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精神疾病的藥物副作用難以忽視 如何應對才是治療關鍵

精神疾病的藥物副作用難以忽視 如何應對才是治療關鍵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7日 06:02

原創(chuàng)文章,盜用必究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不少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維持治療。藥物治療在改善精神癥狀的同時,會伴隨出現一些副作用,副作用因個人差異造成不同程度的不適。錐體外系反應是抗精神病藥最常見的副作用,這組反應通常有以下四種狀態(tài):

1、假性帕金森反應:病者面容及肢體僵硬,手腳震顫,動作遲緩,腳步碎小,起立、步行及其他動作均感困難,唾液分泌增加。

2、靜坐不能:病者心煩、無耐性,要不停地活動;站立時不斷搖晃身體,有入睡困難。

3、急性肌肉張力失調:病者身軀或四肢部份肌肉持續(xù)攣縮,造成特殊的姿勢,如雙眼上翻,不能向下望,頸向后仰,舌外伸或卷曲。

4、遲發(fā)性運動失調:病者口、舌或身體其他部位肌肉不受控制地蠕動,病者口部有如不斷咀嚼,或口含糖果一般。

其他副作用如嗜睡、頭暈、呆滯、口干、眼花、體重驟升和便秘等也頗常見。有些人會受這些副作用所困擾,會因為不自覺的動作而尷尬,又或者對于四肢感到無力而沮喪,但又不告訴醫(yī)生,自己偷偷減少服藥,或者自作主張不服用某些藥。但這種行為都是非常危險的,正確的做法是盡早復診與醫(yī)生商議,在不減少藥效的情況下嘗試減低藥物劑量,或用另外一些藥物減輕該些藥物的副作用。

59961646270646128

但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我們發(fā)現,仍然有2-3成的患者在長期、反復住院,足量、足療程用藥后藥物效果不佳,藥物副作用影響正常生活,讓患者陷入“重度精神障礙”泥潭,也讓諸多患者家庭“一籌莫展”。因此,通過手術治療改善一些患者的整體預后和機能水平是目前最佳的藥物補充治療方式。

我院功能神經科采用的微創(chuàng)數字化神經調控技術,其核心是在腦功能核團精準定位基礎上,采用射頻調控神經核團,達到治療精神障礙的目的。該技術是腦立體定向技術、神經導航技術、圖像融合技術、微電極技術、射頻技術等技術的巧妙組合。頑固性精神障礙患者的癥狀表現根源在于腦內神經核團的功能異常,采用神經核團精準調控方式,可以治療頑固性精神障礙疾病。特別針對以情感高漲或易激惹為主要臨床相,伴隨精力旺盛、言語增多、活動增多,嚴重時伴有幻覺、妄想、緊張癥狀等精神病性癥狀。例如,杏仁核調控可消除興奮、沖動、攻擊等敵對行為;扣帶回調控對幻覺、妄想、偏執(zhí)、多疑等有顯著療效;內囊前肢調控可以解除焦慮、恐懼、躁狂等癥狀。

51951646270655501

同時,手術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主要來自術前、術中和術后保障三方面。

1、術前保障:嚴格篩選具有手術適應癥的患者,且經全面檢查后,其身體條件符合全麻手術標準;對于身體條件不符合的患者,原則上不納入手術治療范疇。對于擬手術的患者,要做好術前的精準定位手術計劃,特別是借助頭部MRI、DTI、CT、DSA等圖像融合定位技術,術者可以規(guī)劃手術路徑,避免損傷血管和神經傳導束。

2、術中保障:術中要在全麻監(jiān)護下手術,確?;颊邿o痛、無躁動;術中操作規(guī)范,插入或拔出電極要緩慢、輕柔;電生理監(jiān)測要及時準確。

3、術后保障:ICU監(jiān)測到位;回病房后,術后3天內讓患者臥床,保持大小便通暢,減少增加顱內壓的各種因素,按時用藥。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精神病藥物副作用反應是什么?
精神疾病藥物治療中的精準用藥:基因解碼與臨床應用
服用藥物產生副作用應如何應對
治療精神疾病藥物突然停藥會有何反應
長期服用抗精神疾病的藥物會有什么副作用?
如何快速治療心理疾???找到康復的關鍵
抗精神藥物副作用太大 如何有效規(guī)避?
藥物的毒副作用,如何應對?
精神疾病的治療
藥物是如何治療疾病的

網址: 精神疾病的藥物副作用難以忽視 如何應對才是治療關鍵 http://m.u1s5d6.cn/newsview84262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