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學健身運動適量是關鍵

科學健身運動適量是關鍵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0日 21:48

科學健身運動適量是關鍵
《健康指南》為您的健康指南——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事實也證明,鍛煉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重要保證。然而“水能浮舟,也能覆舟”。體育鍛煉是一種應激反應,所以既可以產(chǎn)生積極的結果,也可能產(chǎn)生消極的結果。如果選擇項目適當,鍛煉方法科學,就會強健體質,增強心肺功能,使肌肉健壯有力,血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增加。假若運動健身方法不科學,盲目進行,或運動強度過大,就可能適得其反,從而出現(xiàn)各種消極的結果,不但會消弱免疫功能,甚至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有些人從事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很高,這原本是件好事,但如果一味追求高強度和大運動量,以致超過自身所能承擔的最大負荷,甚至挑戰(zhàn)身體的極限,則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特別是患有某些嚴重疾病的中老年人,甚至會猝死在運動場上。如一位白領王小姐,為了減肥,每天大運動量鍛煉一個多小時,結果非但沒有達到健身減肥的目的,反因為不重視熱身運動,而導致踝關節(jié)嚴重扭傷。又如年近70 歲的李老師,本來患有冠心病,仍堅持“冬煉三九、夏煉三伏”,早晨天不亮就起床。結果在今年元月的一天早晨,因突然大風降溫,而誘發(fā)心肌梗塞,幸虧一起鍛煉的老哥們救護及時,才從鬼門關前搶回一條命。

研究表明,在參加運動健身時,最重要的是應掌握三個要點: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和運動方法。要根據(jù)每個人的年齡、性別、體質、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等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若患有較嚴重的慢性疾病,應請醫(yī)生指導。一般而言,中老年人不宜參加體力消耗大、對抗性強的劇烈運動,不宜參加無氧運動。散步、太極拳、跳健身迪斯科、游泳、打門球等有氧運動對中老年人和婦女是比較適合的。

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初參加一項運動,或大病初愈后恢復運動,都應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始時運動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太長,應漸漸增加運動量和時間,讓身體有個適應過程。鍛煉應該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一般每周至少應保證3~4次的運動,每次運動時間40 分鐘至一個半小時,每天1~2次。運動時間較長時,其間需穿插數(shù)次休息,每次5分鐘左右。

三、量力而行,運動適量。其中“運動適量”更是科學健身的關鍵。一個人的運動量是否得當,應以運動后的疲勞能夠較快地恢復為準。也就是說,在運動后經(jīng)過一夜的休息,第二天仍然能以較好的體力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并能再次參加訓練或鍛煉。如果運動后所產(chǎn)生的疲勞,到次日甚至數(shù)日后仍不能消除,那就必須及時調整,減少運動量。特別是一些老年人,進行運動健身時,一定要根據(jù)自身的條件進行,量力而行,不可強其所難。因為老人的關節(jié)肌肉僵硬,柔韌性較差,即使是太極拳這樣的運動,許多動作很可能達不到老師的要求,迫使自己勉強進行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動作,就可能造成傷害。一般而言,每次運動后,成年人的脈搏以不超過140~150次/分(10 妙鐘內(nèi))為宜,老年人以不超過120次/分為宜(若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最好不超過110次/分)。此外,健身運動前一定要注意熱身,活動開關節(jié);晨起健身前半小時宜先吃點東西。不宜空腹參加運動;健身時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大風降溫、雨雪下霧天不宜外出鍛煉,可適當參加室內(nèi)運動,這些對預防運動損傷的發(fā)生都是很重要的。

                                                               (感謝四川成都 孫清廉先生供稿)

相關知識

健康生活的關鍵:科學飲食+適量運動,告別亞健康!
塑造完美身材,科學飲食與運動是關鍵
科學運動才是長高的關鍵,分享幾個健康運動方式
如何科學安排運動量?制定適合自己的健身方案很關鍵
合理控制運動量,是身體健康的關鍵
科學減肥的關鍵在于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
科學健身有原則,牢記要點是關鍵
科學運動健康關鍵點——有氧運動是主要因素,人人皆可維持健康
適量的運動,才是健身養(yǎng)生
科學健身指導:適量運動是最佳防癌處方

網(wǎng)址: 科學健身運動適量是關鍵 http://m.u1s5d6.cn/newsview68254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