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吃哪些中藥可以養(yǎng)生 中藥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吃哪些中藥可以養(yǎng)生 中藥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6日 05:17

一、補氣血養(yǎng)生的中藥有哪些

1、桂圓肉

  桂圓肉即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腎、肝、脾經。具有補心脾、益氣血、安心神的功效。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驚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虛萎黃、有經不調、崩漏等癥。

  2、紅棗

  紅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份、胡蘿卜素、維生素B、C、P及磷、鈣、鐵等,有維生素丸的美稱,有較強的抑愛、抗過敏作用。紅棗內含有環(huán)磷酸腺苷,能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yǎng),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紅棗還能能補虛益氣、養(yǎng)血安神、健脾和胃等,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很好的保健品。同時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等癥有良好療效。

  3、人參

  人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心經。人參含有含人參皂貳、人參酸、揮發(fā)油、維生素B1、維生家B2等。糖類、膽堿、煙酸??梢源笱a元氣,補脾益肺,寧神益智,生津止渴。能加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同時也能加強抑制過程,提高腦力勞動的工作效力。能增強機體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提高抗疲勞能力,有強心及促進造血機能作用。對性腺機能也有促進作用。用于虛脫、心衰、氣短、喘促、自汗肢冷,心悸怔仲、久病體虛、神經衰弱等癥。人參是冬季養(yǎng)生的佳品,吃的時候可以切薄片,每天噙化,或1味煎湯頻飲,每天總量一般不超過6克。如氣虛而又有火熱的表現,那么可以改服西洋參。

  4、黃芪

  黃芪補氣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適用于自汗、盜汗、浮腫、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癥。黃芪有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效應,又有性激素作用,還可調整血壓和固表止汗。每天以100克燉雞喝湯。黃芪利尿,同時也適合糖尿病人食用。但有高熱、大渴、便秘等實熱癥者忌用。

  5、當歸

  當歸味甘、微辛,性溫。人心、肝、脾經。當歸含揮發(fā)油、蔗糖、維生素B12、維生素A類物質、棕擱酸、硬脂酸、不飽和油酸、亞油酸,p—谷舀醇等。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具有調節(jié)子宮收縮、保肝、鎮(zhèn)靜、抗維生素E缺乏癥及抗菌作用。常用于月經不調、經閉腹痛、崩漏、血虛頭痛、眩暈、腸燥便難等癥。

二、中藥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要視病情、藥性的各異,調整湯藥的溫度使藥物更好地發(fā)揮療效。

  2、有些中藥服用不當易致嘔吐,要加以注意。如香薷,熱服易致嘔吐,當以冷服為好。

  3、精心護理:服發(fā)汗藥后即需安臥。服辛溫發(fā)表藥宜蓋被取微汗以助之,而服辛涼發(fā)表藥則不宜捂被。

  4、在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及辛辣與刺激性食物,一般來說,服用清內熱的中藥不宜食用蔥、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熱性的食物;在服溫中類藥治療“寒癥”時,應禁食生冷食物;哮喘、過敏性疾病的患者,應少吃“發(fā)食”,如雞、羊、豬頭肉、魚、蝦、蟹等;水腫病人應少食咸性食物;皮膚病及瘡癤病人應忌食蝦、魚、羊肉等。單味中藥與食物的配伍禁在中醫(yī)學文獻中亦有大量的記載,如甘草、黃邊、桔梗、烏梅忌豬肉;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蔥;天門冬忌鯉魚;白術忌大蒜、桃、李等。

  5、觀察療效。凡服發(fā)汗藥者,只宜取得通體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發(fā)汗太多而虛脫(尤其老年人)。若發(fā)現服藥后汗不出者,可加服些熱開水或熱稀粥,以助藥力。

  6、服發(fā)汗藥后,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飲。

  7、服催吐藥應囑患者束緊肚腹,服用后不即吐者,可用羽毛或手指探吐,再飲些溫開水或生雞蛋清;但如出現吐而不止者,可食些冷稀粥或飲涼開水。

三、吃中藥的飲食禁忌

  吃中藥的禁忌一、辛辣類:

