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程度不輸流感: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感染的“荷包病毒”
點擊上方 ▲ 關注「歐茜醫(yī)生」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今早看到一則消息。英國一位兒科醫(yī)生在社交媒體上驚嘆:天哪!現(xiàn)在有這么多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例!
我猜此刻你在想:英國?大老遠的。RSV?沒聽說過。這...與我無瓜?
實際上,有瓜,且?guī)缀跖c每個人都有關。
你也許沒聽說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但你一定聽說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RSV是小嬰兒肺炎、毛細支氣管炎最常見的病因[1],幾乎所有寶寶在2歲前都感染過該病毒,且不能形成永久免疫,之后還可能多次感染[2]。
RSV也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據(jù)估計,全球0-27日齡新生兒的死亡中多達2.3%由RSV所致,28-364日齡嬰兒中為6.7%,1-4歲兒童中為1.6%。在28-364日齡的嬰兒中,RSV感染導致的死亡估計多于其他任何一種單一病原體感染(瘧疾除外)[2]。
據(jù)今年JAMA上的一個研究,在1999-2018年的20年間,美國每年平均有6549人死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多為老人和小孩,其中一歲以內(nèi)的嬰兒有96名。相比之下,每年死于流感的1歲以下嬰兒平均有23人。RSV對嬰兒構成的威脅比流感更大[3]。
然而一個無奈的現(xiàn)實是——雖然大多數(shù)兒科醫(yī)生對RSV一點都不陌生,但到了老百姓這里,RSV的知名度卻很低。
大部分家長都沒聽過它的名字,以至于我給家長解釋病情時說“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家長記住的往往是“荷包病毒”,然后轉身向別人轉述的時候又變成“錢包病毒”、“很有錢的病毒,病毒怎么會有錢呢”,還有跟我說“財主病毒”的
考慮到這是一種常見、可反復感染、殺傷力還不弱的病毒,有必要和大家講一講。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英文名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RSV于上世紀50年代首次從伴有感冒癥狀的猩猩體內(nèi)分離出來,初命名“猩猩感冒因子”。
后來,科學家們又在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類鼻咽分泌物中發(fā)現(xiàn)了這種病毒。在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中,觀察到這種病毒可以使相鄰的細胞融合病變?yōu)轭愃坪习w的結構,于是,正式將之命名為“呼吸道合胞病毒”。(PS:不是”荷包“啦?。?/p>
顯示 RSV 形態(tài)學特征的電子顯微照片 圖源:CDC/Palmer EL
關于流行季節(jié):
RSV能在全球范圍內(nèi)引起季節(jié)性爆發(fā),北半球爆發(fā)一般出現(xiàn)10-11月至次年4-5月,1月或2月為高峰期??傮w來說,秋冬是多發(fā)季節(jié)。
但這個規(guī)律并不絕對。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地區(qū),譬如我國南方省份,RSV感染的季節(jié)性爆發(fā)通常和雨季有關,一年中RSV的活動時間可能多達8個月。
此外,受近兩年疫情防控政策影響,RSV感染的冬季發(fā)生率先是明顯降低,而后又隨防控放開在春季和初夏發(fā)生了非季節(jié)性的活動[2]。
關于發(fā)病人群和癥狀:
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都可能因感染RSV而發(fā)生急性呼吸道疾病[2],包括屏幕面前的各位身強體壯的成年人。
只不過,成人和年齡較大的健康兒童感染RSV后癥狀通常較輕,主要是鼻塞、流涕、干咳、低燒、喉嚨痛、打噴嚏、頭痛等,類似于普通感冒,一般休養(yǎng)一到兩周便也好了[1]。
但12個月以下的嬰兒(特別是早產(chǎn)兒)、老年人、患有心肺疾病的患者,以及任何免疫系統(tǒng)較弱(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發(fā)生嚴重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RSV嚴重感染時可能擴散至下呼吸道,引起肺炎或毛細支氣管炎,導致發(fā)燒、劇烈咳嗽、喘息、呼吸急促或困難、缺氧、發(fā)紺等不適癥狀[1]。
嬰兒是受RSV影響最嚴重的人群。因此,其發(fā)生嚴重RSV感染時的體征癥狀也尤為值得關注[1]:
咳嗽;
食欲不振;
比平時更容易累、困,或亢奮;
呼吸短、淺、快速;
每次呼吸時胸部肌肉和皮膚向內(nèi)拉(提示呼吸困難);
少數(shù)嚴重者可發(fā)生急性呼吸衰竭、重度呼吸暫停等[2]。
關于并發(fā)癥和后遺癥:
RSV感染的并發(fā)癥包括肺部炎癥、中耳感染、哮喘等,必要時需住院輸液。
RSV感染通常呈自限性病程,不會導致明顯的長期肺部后遺癥。但是,也有部分證據(jù)顯示RSV感染可能與成年期持續(xù)性肺功能下降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關。對于部分患者來說,嬰兒期感染RSV可能與復發(fā)性喘息有關[2]。
梅奧診所資料顯示,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患有RSV可能會降低免疫力并增加感染新冠的風險,若同時感染RSV和新冠,可能會加重孩子的病情[1]。
同理,如果孩子感染RSV的同時合并感染其他病原體,如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病情可能更加復雜,孩子更不舒服。
了解完這些,家長們應該知道,RSV的預防也需重視。那么,具體怎么做呢?
有疫苗可以打嗎?
日常預防怎么做?
說到預防,很多家長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打疫苗!
