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講“胃寒”,指的就是脾陽虛弱,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病癥。簡單地講,就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jié)制、經(jīng)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再加上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壓力大,導致吃生冷食物便胃痛的癥狀,其常常表現(xiàn)為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物不消化等。
對于胃寒的人,平時的飲食起居注意保暖避寒,睡覺的時候注意腹部保暖,勿食生冷。
胃寒吃什么好?
生姜
適量吃點生姜能順應夏季陽氣的升發(fā),符合《黃帝內經(jīng)》所講的“春夏養(yǎng)陽”的理論,有助預防和治療“空調病”。
從中醫(yī)角度講,姜味辛、性溫,可治療胃寒所致的胃痛、嘔吐以及受涼引起的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是健胃、暖胃的上好食材。胃寒的人可以早上用姜煮水喝,姜水能配合人體清晨陽氣的上升,暖胃效果更好。此外,拌涼菜時加點姜末或姜絲,可以中和涼菜的寒性,驅除人體內的寒氣,這樣的涼拌菜特別適合胃寒的人食用,還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助預防食源性疾病。
代代花茴香茶
代代花茴香茶是中醫(yī)推薦的治胃寒方子,材料包括:代代花、小茴香、砂仁、萊菔子、藿香、紫蘇6種食材。
代代花行氣寬中,消食,化痰;小茴香具有抗炎鎮(zhèn)痛,抗菌,增加胃腸蠕動等作用。砂仁行氣調中,和胃,醒脾;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藿香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fā)表解暑。
將萊菔子搗碎,與其他材料一起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小時,倒出湯水飲用即可。覺得麻煩,還可以直接取制好的袋泡茶,開水燜泡5分鐘后,溫服即可,每天2--3杯。
功效:驅寒暖胃,促消化,適合脾胃虛寒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