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如何看待藥物的副反應和副作用

如何看待藥物的副反應和副作用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8日 17:31

 很多A寶不想上藥,最大的原因可能擔心抗病毒藥物的副反應以及副作用。尤其是這些藥物帶來的不舒服感覺,一想到一旦開始治療,就要不間斷地終生服藥,心情比較暗淡是常見的,甚至說是絕大多數(shù)病友均會有的。

我們從不否認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沒有必要去回避。

提供幾個供病友了解與自己進一步分析的知識:

抗病毒藥物令艾滋死亡率降低10倍

       在沒有抗病毒藥物年代,全球大約近有3000萬人死于艾滋?。婚_始抗病毒治療藥物以后,全球因為藥物獲得,大幅度減少死亡人數(shù);盡管全球角度依舊存在幾百萬死亡數(shù),但是不爭的事實證明,只有抗病毒藥物的全面可及,才令HIV感染者死亡率降低了數(shù)十倍。

藥物副反應因人而異,也是合理存在的

       不僅僅是抗艾滋病毒藥物存在副反應與副作用;其他慢性疾病藥物治療一樣存在,比如:糖尿病、尿毒癥、高血壓藥物等等。而其他慢性病患者,多體弱且年事已高,對于副反應與副作用的耐受性更差。

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減少副作用

       了解藥物副反應,是為了提供治療前的藥物適應的心理準備,不是為了過度將注意力集中在等待藥物反應;心理暗示一定程度上會加劇人體對于藥物反應的感受度。同樣關注藥物副作用是為了及時控制好身體對于藥物的承受度,令人體更為安全持續(xù)的接受藥物;定期體檢和與抗病毒門診醫(yī)生的配合十分重要。

網(wǎng)絡咨詢絕對不能代替臨床

      人體在安全接納藥物攝入過程中,相關的身體指標監(jiān)控,會顯示有所波動;波動在一定范圍內(nèi)是安全的,不是有波動就是危險的;尤其在剛開始進行抗病毒治療的適應期;指標怎樣才是危險的,需要輔助治療或采取措施的,或者需要替換藥物;往往更有臨床經(jīng)驗的醫(yī)生,在綜合評估一位患者的多項隨訪檢測數(shù)據(jù)后,才可以做出。因此,網(wǎng)絡咨詢絕對不能代替臨床,我更多的是給你提供建議而不是具體的方案。

要相信你的主治醫(yī)生

       有位資深的抗病毒門診醫(yī)生曾經(jīng)說過自己的體會:通常醫(yī)生是喜歡與兩類病友就診,其一:確實有學習,喜歡學習知識,積極主動,邏輯常識清晰的患者;其二:就是自己學習能力不夠,或者基礎文化不夠,但是信任醫(yī)生的患者;其實醫(yī)生特別怕“聽風就是雨“,比較主觀臆想,恐懼艾滋、又有些心理上偏執(zhí)、強迫的病友交流的。在現(xiàn)階段,尤其新治療,新確診的相信醫(yī)生,配合門診比網(wǎng)絡遠程的“求醫(yī)問藥“要來得現(xiàn)實很多,要相信你的主治醫(yī)生。

艾滋病雖然可怕,但也是可防可控的。

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仍能享受健康生活!

 ? end ? 

七彩陽光

七彩陽光

關于AI與健康的服務號

qrcode_for_gh_ed039463ab56_258.jpg

相關知識

藥物副作用要科學看待
服用藥物產(chǎn)生副作用應如何應對
藥物的毒副作用,如何應對?
如何正確應對藥物副作用
藥物副作用
長期服用多種藥物,如何應對藥物副作用?
藥物的副作用:藥物有哪些可能的副作用?如何避免或減少
常見藥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有哪些
正確看待藥物副作用,安全還是選用芬必得
如何應對抗結核藥物的副作用

網(wǎng)址: 如何看待藥物的副反應和副作用 http://m.u1s5d6.cn/newsview88049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