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守護健康,多一“碘”,少一“碘”都不行

守護健康,多一“碘”,少一“碘”都不行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8日 03:05

碘是什么,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狀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人體不能合成碘,需要的碘通過食物和飲水攝取,從胃腸道吸收的碘進入血液循環(huán),大部分富集并儲存甲狀腺內,用來合成甲狀腺激素。多余的碘90%經(jīng)腎臟隨尿排出。哺乳期媽媽會通過乳汁排出碘,使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能得到所需的碘,哺乳會消耗媽媽體內較多的碘。如果停止攝入碘,體內儲存的碘僅夠維持2-3個月。

01

碘在人體內有什么作用?

甲狀腺是人體的“發(fā)動機”,通過合成甲狀腺激素行使其功能。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原料。由此可見碘對人體健康有多么重要。

①參與腦發(fā)育:在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從胎兒開始至出生后2歲),甲狀腺激素對腦組織和神經(jīng)元發(fā)育至關重要。在成年后甲狀腺激素對維持正常記憶力、反應力等大腦功能也非常重要。所以,甲狀腺激素又稱“智慧”激素, 所以合成“智慧”激素的碘元素也被稱為“智慧”元素。

②調控生長發(fā)育:促進長骨和牙齒生長,促進發(fā)育期兒童身高、體重的增加,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生長和性發(fā)育。

③調節(jié)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脂肪、糖的合成和分解代謝。維持機體基礎活動。

④影響心血管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等幾乎所有系統(tǒng),在維持機體健康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⑤近年來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了碘直接調節(jié)糖、脂、尿酸等人體代謝以及免疫功能的證據(jù)。因此適量的碘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02

少一“碘”會帶來哪些危害?

當自然環(huán)境中碘含量不足,造成人體碘營養(yǎng)不良,從而使人體表現(xiàn)出一組疾病,稱為“碘缺乏病”。碘缺乏病可累及從胎兒到老年的生命全過程,威脅所有年齡段人群的健康。

妊娠婦女嚴重碘缺乏可以導致母親和胎兒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出現(xiàn)低甲狀腺素血癥或甲減、母親和胎兒甲狀腺腫??梢砸鹆鳟a(chǎn)、死胎、以及出生后嬰兒死亡率增加。碘缺乏妊娠婦女的后代可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腦發(fā)育異常,嚴重碘缺乏可導致呆小癥(克汀?。?,新生兒出生以后即使再補充碘或甲狀腺激素也不可逆轉,克汀病以長期智力低下、聾啞癥以及動作僵硬等為特征。

青少年缺碘,會影響精神功能和生長發(fā)育,如學習能力下降,性發(fā)育落后。成年人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甲減、碘性甲亢、對核輻射的敏感性增加從而受到核輻射時容易患甲狀腺癌。

總之,無論是孕育中的胎兒,還是幼兒、青少年、成年和孕婦都需要攝入充足的碘。孕婦、哺乳期婦女、0~3歲嬰幼兒、學齡前及學齡兒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響的高危人群。

03

怎么讓少了一點的碘補回來?

碘對人體非常重要,而且必須要通過食物和水來攝入。遺憾的是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巖石和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全球廣泛性缺碘,特別在一些山區(qū)、半山區(qū)、丘陵、河谷地帶以及河流沖刷地區(qū)缺碘更為嚴重。而出自這樣缺碘地區(qū)的糧食和飲水自然不能滿足人體碘需求,導致碘缺乏病流行。既往中國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廣泛、病情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據(jù)上世紀70年代調查,除了個別水源性高碘地區(qū)外,我國大部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

為了消除碘缺乏病,1995年我國立法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普遍食鹽加碘(USI)政策。人每天離不開食鹽,食鹽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簡單易行、價廉、能夠長期堅持的優(yōu)勢,是補碘的最佳途徑。因此本世紀初我國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qū)本底碘水平不同,國家提倡科學補碘,不搞一刀切,讓各省市自治區(qū)根據(jù)本地區(qū)碘營養(yǎng)狀況選擇食鹽加碘含量,以保障居民碘營養(yǎng)水平在正常范圍內,既防治碘缺乏,也避免碘過量。最近中國醫(yī)科大學滕衛(wèi)平教授等在全國31省市自治區(qū)的流行病學調查(TIDE項目)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居民碘營養(yǎng)適宜。

那么我們現(xiàn)在是不是可以不吃碘鹽了? 答案是不可以。因為目前的碘營養(yǎng)狀態(tài)正是由于長期堅持食鹽加碘政策才實現(xiàn)的。如果放棄食用碘鹽,除了個別水源性高碘地區(qū)外,我們的碘營養(yǎng)又會回到碘缺乏狀態(tài),因為我國的環(huán)境本底并未發(fā)生變化。

04

不吃碘鹽,通過食物補碘可行嗎?

