提主旋律,后來個別同志把主旋律概念化了?!?/p>

周新亞認同李雪健的觀點,“不要給主旋律電影一個概念,其實它就是影視作品,每一個影視作品能夠禁得起時間的考驗,里邊所表達的內(nèi)容一定是在生活里借取的很善、很美、有著主流價值觀的細節(jié),它才能夠使得你的作品有分量,就像《橫空出世》,里面有真、有大愛、大美,以至于20多年后的今天,還能夠讓大家看完以后激動。”

在李幼斌看來,好的影片一定是主旋律的影片,里邊有人情有情感,“如果它不是一個主旋律電影,它肯定不是一個好電影,你的主旋律電影,肯定有民族的情懷在里面。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有自己的主旋律,無論是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p>

張黎說:“我一直拍主旋律,我現(xiàn)在拍的還是主旋律。”

陳懷國也說自己寫的都是主旋律?!拔艺J為,只要是人類美好的情感與關愛都可以稱之為主旋律。我當時寫《橫空出世》是30多歲,那時候人家對我們年輕人并不是很感興趣,他們看完《橫空出世》之后,就覺得你寫了點正經(jīng)東西。張?zhí)N鈺將軍過90歲生日的時候,我到他家去祝壽,他們家里還放《橫空出世》,他每次看這個片子的時候眼睛是紅的?!?/p>

林潮翔則希望將來的主旋律影視作品更多的描述真實人生,除了《橫空出世》這樣的大題材外,還有小人物書寫大情懷的作品。

從影四十余年間,李雪健留下了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的敬業(yè)精神在業(yè)內(nèi)傳為佳話,而塑造了焦裕祿、揚善洲、馮石等眾多經(jīng)典角色的李雪健也表示,從影40余年,這些角色同樣對他影響至深,像《橫空出世》中的馮石將軍,身處荒涼戈壁,以決心對抗風沙,將一切奉獻給國家。李雪健說:“人品、藝品、作品,三品合一,做好了才能做一個好演員?!?8歲的他更是在北影節(jié)上莊重地說:“我會一直演,一直到演不動為止。”

文/本報記者 張嘉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相關知識

是時候叫醒「裝睡」的李斌了
全國第一所男校橫空出世 一切為“他”設定
“瘦身飯盒”橫空出世 開啟健康智能化新食譜
倡導健康生活,塑造標準身材,維萊佳品牌橫空出世
魔域游戲鎖橫空出世!為安全再加一層保障!
中醫(yī)李可:李可先生是如何治愈世界級疑難雜癥——川崎病
專訪斯坦福大學李世斌:人到老年睡不好,背后的睡眠碎片化神經(jīng)機制
解碼橫琴4000家醫(yī)藥健康企業(yè)集聚:先天優(yōu)勢助力國際開拓 “先行先試”需創(chuàng)新引領型監(jiān)管
李幼斌事件警示公眾人物言行舉止重要性,珍惜家庭責任感
雨潤李世保:生產(chǎn)健康產(chǎn)品 營造綠色企業(yè)

網(wǎng)址: 李雪健李幼斌等主創(chuàng)重聚 暢談《橫空出世》是如何橫空出世的 http://m.u1s5d6.cn/newsview102938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