然而遺憾的是,RSV尚無可用于人類的疫苗。自病毒面世六十多年來,相關的疫苗研發(fā)工作一直在做,但一直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有也還在臨床試驗階段。
上個月有一款RSV疫苗公布了3期臨床結果,預計在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請,但實驗對象主要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針對小孩的疫苗還要再等等...
倒是還有一款保護性藥物(帕利珠單抗)可用,但當前僅用于2歲以下有RSV嚴重并發(fā)癥風險的高危兒童,如早產(chǎn)兒、患有慢性肺病、有某些心臟缺陷、免疫系統(tǒng)減弱的孩子。此外,該藥價格昂貴,需每月注射一次,真要用負擔還是蠻大的。
在這種情況下,掌握預防RSV的措施就尤為重要了,包括:
1、勤洗手。RSV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如握手)傳播。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戶外,都應該堅持勤洗手。如果家里有人有發(fā)燒或感冒的癥狀,更應該引起警惕。
2、保持清潔。RSV可以在嬰兒床欄桿、玩具等硬物上存活數(shù)小時。請保持廚房和浴室臺面、門把手的潔凈,同時定期清潔孩子的玩具。
3、不要吸煙。暴露于煙草煙霧的嬰兒患RSV的風險更高,并且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癥狀。如果實在一時半會戒不了,至少做到別在家里或車內(nèi)吸煙。
4、注意咳嗽衛(wèi)生。RSV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眼口鼻是其入侵人體的重要門戶。家人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該用衣袖/肘部/紙巾遮掩口鼻,然后及時洗手。
5、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感染者通常在感染后第1周最具有傳染性,但在嬰兒(包括免疫力較弱的嬰兒)群體中,即使癥狀消失了,病毒也可能繼續(xù)傳播長達4周。
在RSV流行季或流行區(qū)域,盡量別把高風險嬰兒(如前面提到的免疫功能較弱的孩子)帶到托兒所等人員復雜的地方。
其實,RSV病毒和其他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在預防手段上大同小異。經(jīng)歷孩子感冒、流感、肺炎數(shù)次磨練的家長們,我相信也能心領神會。
孩子中招了怎么辦?
孩子不小心中招了怎么辦?其實也不用太恐慌。
正如前面所說,RSV面世已有六十余年,在生活中足夠常見,我們兒科醫(yī)生也對其足夠了解,知道應該如何更好地診斷、治療一個感染RSV的孩子。
一般來說,醫(yī)生根據(jù)孩子的癥狀體征,以及一年中的發(fā)病時間,來綜合判斷孩子是否感染RSV,額外的檢查是不需要的。
不過,有時候醫(yī)生會需要做部分檢查來輔助診斷孩子病情,或排除類似癥狀的其他疾病。例如,為了判斷孩子是否缺氧,可能需要做氧飽和度測定;為了排除其他病原體感染,可能需要做鼻咽拭子檢查。
在治療方面,更多是給予支持性治療,即盡可能讓孩子在自然恢復的過程中舒服一點。
例如,孩子因為發(fā)熱而很不舒服,可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來降溫;孩子口舌干燥,可以提供充足的液體來緩解,預防脫水;孩子晚上鼻塞睡不著,可以用生理鹽水滴鼻來軟化清除鼻分泌物,同時開加濕器濕潤空氣。
我們一般不推薦給感染RSV細支氣管炎的孩子常規(guī)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zhì)激素、利巴韋林。除非患者情況特殊,如免疫功能受損,則結合實際需要使用[2]。
醫(yī)生媽媽說在最后
看到這里,相信不少家長也已經(jīng)意識到:呼吸道合胞病毒,其實和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鏈球菌這些病原體一樣,早已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很多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數(shù)次和它交過手,一次次幫助孩子戰(zhàn)勝了病毒。隨著年歲增長,孩子免疫系統(tǒng)逐漸完善,也不再懼怕這個曾經(jīng)的大boss。
當然,這個過程對于家長本人來說,注定伴隨著各種不安、焦慮。雖然我們能通過了解疾病相關知識來規(guī)避誤區(qū),卻很難克制為人父母的本能反應。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想隔著屏幕抱抱家長,說一句:別怕,會好的,大家都在。
end
科學審核:知貝醫(yī)療 兒內(nèi)科 肖彥醫(yī)生
參考文獻:
1、https://www.mayoclinic.org/appointments
2、UpToDate臨床醫(yī)學顧問: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嬰兒和兒童中的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和診斷、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療、患者教育:嬰兒和兒童毛細支氣管炎和RSV(超越基礎)
3、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926075/
4、https://www.cdc.gov/rsv/high-risk/infants-young-children.html
5、https://bestpractice.bmj.com/topics/zh-cn/1165
免責聲明:本文數(shù)據(jù)更新于2022年7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y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y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yī)學問題請及時咨詢醫(y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圖片來源網(wǎng)絡。
相關知識
收快件會感染新冠病毒嗎?如何才能避免被快遞攜帶的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感染
14種常見感染會增加心臟病發(fā)作風險
口交的危害 口交會感染性病嗎
孕期常見病毒感染防治手冊
合胞病毒高發(fā)兒童老人易感染,怎樣預防HRSV病毒感染
比流感更危險的流感并發(fā)癥
病毒感染引發(fā)肺炎,會增加患肺癌風險?
重視預防,避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甲流與新冠會疊加感染嗎?甲流與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
網(wǎng)址: 危險程度不輸流感: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感染的“荷包病毒” http://m.u1s5d6.cn/newsview61830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