根據(jù)《中國居民補碘指南》推薦,一般人群碘推薦攝入量每天120μg,妊娠婦女及哺乳期婦女應當增加碘的攝入(每天230μg和240μg)。如果按照每公斤食鹽含碘25毫克計算的話,每克食鹽含碘25微克,每天吃5g碘鹽,烹調損失20%,那么每天通過碘鹽攝入的碘約是100μg,加上每天食物提供的碘,能夠達到碘推薦量。

是否可以通過食物補碘?通常動物性食物中碘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如雞蛋含碘量在22.5μg /100g,肉類含碘量在1.9μg /100g 至 4.5μg /100g 之間, 水果和蔬菜等植物類含碘量更低。如果我們不吃加碘鹽,僅從食物中攝入碘,以雞蛋為例,如需滿足每日120 μg碘的攝入量,需要吃將近1斤左右的雞蛋,或以含碘較高的帶魚為例(含碘40 μg /100g),需要吃半斤帶魚。若為補碘每天這樣吃的飲食結構不夠合理。因此更推薦食用加碘鹽與食物結合的補碘方式。

對于含碘量高的海帶(干海帶碘含量能達到 36240 μg/100g,通常吃的海帶,其碘含量也達到500μg/100g)、紫菜(4323μg/100g)類食物,做為菜肴偶爾食之并不反對,但并不推薦做為長期補碘食物,因其含碘量不可控,可能導致碘過量。

05

多一“碘”,有危害嗎?

碘除了用于合成甲狀腺激素,還能調節(jié)甲狀腺激素合成和釋放。急性大量攝入碘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釋放,產(chǎn)生碘阻滯效應(Wolff-Chaikoff效應),正常甲狀腺有碘脫逸反應,抑制作用隨后會消失。如果甲狀腺存在自身免疫炎癥,長期碘攝入過量可導致甲狀腺自身調節(jié)失衡和功能紊亂,導致甲狀腺腫、甲減,還可誘發(fā)或促進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特別對于橋本甲狀腺炎患者,碘過量攝入導致亞臨床甲減。碘過量還和甲亢有關。然而迄今為止,沒有確切的證據(jù)表明碘攝入過量與甲狀腺癌發(fā)病風險的增加有關。

此外,妊娠期和哺乳期每天攝碘>500微克有導致胎兒甲減的風險。過量碘攝入導致妊娠婦女和新生兒高TSH血癥風險明顯增加。妊娠婦女額外補碘過多還可能降低后代運動神經(jīng)發(fā)育。嬰幼兒補碘同樣需要避免碘過量。嬰幼兒的甲狀腺功能發(fā)育不成熟,對碘過量耐受能力低,容易引發(fā)甲減。

碘過量的原因主要有:①生活在水源性高碘地區(qū);②食源性碘過量,如大量食用腌制海帶的鹽等;③藥物性碘過量:服用或注射高碘藥物或制劑,如盧戈氏液、碘化鉀、胺碘酮、碘造影劑等。對于水源性高碘地區(qū)應避免食用碘鹽,或目前國家已經(jīng)給予改水建設。對于使用高碘制劑或藥物者應監(jiān)測甲狀腺功能。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科學補碘,守護健康,既不能少一“碘”,也不能多一“碘”。

來源: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內分泌與代謝病科李玉姝教授撰稿,單忠艷教授審閱。

原標題:《守護健康,多一"碘",少一"碘"都不行》

相關知識

碘是孕婦健康的守護神 有效補碘有妙招
科學補碘,健康一生
科學補碘 健康一生
食鹽加碘防疾病 平衡營養(yǎng)健康行——烏蘭察布市開展第三十一屆碘缺乏病防治宣傳日活動
防治碘缺乏病日:“食鹽加碘防疾病 平衡營養(yǎng)健康行”
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為什么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每天需要多少碘?
防治碘缺乏病日:孕媽媽科學補碘的那“碘”事
“食鹽加碘防疾病,平衡營養(yǎng)健康行”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活動舉行
孕婦每天碘的攝入量是多少
【健康專欄】2022年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智慧人生健康路,科學補碘第一步

網(wǎng)址: 守護健康,多一“碘”,少一“碘”都不行 http://m.u1s5d6.cn/newsview86471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