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普營養(yǎng)】“中國飲食”再被點名!柳葉刀:因不良飲食模式導致的死亡位居全球榜首,還增加糖尿病風險

【科普營養(yǎng)】“中國飲食”再被點名!柳葉刀:因不良飲食模式導致的死亡位居全球榜首,還增加糖尿病風險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3日 17:49

圖片

文章來源:梅斯醫(yī)學   撰文|Swagpp、樂一

已授權(quán)《中國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轉(zhuǎn)載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

我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從麻辣醇香的川菜,到清淡爽口的粵菜,再到鮮香脆嫩的魯菜,以及清鮮平和的淮揚菜等等,舌尖上的不只是美味,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

但萬萬沒想到,向來在吃上“功力深厚”的中國飲食卻被柳葉刀點名了?還不止一次!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最新刊登的研究顯示:在受調(diào)查的20個國家中,中國飲食的升糖指數(shù)最高,血糖生成指數(shù)(GI)高達88.9。而更高GI的飲食與2型糖尿病風險的增加之間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其中與GI最低五分位數(shù)的相比,最高GI的參與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15%。

到底是怎么回事兒?“中國飲食”的問題出在哪里?

圖片

DOI:https://doi.org/10.1016/S2213-8587(24)00069-X

“飲食有節(jié),身必無災”,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guān)是古人便懂的道理,“吃什么”“怎么吃”都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疾病狀態(tài)。舉例來說,很大程度上,2型糖尿病是“吃出來”的疾病,因此探究飲食模式與疾病之間的關(guān)系很有必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全球有5.37億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約有四分之三發(fā)生在中低收入國家。在過去的30年間,全世界的糖尿病發(fā)病率都在顯著上升;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預計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將飆升至6.43億人。前瞻性城市農(nóng)村流行病學研究(PURE)是一項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涵蓋了來自20個國家的127,594名參與者,囊括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瑞典等4個高收入國家,阿根廷、巴西、中國等11個中收入國家,孟加拉國、印度等5個低收入國家。研究者采用特定的有效食物頻率問卷(FFQ)收集了參與者的食物和飲料的攝入量,涵蓋98-220種食物,并使用標準份量進行統(tǒng)一換算。其中,主要暴露指標為血糖指數(shù)(GI)血糖負荷(GL)。以50g白面包中碳水化合物作為對照,其GI值為100。以此為基礎(chǔ),研究者為七類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和飲料設定了GI值:非豆類淀粉類食物的GI值為93,含糖飲料的GI值為87,水果的GI值為69,果汁的GI值為68,非淀粉類蔬菜的GI值為54,豆類的GI值為42,奶制品的GI值為38。緊接著,研究者會根據(jù)每組的凈碳水化合物消耗量,加權(quán)計算得到七類食物和飲料的GI,以此估算每位參與者的平均GI值。GL則等于GI乘以凈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d),再除以100。最終,記錄到127,594名沒有已知糖尿病的參與者的GI和GL值,并納入分析。在長達11.8年的隨訪期間,共發(fā)生了7326例2型糖尿病。全部參與者的血糖指數(shù)中位數(shù)為85.9。其中,中國受試者有著最高的飲食GI值,高達88.9;其次為東南亞的88.2和非洲的88.0。基礎(chǔ)信息顯示,與低GI飲食者相比,高GI飲食的參與者往往攝入更低的奶制品、水果、蔬菜、豆類、果汁、加工紅肉和家禽,以及攝入更多的淀粉類食物。后者多為受教育程度低者,有著更低的體育鍛煉水平和更低的平均BMI。中位GL值則從北美和歐洲的177.1到南亞的346.0不等。圖片

基礎(chǔ)信息情況

對人口統(tǒng)計學、生活方式、健康史和飲食因素進行了多變量調(diào)整后發(fā)現(xiàn),較高的GI值與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有著顯著關(guān)聯(lián)。
具體來說,與GI最低五分位的相比,血糖指數(shù)最高五分位的受試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15%。與之類似,完全調(diào)整模型顯示,GL與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率之間也存在正相關(guān)。其中,最高五分位GL的參與者比最低者的患病風險高出21%。圖片

GI和GL與糖尿病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體重指數(shù)(BMI)組中,飲食GI值與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更強。數(shù)據(jù)顯示,較低BMI的人群中,最高五分位GI組的參與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最低組高出10%;而在較高BMI的部分受試者里,這一風險將升高至23%。類似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按腰臀比進行分層的分析中??偨Y(jié)來說,高BMI和高腰臀比的人群更應該控制飲食GI值,否則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更高。圖片

以BMI為分類,GI與糖尿病之間的關(guān)系

綜上所述,這項大型多國隊列研究顯示,高GI和高GL與更高的2型糖尿病風險密切相關(guān),尤其是在高BMI的人群中,這種關(guān)聯(lián)更為緊密。事實上,我國糖尿病的情況不容樂觀。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shù)達1.41億人,發(fā)病率高達12.8%;也就是說,每8個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這,很可能是中國人群中高GI飲食模式導致的。不過,這并不是《柳葉刀》首次點名“中國飲食”了!早在2019年,《柳葉刀》發(fā)布的首個全球飲食領(lǐng)域的大規(guī)模重磅研究,探究了195個國家和地區(qū)飲食結(jié)構(gòu)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結(jié)果顯示:2017年,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人數(shù)與不良飲食有關(guān),相當于1100萬人。而中國因飲食問題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位居榜首!圖片

