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諾貝爾獎得主發(fā)現(xiàn):影響人長壽健康的關鍵不是吃和運動,而是…

諾貝爾獎得主發(fā)現(xiàn):影響人長壽健康的關鍵不是吃和運動,而是…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7日 10:00

健康長壽,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所追求和研究的方向。

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麗莎白等總結出的長壽之道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

這影響長壽因素占一半原因的“心理平衡”究竟怎么理解?我們又該如何做到呢?

“壓力激素”會損傷身體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在大發(fā)雷霆時,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足以讓小鼠致死。因此“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

《黃帝內經》也曾說到:“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所以醫(yī)病先醫(yī)“心”。

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癌癥、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因此,這類病被稱為心身性疾病。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fā)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tǒng)也會由于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松,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tài),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xié)調、平衡,促進健康。

那么,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多的分泌快樂的“益性激素”,減少“壓力激素”呢?

1

確定一個目標,勤于思考

新的研究表明,“目標感很強”對健康有益。因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tài),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

勤于思考的人的腦血管處于舒展狀態(tài),因此,經常用腦可以促進腦部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中老年朋友退休后可以上老年大學,學習書法、跳舞、唱歌、畫畫等等,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活動的狀態(tài)。

2

助人為樂有治療作用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給予別人“物質上”的幫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因為與人為善,常做好事,心中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平,促進了“有益激素”的分泌。

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甚至說: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是預防和治療憂郁癥的良方。

3

家庭和睦是長壽的秘密

美國有兩位心理學教授累積20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系”。他們說,人際關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煉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

人際關系不僅包括和朋友的關系,還包括和家人的關系。因此,家庭和睦、與朋友相處愉快是長壽的秘訣之一!

4

付出友善就會收獲友善

當我們對別人微笑時,別人也會以微笑相迎。無論是和朋友在一起,還是微信跟老同學聊天,記得都要保持微笑,付出友善。

這個友善包括:贊美、幽默、微笑、尊重、禮讓、隨和、包容、寬恕、體諒、同情、忠誠、傾聽等。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收獲別人的友善,心情也會更好哦!

“情緒不爽,會導致肝病。”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把動物的肝臟切除后,將原本應當是進入肝臟的門靜脈和腹部大動脈直接相通,心臟就立刻脹大而靜脈血淤積,動物很快就死亡了,可見肝對血循環(huán)量的調節(jié)作用是多么重要。

情緒不爽、生氣郁悶的時候,也會影響肝的疏泄,而出現(xiàn)肝和肝經氣滯血結的情況。

“不生氣,就不生病。”

情緒是人的本能,但在競爭激烈的生活環(huán)境下,人的精神壓力自然會增大,于是各種負面情緒會經常影響到人的健康。

郝萬山教授說:“你看好多人,到處都抱怨,看啥都不順眼。國家怎么這個樣子,社會怎么這個樣子,單位怎么這個樣子?;氐郊揖捅г?,家里人怎么這個樣子,抱怨就是一種負向情緒?!?/p>

郝萬山教授還說:“現(xiàn)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嘿,只要我們把控好情緒這個關,我們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心要靜,身要動。”

養(yǎng)心、靜心、修心、調控意識情緒,本身就是一個養(yǎng)生常識,可惜不被大家重視,所以才會出現(xiàn)“治不好的胃病”、“伴隨一生的咽炎”。

心靜則身安,身安則體健,心安體健則百病少生。動能生陽,陽氣旺盛而通達,則氣血流暢,肌肉豐滿,筋骨強健。

心要靜,身要動,營養(yǎng)均衡不過剩,這是歷代各個門派的養(yǎng)生家提倡的三大法寶。

來源:中醫(yī)養(yǎng)生與健康

編輯:謝莉莎   校對:劉夢瑤

審核:張月華   何承健

監(jiān)制:謝華容

總監(jiān)制:魏凡翔

相關知識

諾貝爾獎得主研究成果《空腹力》:保持饑餓感,不僅僅是為了變瘦
活得長久:運動是否真的是長壽的關鍵?
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與Aidevi(艾德維)中國區(qū)團隊會面,交流宮巢雙養(yǎng)新品
Nature重磅:飯吃“六分飽”和間歇性禁食能延壽,但是要付出代價的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格麗克:厭食癥女孩如何用7年心理治療改變一生
輕斷食能減肥,還利長壽?諾貝爾獲得者,給出明確答案
Nature重磅:飯吃“六分飽”和間歇性禁食能延壽,但是要付出代價的!谷歌旗下抗衰老研究公司最新發(fā)文
保持饑餓感,不僅能變瘦!看完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成果,顛覆認知
諾貝爾獎得主盛贊書籍:用食物重塑生理時鐘,解碼“長壽飲食”
5屆諾貝爾獎都和它有關,維生素B為啥這么重要?

網(wǎng)址: 諾貝爾獎得主發(fā)現(xiàn):影響人長壽健康的關鍵不是吃和運動,而是… http://m.u1s5d6.cn/newsview59225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