  此類食物多辛熱,有通陽健胃之功效,若過多食用則易生痰動火,散氣耗血,故該類飲食僅適合于寒證疾病者,而不適于陰虛陽亢之體及血證、溫病、痔瘺、癰癤患者等。此類食物包括蔥、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辣椒屬熱性,若有發(fā)熱、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腫痛、鼻衄、舌質紅等熱象者食用,必然會加重“上火”癥狀,從而抵消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的功效,故熱證病人就診中醫(yī)不可同食辣椒。

  吃中藥的禁忌二、魚腥類:

  此類食物多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異性蛋白,易引起過敏反應,多食易傷脾胃并誘發(fā)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更不可食之。此類食物有黃魚、鯉魚、帶魚、蚌肉、蝦、螃蟹等,而鯉魚、沙丁魚、鲇魚、黃魚、螃蟹、黃泥螺最易引起過敏。魚腥類食物亦屬發(fā)物。

  吃中藥的禁忌三、發(fā)物類:

  此類食物均為動風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對食物選擇程度的大小不同,其“發(fā)”亦有異。此類食物有蘑菇、香蕈、筍、芥菜、南瓜、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等。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患者當禁吃公雞肉、豬頭肉;疔、癤、瘡、癰等皮膚疾患者,當禁吃香蕈、蘑菇、筍、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否則會加速紅腫、生膿;有腸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會產生較多的酸,對胃腸有刺激。鑒此,“發(fā)”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有促進疾病惡化之意。

  吃中藥的禁忌四、生冷類:

  此類食物性多寒涼,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渴,故適合熱證疾病。但卻易影響胃腸功能,因此虛寒體質者及胃腸病患者,當禁忌。如白蘿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氣之功效,若體質虛寒及胃腸病患者食之,豈不寒上加寒,胃腸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時服用人參和其它滋補藥時,由于藥性相惡,可降低或消除補藥之效力,故蘿卜與人參不宜同服。

  吃中藥的禁忌五、油膩類:

  此類食物包括動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膩有損脾胃健運,故凡外感疾病、黃疸、泄瀉者當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質硬、燥熱,不易消化,胃腸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吃中藥的禁忌六、酸澀類:

  酸過多則對腸胃有刺激,故胃酸過多、胃腸潰瘍患者禁食。澀者,大多含鞣質。如茶葉含有鞣質,而濃茶含量更高,與中草藥同服時,可與中草藥中某些蛋白質、生物堿、重金屬鹽結合產生沉淀,這就會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時對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也有影響。因此,在服用中草藥時,一般不宜與濃茶同服。

四、中藥什么時候喝最好

  中醫(yī)在配伍運用中藥時,講究“四氣五味”,根據藥性的寒、熱、溫、涼,并參考辛、甘、酸、苦、咸五味來配伍組成方劑。空腹服藥時,寒涼藥或者五味偏重的藥物都可能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

  中藥什么時候喝最好?喝中藥時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才會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對中藥更是如此。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后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服用。

  中醫(yī)在配伍運用中藥時,講究“四氣五味”,根據藥性的寒、熱、溫、涼,并參考辛、甘、酸、苦、咸五味來配伍組成方劑??崭狗帟r,寒涼藥或者五味偏重的藥物都可能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

  不同類型的中藥,服用時間也不同。肝、腎、腸道疾患,宜飯前服藥;眩暈、咽喉疾患宜飯后服藥;瀉下藥、滋補藥、驅蟲藥宜空腹服;安神類藥宜睡前服用。

  這都是根據病情的不同和藥物作用的特點,對服藥時間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藥時,醫(yī)生會根據患者身體變化調整用藥,用藥的方子不會局限于某一類藥,再加上患者長期服藥,難免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所以建議長期喝中藥湯劑的人,在飯后30~60分鐘內服藥,以減輕藥物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相關知識

中醫(yī)有哪些養(yǎng)生之道 中醫(yī)養(yǎng)生可以吃哪些中藥
藥補養(yǎng)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老人中藥養(yǎng)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有哪些中藥可以讓男人吃一生
吃山藥如何養(yǎng)生 山藥有哪些功效
生二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孕婦養(yǎng)生哪些注意事項
老年人養(yǎng)生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母乳喂養(yǎng)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春季養(yǎng)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網址: 吃哪些中藥可以養(yǎng)生 中藥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http://m.u1s5d6.cn/newsview10004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