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無論怎么吃都有害?給大家推薦5個健康吃雞蛋的食譜
最近有個吸引眼球的科技新聞,說是52萬人中的調查數(shù)據(jù)證實,雞蛋中的膽固醇不利健康,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全因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而且,無論什么烹調方法,煮也好,炒也好,煎也好,只要吃雞蛋,都會帶來不良健康后果。
于是,好幾位老領導、老教授問我:到底還能不能吃一個雞蛋啊?研究中的說法反過來又翻過去,多少次了,我們的心臟都受不了這種折騰了......
以前說過很多次了。看到一個研究結果,先不要一驚一乍,得仔細分析一下。
這個新研究并不是人體干預實驗的結果,而是社區(qū)人群觀察研究的數(shù)據(jù)分析。觀察性研究并不能確認因果關系,只能提示一種關聯(lián)性。除吃雞蛋的數(shù)量有差異之外,其他很多生活因素也可能有差異,未必能把心血管風險增加全部都歸因到雞蛋頭上。
比如說,由于多年“膽固醇有害”的宣傳,在美國人當中,放心吃大量雞蛋的人,往往并不是那些關注健康的人。同時,由于雞蛋屬于最便宜的蛋白質來源,每天吃較多雞蛋的人,也不是肯在健康飲食上花費較多的人。與我國國情不同,相比之下,植物蛋白質來源和水產(chǎn)品卻更為昂貴。
其次,這項研究所分析的,是NIH-AARP研究中的美國受訪者的16年跟蹤調查數(shù)據(jù),其結果是否能應用于中國飲食情況,尚不得而知。畢竟中國人的飲食狀況、生活狀況和基因背景大部分美國人不一樣。對中國人所做的跟蹤研究比較少,但就目前已有的結果來說,并未發(fā)現(xiàn)健康人每天吃一個雞蛋有害。
第三,這項研究是在中老年人中做的,當初招募進來時年齡范圍是50~71歲,平均年齡是62.2歲。人體的代謝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而50歲以上的人很多都患有慢性疾病,同時伴有腸道菌群紊亂。
所以,該研究并不能證明5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不能每天吃雞蛋,更不能證明兒童少年、孕婦乳母、運動健身人群每天吃雞蛋有害......
第四,說“額外吃雞蛋”有害,那么是和吃多少雞蛋時進行比較而得出的結論呢?
文中有說明,是按平均每天半個雞蛋(帶蛋黃)的量來進行比較的。按該研究的結果,超過半個蛋黃的量之后才可能帶來不良反應。所以,如果您現(xiàn)在平均每天只吃半個雞蛋,無需有什么擔心——目前尚無任何研究證明平均每天吃半個雞蛋會增加疾病和死亡風險。
當然,疾病患者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中。比如說,膽囊疾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部分腸道疾病患者,需要根據(jù)病情遵醫(yī)囑飲食。到底能不能吃雞蛋,吃多少,最好能咨詢?nèi)揍t(yī)院營養(yǎng)科的醫(yī)生,因為非營養(yǎng)專業(yè)的醫(yī)生對飲食問題并不內(nèi)行,也不了解最新疾病營養(yǎng)研究進展。
該研究表明,雞蛋引起麻煩的大部分原因來自于其中的膽固醇。膽固醇在菌群失調的腸道中,會被某些微生物轉化為氧化三甲胺,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這是雞蛋與疾病產(chǎn)生關聯(lián)的主要理論基礎。
如果在半個蛋黃的基礎上,不增加膽固醇攝入,而僅僅增加雞蛋清的供應,或者增加植物蛋白質(比如豆制品、豆子、堅果、花生等),都有利于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癌癥和全因死亡率。
如果該研究的信息是正確的,那么我們也可以由此得出健康吃雞蛋的方法,解決有關膽固醇的擔心。
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加植物固醇和膳食纖維來降低膽固醇的吸收利用率;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攝入膳食纖維、低聚糖和其他植物化學物來改善腸道菌群,減少膽固醇代謝風險。
按這個思路,這里就給大家推薦5個健康吃雞蛋的方案。
推薦1:雞蛋和豆腐一起炒。
雞蛋和豆腐是天然絕配。雞蛋中的膽固醇較多,但炒著吃味道很香,并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B族維生素也豐富。豆腐不含膽固醇,B族維生素含量低,沒有維生素A和D,卻含有抑制膽固醇吸收利用的植物固醇,還有膳食纖維和大豆異黃酮,都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把豆腐和雞蛋一起炒,口感協(xié)調、味道更好,營養(yǎng)健康方面完美互補。
烹調方法:雞蛋打勻,加鹽和胡椒粉。鹵水豆腐切碎(越碎越好?。?。雞蛋和豆腐相同重量即可。先加油,放蔥花煸炒(也可以加入花椒粉、小茴香粉來增味),然后加入切碎的豆腐翻炒,到豆腐表面沒有多余水分的時候,加入已經(jīng)調味的雞蛋液,一起攪勻,使豆腐和雞蛋融為一體,即可出鍋。
這樣,同樣一盤菜,雞蛋的量就能少一半,消除了膽固醇過量的風險,菜肴成本還能降低。健康、簡單又美味,不信嘗嘗!
