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健脾祛濕的中成藥
近年養(yǎng)生越來越被大家重視,最常被老百姓說到的就是體內(nèi)有濕氣,確實濕氣重對身體影響較大,那么十大祛濕中成藥能幫你改善癥狀,如健脾丸、參苓白術(shù)散、六君子丸、藿香正氣丸、平胃丸、歸脾丸、木香順氣丸、附子理中丸、黃芪建中丸、補脾益腸丸等。
1、健脾丸:健脾丸有益氣健脾、消食開胃、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常有肚子脹不消化,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的人群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像有人舌苔發(fā)白、經(jīng)常有口臭問題,即使刷完牙口里還是有異味,這也是屬于脾虛濕重的癥狀,也可以服用健脾丸來進行調(diào)理。
2、參苓白術(shù)散:參苓白術(shù)散的配方實際是在古方四君子湯的基礎(chǔ)上又加入了山藥、薏苡仁、白扁豆和砂仁等藥材,所以不僅能補脾胃,還能益肺氣。對脾胃虛弱、容易食欲不振、疲憊乏力、氣短咳嗽的人群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一吃油膩的食物就拉肚子,多半屬于脾虛濕重,就很適宜用參苓白術(shù)散進行調(diào)理。
3、六君子丸:六君子丸的配方是黨參、炒白術(shù)、茯苓和半夏,當中炒白術(shù)和茯苓都是祛濕的好藥材,而同時黨參又能補脾益氣,所以六君子丸有補脾益氣、祛濕化痰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食量小、氣虛痰多的人都可以服用。
4、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丸的功能主治是散寒化濕、祛暑解表、清熱開竅。對于胸悶頭昏、以及患有風寒感冒、暑濕感冒、胃腸道感冒帶有發(fā)燒、頭痛、腹瀉嘔吐癥狀的人群都可以服用。其中含有藿香、厚樸、茯苓等,藿香能調(diào)理脾胃,治療腹瀉嘔吐,茯苓、厚樸能去濕氣。
5、平胃丸:平胃丸有祛濕健脾、疏肝消脹的功效,其中含有的炒蒼術(shù)、厚樸和陳皮,既能健脾又能化濕順氣,非常適合脾胃不適、腹脹、不思飲食、胸悶的人群服用。
6、歸脾丸:歸脾丸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就是健脾益氣、養(yǎng)血安神。所以對于心脾兩虛,容易心悸失眠、氣短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很適宜服用。
7、木香順氣丸:木香順氣丸主要成分是木香、砂仁、厚樸和蒼術(shù),蒼術(shù)和厚樸都是溫燥的,能改善脾胃濕熱。所以木香順氣丸有行氣化濕、健脾和胃的功效和作用,能用于治療脾胃失調(diào)造成的胸悶噯氣、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
8、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主要的功效作用就是溫中健脾,改善脾胃虛寒。其中含有白術(shù)、黨參、附子和干姜,適合手足不溫、脾胃虛寒和受涼后腹痛腹瀉、嘔吐的人群服用。
9、黃芪建中丸:黃芪建中丸主要由黃芪、白芍、肉桂組成,主要功效作用是補氣散寒、健脾和胃。像脾胃虛寒,中氣不足容易心悸氣短等癥狀的人群適宜服用。
10、補脾益腸丸:補脾益腸丸顧名思義就是既能補脾也能修復胃腸道,主要功效就是健脾和胃、補中益氣、固腸止瀉。所以常用于治療脾虛引起的腹瀉、腸炎,有腹瀉腹痛、腹脹腹鳴等癥狀的人群適宜服用。
雖然健脾祛濕的中成藥比較多,但還是建議在用藥前,應(yīng)先就醫(yī),在醫(yī)生辨證下明確是否有不適癥狀,再進行用藥,避免藥不對癥的情況,不利于病情好轉(zhuǎn)。
[1]馬少丹,阮時寶編著.實用中成藥薈萃[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7.233.
[2]張彩山編著.飲食宜忌與食物搭配一本全[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9.328.
相關(guān)知識
健脾祛濕的10種中成藥
健脾祛濕中藥方子
天熱濕氣重?最宜吃4大健脾祛濕中藥
健脾祛濕的中藥
健脾祛濕最快的方法,怎樣健脾祛濕
健脾祛濕的方法
祛濕健脾
健脾祛濕
健脾祛濕的中藥材有哪些
健脾祛濕的藥有哪些
網(wǎng)址: 十大健脾祛濕的中成藥 http://m.u1s5d6.cn/newsview72451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