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又稱茶鞣質(zhì),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zhì)的總稱,也是茶葉中有藥理和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來,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藥理學(xué)活性。對茶多酚的研究是近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文對茶多酚的主要藥理作用進行介紹。
01抗氧化
茶多酚是一類含有多酚羥基的化學(xué)物質(zhì),結(jié)構(gòu)中的羥基可提供活潑的氫從而使自由基滅活,因此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
趙保路用6羥基多巴胺(6-OHDA)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茶多酚可以減輕6-OHDA誘導(dǎo)產(chǎn)生的旋轉(zhuǎn)行為,降低中腦和紋狀體中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脂質(zhì)過氧化程度等。
證明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在保護神經(jīng)、防治帕金森病損傷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02抗炎
茶多酚具有較好的消炎抗感染活性,對炎癥有很好療效。
Di Paola等用2%的角叉菜膠導(dǎo)致小鼠肺損傷模型,治療組在注入角叉菜膠前給予25 mg/mL的茶多酚提取物,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組織中中性粒細胞的滲透物、亞硝酸鹽、腫瘤壞死因子-α 顯著減少。
提示茶多酚能夠治療急性炎癥引起的肺損傷。
03抗病毒
茶多酚具有天然、低毒、高效的抗病毒作用,能夠抵抗流感病毒、輪狀病毒和牛冠狀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腺病毒、EB病毒和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等致病微生物。
彭慧琴等考察了茶多酚體外抗流感病毒A3的作用。將茶多酚濃度設(shè)為 50、25、12.5、6.25、3.12、1.56 g/mL,以10 g/mL 病毒唑為對照,病毒攻擊量為 100 TCID50。各個濃度設(shè) 4 個孔,同時設(shè)正常細胞對照和病毒對照各 4 孔進行兩項抗病毒實驗。藥物的直接滅活作用:將各濃度藥物與病毒等量混合 37 ℃水浴作用1 h后加入單層細胞吸附;藥物對感染流感病毒 A3的犬腎細(MDCK)細胞的治療作用,病毒感染1 h 后棄病毒液加入含不同濃度藥物的維持液。
實驗結(jié)果說明茶多酚對流感病毒A3具有直接滅活和治療作用,能顯著抑制流感病毒A3的繁殖,其作用隨藥物濃度的增加而相應(yīng)增強。
綜上所述
茶多酚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并且高效低毒?,F(xiàn)階段絕大部分的藥效研究仍局限于體外模型或動物實驗中,臨床試驗較少,因此應(yīng)加強茶多酚的提取純化和藥理活性研究,深入開展茶多酚臨床試驗研究。
文獻來源(Drug Evaluation Research 第36卷 第2期2013年4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