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的制作方法

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的制作方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3日 07:41

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針灸針配套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

背景技術:

針灸作為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精華之一,在國內外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傳統(tǒng)的針灸針由針體和針柄組成,針柄固定在針體的末端,而針柄又可分為繞柄(由細金屬絲纏繞在針體的末端構成)和管柄(由柱狀體構成的針管),針灸針長度不一,但使用最為頻繁的長度有25mm、40mm和50mm三種。

現有的針灸醫(yī)生在拔針以后由于工作繁忙,往往只是將用過的針灸針隨手放入器皿盤內,由于來不及分揀不同長度的針體,從而導致大小不一的針灸針在盤內相互糾結,給后續(xù)的收集分揀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同時在分揀過程中,也加大了整理人員感染各種病癥的風險,因此亟需設計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了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包括初級管、中級管、末級管和三個儲針筒,所述初級管、中級管和末級管上均一體連接有斜管,且所述初級管、中級管和末級管之間通過斜管連通,所述儲針筒上凹設有儲針槽,且三個所述儲針筒上均開設有與儲針槽連通的進針口,所述初級管、中級管和末級管的底部均開設有出針口,且所述初級管、中級管和末級管的底部均固定安裝有導針座,所述導針座由鏡像設置的兩個半圓管組成,且所述導針座上貫穿開設有與出針口對應的導針口,所述初級管和中級管的底部均開設有插槽,且所述插槽內滑動插接有插塊,所述插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滑塊,所述初級管和中級管的底部均對稱固定有兩個復位彈簧,兩個所述復位彈簧的底端均與滑塊固定相連。

優(yōu)選的,每個所述儲針筒上均對稱固定有兩個磁片a,且每個所述導針座的側底部均對稱固定有兩個與磁片a配合的磁片b。

優(yōu)選的,每個所述儲針筒上均鉸接有封閉蓋,且所述封閉蓋與進針口相匹配。

優(yōu)選的,每個所述封閉蓋上均對稱固定安裝有兩個卡塊,且所述儲針筒上對稱凹設有兩個用于插接卡塊的卡槽。

優(yōu)選的,靠近初級管的所述斜管的端部鉸接有右端蓋,所述末級管遠離中級管的一端鉸接有左端蓋。

優(yōu)選的,三個所述出針口、三個所述導針口以及三個所述進針口一一對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中,先打開右端蓋并將混亂的針灸針針頭插入斜管內,并按壓初級管底部的滑塊使插塊將初級管的內部封閉,此時左右晃動裝置,此時較短的針灸針從初級管底部的出針口送出,然后松開滑塊,并使針灸針滑動至中級管內,該過程按壓中級管底部的滑塊將中級管封閉,此時晃動裝置,使得中等長度的針灸針從中級管底部的出針口送出,最后再松開滑塊,利用復位彈簧的彈力使得插塊從插槽內彈出,并將針灸針晃至末級管內,此時晃動裝置可將最長的針灸針從末級管底部的出針口晃出,實現了針灸針的分揀,且避免了分揀時容易被扎傷的問題;

2、本發(fā)明中,將導針座固定在初級管、中級管和末級管的底部,并利用導針口將初級管、中級管和末級管送出的針灸針導向至儲針筒的進針口內,且儲針筒通過磁片a與磁片b的磁性配合固定在導針座的底部,具有拆裝方便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中儲針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中初級管側視方向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中導針座側視方向的剖視圖;

圖5為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中:1初級管、2中級管、3末級管、4斜管、5右端蓋、6左端蓋、7出針口、8插塊、9滑塊、10復位彈簧、11儲針筒、12儲針槽、13進針口、14封閉蓋、15磁片a、16卡塊、17插槽、18導針座、19導針口、20磁片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參照圖1-5,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包括初級管1、中級管2、末級管3和三個儲針筒11,初級管1、中級管2和末級管3上均一體連接有斜管4,且初級管1、中級管2和末級管3之間通過斜管4連通,儲針筒11上凹設有儲針槽12,且三個儲針筒11上均開設有與儲針槽12連通的進針口13,初級管1、中級管2和末級管3的底部均開設有出針口7,且初級管1、中級管2和末級管3的底部均固定安裝有導針座18,導針座18由鏡像設置的兩個半圓管組成,且導針座18上貫穿開設有與出針口7對應的導針口19,初級管1和中級管2的底部均開設有插槽17,且插槽17內滑動插接有插塊8,插塊8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滑塊9,初級管1和中級管2的底部均對稱固定有兩個復位彈簧10,兩個復位彈簧10的底端均與滑塊9固定相連。

需要說明的是,并將混亂的針灸針針頭插入斜管4內,并按壓初級管1底部的滑塊9使插塊8將初級管1的內部封閉,此時左右晃動裝置,此時較短的針灸針從初級管1底部的出針口7送出,然后松開滑塊9,并使針灸針滑動至中級管2內,該過程按壓中級管2底部的滑塊9將中級管2封閉,此時晃動裝置,使得中等長度的針灸針從中級管2底部的出針口7送出,最后再松開滑塊9,利用復位彈簧10的彈力使得插塊8從插槽17內彈出,并將針灸針晃至末級管3內,此時晃動裝置可將最長的針灸針從末級管3底部的出針口7晃出,實現了針灸針的分揀,且避免了分揀時容易被扎傷的問題;

其中,每個儲針筒11上均對稱固定有兩個磁片a15,且每個導針座18的側底部均對稱固定有兩個與磁片a15配合的磁片b20;

需要說明的是,利用導針口19將初級管1、中級管2和末級管3送出的針灸針導向至儲針筒11的進針口13內,且儲針筒11通過磁片a15與磁片b20的磁性配合固定在導針座18的底部,具有拆裝方便的優(yōu)點;

其中,每個儲針筒11上均鉸接有封閉蓋14,且封閉蓋14與進針口13相匹配,每個封閉蓋14上均對稱固定安裝有兩個卡塊16,且儲針筒11上對稱凹設有兩個用于插接卡塊16的卡槽;

需要說明的是,在轉動封閉蓋14將對應的進針口13封閉時,可將卡塊16插入卡槽內,利用卡塊16與卡槽內壁的摩擦力保證了封閉蓋14插接的穩(wěn)定,保證了針灸針在儲針槽12內存放時不會從進針口13處露出;

其中,靠近初級管1的斜管4的端部鉸接有右端蓋5,末級管3遠離中級管2的一端鉸接有左端蓋6;

需要說明的是,右端蓋5和左端蓋6均可轉動,可實現整個分揀裝置兩端端頭的封閉和開啟;

其中,三個出針口7、三個導針口19以及三個進針口13一一對應;

需要說明的是,三個出針口7、三個導針口19以及三個進針口13的寬度均略大于對應的針灸針長度,用于實現對應長度的針灸針的收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相關知識

針灸針的作用
針灸針的尺寸分類
針灸有幾種針
針灸的針有幾種
初學針灸者如何選購針灸針
針灸減肥常用的5種方法,內附針灸減肥注意事項!
針灸怎么減肥 針灸減肥的方法有哪些
減肥針灸減肥的方法
中醫(yī)醫(yī)生進行針灸的方法
針灸的作用 怎樣預防針灸減肥反彈

網址: 一種針灸針分揀裝置的制作方法 http://m.u1s5d6.cn/newsview48662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