(圖片來源:The Lancet)

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195個國家地區(qū)人民的健康食物和營養(yǎng)攝入量無一達到最優(yōu)標準。在15項不良飲食習慣中,引起死亡率最高的,分別是高鈉(鹽)飲食、全谷物攝入不足和水果攝入不足。而那些被我們?nèi)粘>璧募t肉、加工肉類、含糖飲料甚至反式脂肪,反而在死亡貢獻里排行靠后。這顛覆了我們以往對錯誤飲食模式的印象——原來,最致命的健康殺手不是攝入過多的糖和油脂,而是吃錯了鈉(鹽)、雜糧和水果!圖片

前三位分別是高鹽、低雜糧和低水果(圖片來源:The Lancet)

在中國,飲食問題更加嚴重。在全球前20名人口大國中,中國人因飲食不良造成的心血管死亡率(57.99%)和癌癥死亡率(15.32%)均高居首位。而同在東亞的日本卻有著最低的飲食模式造成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糖尿病死亡率。圖片

柳葉刀兩次提到中國的原文(圖片來源:The Lancet)

我們在吃上的問題和全世界面臨的問題非常一致,甚至更為突出——中國人的鈉攝入過多,與此同時,全谷物、水果、蔬菜等的攝入量卻遠遠未達最佳標準。文中的調(diào)查顯示,我們?nèi)司雏}攝入超過8克,而研究報告中提倡的最佳攝入量僅為3克;我們的全谷物攝入僅30克左右,遠達不到研究報告中提倡的最佳攝入量125克;而水果,不僅僅提供糖分,還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但我們的平均攝入量約80克,遠遠不夠報告推薦最佳攝入量250克。這大概是因為,地大物博、飲食文化豐富多彩的中國在“吃”上向來“功力深厚”,各地菜肴雖自成流派,卻對于味蕾一致地追求咸香刺激,這也使得國人鹽攝入量超標。并且,如今“低碳低糖”風潮正盛,很多人對碳水化合物避之猶恐不及,卻忽略了它們才是膳食寶塔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圖片

鈉攝入量高、全谷物攝入量低以及水果攝入量低。其中,東亞地區(qū)因為將日韓單獨計入了“高收入亞太地區(qū)”板塊,所以基本上可以視為以中國為主的數(shù)據(jù)(圖源:The Lancet)

值得警惕的是,不良飲食習慣與多種慢性病息息相關(guān),同時其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甚至超過了吸煙等其他風險因素,因此調(diào)整和改善飲食模式刻不容緩!

慢性病并非一口吃出來的,而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既然中國飲食有著較高的GI值,平時生活中更要注意,盡量優(yōu)選低GI食物并慢慢調(diào)整吧。

封面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參考資料:

[1]Miller V, Jenkins DA, Dehghan M, Srichaikul K, Rangarajan S, Mente A, Mohan V, Swaminathan S, Ismail R, Luz Diaz M, Ravindran RM, Zatonska K, Bahonar A, Altuntas Y, Khatib R, Lopez-Jaramillo P, Yusufali A, Yeates K, Chifamba J, Iqbal R, Yusuf R, Catherina Swart E, Bo H, Han G, Li X, Alhabib KF, Rosengren A, Avezum A, Lanas F, Yusuf S; Prospective Urban and Rural Epidemiology (PURE) study investigators. Associations of the glycaemic index and the glycaemic load with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127?594 people from 20 countrie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4 May;12(5):330-338. doi: 10.1016/S2213-8587(24)00069-X. Epub 2024 Apr 5. PMID: 38588684.

《中國臨床營養(yǎng)網(wǎng)》編輯部

相關(guān)知識

【科普營養(yǎng)】柳葉刀:地球人,請換成這種全新的飲食模式
柳葉刀:19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飲食報告,揭曉餐桌上的“頭號殺手”
飯量與壽命密切相關(guān)?經(jīng)常每天只吃2頓飯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
一種全新飲食模式被提出:這樣吃飯,每年或防止約 1100 萬人過早死亡
這8種飲食模式,延壽約4年!Nature子刊:華中科技大學揭秘,堅持這些飲食模式能降低慢病風險和死亡!哪種效果好?
Lancet研究顯示:全球健康飲食排名中國飲食所致心血管病和癌癥死亡全球第一
《柳葉刀》17萬人數(shù)據(jù):減肥手術(shù)將死亡風險減半,是治療“寶貴工具”
柳葉刀子刊:中疾控全面分析中國飲食,這3種食物不足,是心臟病的主要原因
《柳葉刀》:重構(gòu)飲食金字塔,每天攝取紅肉無需超過14克
《柳葉刀》子刊:30歲時改變習慣,能讓國人增壽9年

網(wǎng)址: 【科普營養(yǎng)】“中國飲食”再被點名!柳葉刀:因不良飲食模式導致的死亡位居全球榜首,還增加糖尿病風險 http://m.u1s5d6.cn/newsview75398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