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湘菜多“椒”,舌尖上的湖南

湘菜多“椒”,舌尖上的湖南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1日 20:40

文 | 環(huán)球YOLO精英 二毛

編輯 | 閆寶

八大菜系中,不乏“魯菜是官菜,粵菜是商菜,川菜是民菜,淮揚菜是文人菜”的說法,可如今,真要把八大菜系分得清清楚楚,也并非易事,很多菜系早已經(jīng)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真正能稱王稱霸的,卻往往是一些不大起眼的“后來者”。

川菜和湘菜的成名大菜多,傳播廣,且南北通吃,不管是在純南方的宴席還是純北方的飯局,都能見到這兩大菜系的個中精品,川菜館和湘菜館也是遍布大江南北。不同于川菜的悠久歷史,其實湘菜真正成型的時間并不久遠。

雖然,人們已經(jīng)習慣將湘菜的歷史追溯至馬王堆,至先秦,至楚國的大鱉、屈原筆下的桂酒椒漿,但湘菜大約是在清中晚期到民國初年正式形成體系,而“湘菜”一詞在中國文獻中出現(xiàn)甚晚,在民國初年才真正見著與報端。

但在歷史的長河中,湘人將飛禽走獸、山珍鮮味等大自然恩賜的豐厚食材,以十余種(炸、蒸、爆、烤、煎、熬、臘、脯、腌等)手法進行烹制,再加之施以佐料,咸、酸、辛、甘、苦五味進行調(diào)和,使湘菜在我國八大菜系中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湘菜在長沙地區(qū)又被稱為本味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qū)和湘西山區(qū)三種地方風味為主。湘菜制作精細,用料上比較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鮮、軟嫩;制法上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

常言道:“四川不怕辣,貴州辣不怕,湖南怕不辣”。如果說辣椒是川菜中的“魔法”,那么在湘菜中,辣椒則被視為“靈魂”。湖南人一頓飯吃不到辣,就總覺得少了點什么。郭沫若在《洪波曲》里面給湘菜概括成三個字:咸、辣、多。

因地理位置的關(guān)系,湖南氣候溫和濕潤,上古稱“卑濕之地”。明代方進入中國的辣椒,在湖南扎根之后,也成為湖南人飲食上的執(zhí)念。人們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濕。加之湖南人終年以米飯為主食,食用辣椒,可以直接刺激到唾液分泌,開胃振食欲。吃的人多起來,便形成了嗜辣的風俗。

湖南人吃辣椒的花樣繁多:將大紅椒用密封的酸壇泡,辣中有酸,謂之“酸辣”;將紅辣、花椒、大蒜并舉,謂之“麻辣”;將大紅辣椒剁碎,腌在密封壇內(nèi),辣中帶咸,謂之“咸辣”;將大紅辣椒剁碎后,拌和大米干粉,腌在密封壇內(nèi),食用時可干炒,可攪糊,謂之“鲊辣”;將紅辣椒碾碎后,加蒜籽、香豉,泡入茶油,香味濃烈,謂之“油辣”;將大紅辣椒放火中燒烤,然后撕掉薄皮,用芝麻油、醬油涼拌,辣中帶甜,謂之“鮮辣”。此外,還可用干、鮮辣椒做烹飪配料,吃法更是多種多樣。

臺灣地區(qū)著名作家朱振藩教授在他所著《食的故事》中評價湘菜:與川菜鼎足而三的,分別是有“官菜”之稱的江浙菜及被目為“軍菜”的湘菜。至此朱教授把湘菜稱作“軍菜”寫入書中。有言道:無辣不成湘,無湘不成軍。

想當年,曾國藩帶兵作戰(zhàn),為消除士兵們長期露宿野外的濕氣,常以湖南有名的“新邵三合湯”(取牛血、牛肚、牛肉、干椒、山糊椒油烹制)野餐,帶軍百戰(zhàn)百勝,曾國藩因此而成為朝廷重臣,不能不說是湘菜孕育了湘軍。

清末民初湘菜的聲名遠播,導致湘菜在全國八大菜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此與辣椒在湘菜中的廣泛運用干系頗大。連美食家譚延闿也不例外,在他的日記中頻頻提及辣椒,如:“惟食涼面二碗耳。最佳者,辣椒勝蒜泥也?!薄跋驈N菜尚不惡,釀辣椒尚不如午食之釀蓮花白也?!薄扒心垭u塊更同炒兼可放茴香、辣椒或蒜。”

湘菜不求奢侈,講究入味,真正做到了“有味使之出味,無味使之入味”。湘菜之辣九分辣在湯底,一分辣在嘴巴。多數(shù)菜品尤以鮮辣為主,一道剁椒魚頭,辣椒不止要淋油,更要保證辣椒還在“鮮”的那個勁兒上淋油,圖的就是一個大汗淋漓的暢快。

相比貴州和四川,湖南的辣味最豐富。川菜的顯著特征是麻辣,在辣中添加以花椒,香味別致但卻大大消減了辣的刺激程度;貴州、云南重香辣,喜將辣椒炸后食用,辣味大大損耗。

而湖南有更豐富的辣椒加工品,醬椒、燒椒、泡椒、剁椒、豆豉辣椒等等。辣椒做主菜時獨領(lǐng)風味,做配菜時可和而不同,充當調(diào)料時則能點睛提神。

湖南人愛辣也愛臘。漢朝起,湖南臘味便開始用于制作各種美食,而臘味合蒸是從清代開始在湖南流行。

每到年關(guān),湖南各地農(nóng)村家家戶戶的灶頭上都掛滿了臘味。湖南有臘味六絕,即臘肉、臘雞、臘魚、臘鴨等各種腌制肉食的總稱。如果不吃臘味,似乎就不算過年。

立冬前后,家家戶戶宰豬宰鴨,殺雞殺鵝,好不熱鬧。這些肉食一部分會用鹽細細地腌過,再用繩子系起晾在外面。魚要腌制三天,肉要腌制一個禮拜。腌好晾干后,再熏制,直到臘肉被熏得金黃便可晾在梁上,只等入鍋了。

臘味合蒸是湖南傳統(tǒng)名菜之一,取臘肉、臘雞、臘魚于一缽,放一些干辣椒粉、豆豉,下鍋清蒸,蒸好后放一些香油等。

過年時,家家戶戶免不了都有很多的年貨剩余,用剩余的臘味來做這一道臘味合蒸,吃時臘香濃重、咸甜適口、柔韌不膩,下飯菜首選的稱號當之無愧。

不論哪種菜系,大抵都是有兩種味道的,一種是菜肴本身的風味,還有一種則是家鄉(xiāng)的人情味。

無論走得多遠,只需一道菜肴,味蕾都會帶著你回到故鄉(xiāng)。所謂“因風思物,因物思鄉(xiāng)”,正是這一道理。

相關(guān)知識

舌尖上的中藥
齊聚 “湖南健康教育” 直播間,解鎖減鹽、減油秘籍!
品嘗舌尖上的美味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舌尖上的美味:河南十大小吃街:鄭州上榜三處
「湘韻茶香」湖南十大名茶,品味千年茶文化的醇厚韻味
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季
舌尖上的青稞
湖南十大特色小吃排行榜 湖南名小吃有哪些好吃 湖南著名的小吃你吃過幾個
風味美食街 舌尖上的煙火畫卷-鄭州晚報數(shù)字報
【步驟圖】舌尖上的美味——涼拌香菜(又名芫荽菜)的做法

網(wǎng)址: 湘菜多“椒”,舌尖上的湖南 http://m.u1s5d6.cn/newsview70662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