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原生家庭社會階層如何影響教育的精神健康回報:資源補償還是強化?

原生家庭社會階層如何影響教育的精神健康回報:資源補償還是強化?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5日 22:35

摘要: 現(xiàn)在關(guān)于教育、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與個人精神健康的研究已經(jīng)十分豐富,但鮮有研究探討教育對精神健康的影響在不同階層出身的群體中是否有異質(zhì)性。“資源補償理論”和“資源強化理論”提供了一對競爭性假設(shè):自致教育成就和先賦家庭階層共同作用于精神健康影響時,既可能產(chǎn)生互相補償?shù)男Ч?,也可能呈現(xiàn)相互加強的趨勢。為檢驗兩種理論假說在中國的適用性,本文使用中國綜合社會調(diào)查2017年的數(shù)據(jù)(CGSS2017),以個人的教育程度為核心解釋變量,以原生家庭社會階層為調(diào)節(jié)變量,探究在不同家庭背景下教育對于精神健康的促進效果是否存在差異,以及原生家庭社會階層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是否存在性別差異。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總?cè)丝谥羞€是在性別組間對比中,“資源補償理論”都得到支持:相較于出身階層較高者,出身于劣勢社會階層的人能夠從教育中獲得更多的精神健康回報;相對于男性,面臨雙重劣勢的女性能夠從教育成就中獲得更高的精神健康回報。本文對改善女性及先賦家庭資本劣勢人口的精神健康提出了證據(jù)為本的價值參考。

引用本文

常青松, 胡景梁, 劉子曦. 原生家庭社會階層如何影響教育的精神健康回報:資源補償還是強化?[J]. 社會雜志, 2024, 44(1): 213-234.

CHANG Qingsong, HU Jingliang, LIU Zixi. How Does Social Status of Family Influence the Mental Health Returns of Education:Resource Compensation or Enhance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024, 44(1): 213-234.

使用本文

相關(guān)知識

家庭教育:回歸生活教育才更健康
關(guān)于加強家庭教育的建議
家庭健康教育總結(jié)精選(九篇)
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社會交往與精神健康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家長如何培育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
中產(chǎn)階層:歐洲社會的中堅力量
健康對社會的影響和意義范例6篇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優(yōu)化策略
家庭教育,家長是核心!如何給家長賦能?業(yè)界專家這樣建議……

網(wǎng)址: 原生家庭社會階層如何影響教育的精神健康回報:資源補償還是強化? http://m.u1s5d6.cn/newsview554031.html

所屬分類:行業(yè)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