方法2:雞蛋和嫩豆一起烹調。
雞蛋適合和嫩豌豆(速凍甜豌豆)、嫩蠶豆、嫩毛豆等一起炒菜或做湯。這些嫩豆中不僅有植物蛋白、植物固醇,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也有低聚糖成分,有利于調節(jié)腸道菌群,減少膽固醇進入腸道被發(fā)酵成氧化三甲胺的風險。
烹調方法:把嫩豆類先用微波爐加熱到快要成熟,或蒸、燙到半熟,再加入等量雞蛋液一起烹炒,就可以了。
雞蛋的黃色配豆子的綠色,顏色非常有春天氣息,風味也鮮美可口。如果再加點鮮百合同炒,顏色更加漂亮,就是可以上宴席的賣相了。
方法3:雞蛋和木耳銀耳一起炒。
菌類蔬菜包括口蘑、金針菇、香菇等各種蘑菇,也包括木耳銀耳等。它們都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和皂甙類物質,對降低膽固醇的利用率很有幫助。
木耳炒雞蛋是家常菜,其實銀耳炒雞蛋更好吃。
烹調方法:銀耳幾朵,泡發(fā)之后洗凈摘成小朵,微波爐加熱2分鐘。雞蛋液打勻,加鹽/雞精和白胡椒粉調味。鍋中放油后,加入銀耳翻炒一下,倒入雞蛋液,混勻即可。顏色潔白配金黃,加幾粒嫩豌豆等綠色食材來點綴就更漂亮了,也可以直接加一點小蔥花。銀耳柔軟,雞蛋鮮嫩,口感非常搭。
如果用其他蘑菇的話,那種蘑菇特有的類似于肥皂的味道就有點濃。如果火小、水分大,蘑菇像是煮出來的,就不好吃了。需要先用大火把蘑菇炒到有點干的程度,去掉特殊味道,然后再加入雞蛋,就會香濃可口了。
方法4:雞蛋和豆?jié){一起蒸。
雞蛋羹是很多人都愛吃的日常菜肴,是雞蛋加水攪勻之后蒸熟而成的。如果用豆?jié){來替代白水,既能增加蛋白質含量,又能和雞蛋炒豆腐一樣,起到降低膽固醇吸收利用率的效果。
烹調方法:雞蛋液一份,加上1.5份的稀豆?jié){(可以直接喝的熟漿),攪勻,加入鹽或雞精,攪勻之后加幾滴香油,然后蒸熟就可以了。注意豆?jié){不要太濃,避免明顯的豆腥味。
注意蒸蛋羹的時候火力要控制,先用大火,再改小火,快凝固時就關掉火,用余溫慢慢凝固。不要加熱過度,造成水分析出和凝凍收縮(也就是“老了”)。
方法5:配高纖維谷物一起吃。
在吃雞蛋的時候,搭配燕麥、蕎麥、鷹嘴豆、綠豆等全谷雜豆食物,利用其中的膳食纖維、低聚糖和其他植物化學物,來拉低雞蛋中膽固醇可能帶來的風險。
最后還有一個忠告,就是炒雞蛋的健康操作法。
炒雞蛋的時候,如果先放油炒一次雞蛋,再放油炒菜,最后混合,就是放了兩份油。不僅熱量增加,而且菜和雞蛋沒有什么相互作用。如果用一次炒制法就好得多——也就是只放一次油,先把蔬菜放進去炒,然后快熟時倒入雞蛋液,讓菜和雞蛋融為一體。
這樣做有3個好處:
一是省了一半的油,降低熱量。
二是能讓雞蛋和菜和膳食纖維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特別是那些可以切碎的蔬菜,如小茴香、效果可能會更好。
三是減少膽固醇氧化。如果讓雞蛋直接接觸熱油,油脂的氧化會促進膽固醇的氧化,而氧化的膽固醇促進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會更大。如果是雞蛋接觸蔬菜碎,溫度不超過100攝氏度,膽固醇氧化也會大大減少。
總之,不必因為一個科學新聞,就放棄雞蛋這種蛋白質又豐富、價格又便宜、烹調又方便的食材。健康人每天一個雞蛋沒問題,只要烹調合理,雞蛋的營養(yǎng)都能得到,健康風險也能降低!
相關文獻:
Zhuang P, Wu F, Mao L, et al. Egg and cholesterol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and different cau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Medicine, 2021
責編:鞏小龍
相關知識
笨雞蛋、柴雞蛋、有機雞蛋、無公害雞蛋普通雞蛋的概念分別是什么?
雞蛋輕食瘦身法(雞蛋輕斷食減肥法)
吃雞蛋有講究 怎么“吃”更健康
普通雞蛋、無公害雞蛋、綠色雞蛋、有機雞蛋有啥區(qū)別?
家用雞蛋牌子有哪些?雞蛋Top5牌子推薦
天天吃雞蛋對健康好嗎?
有機雞蛋和普通雞蛋的區(qū)別,吃有機雞蛋有何好處?
雞蛋中含有激素,有害身體健康?3種辨別激素雞蛋的方法靠譜嗎?
吃雞蛋會增加患心臟病風險?雞蛋怎么吃最健康
雞蛋要怎么吃才健康
網(wǎng)址: 雞蛋無論怎么吃都有害?給大家推薦5個健康吃雞蛋的食譜 http://m.u1s5d6.cn/newsview472761.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