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中醫(yī)調理身體,?究竟調些什么?

中醫(yī)調理身體,?究竟調些什么?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3日 21:24

一個被慢性病困擾多年的患者,找中醫(yī)調理身體,中醫(yī)無非就是二大塊,一塊是開方子喝湯藥調理,一塊是通過經(jīng)絡穴位,扎針點穴與艾灸調理。二者究竟調理什么?患者要清楚。

無論開方子還是扎針,點穴還是艾灸?中醫(yī)師先要給你把脈看舌進行辯證,才能開方選經(jīng)配穴。如沒有事先辯證就動手開方或定經(jīng)選穴,那一定不是專業(yè)中醫(yī)!專業(yè)中醫(yī)通過辯證,了解了患者的慢性病是以寒證為主?還是以熱證為主?在開方時寒證就用溫藥,熱證就要用涼藥,針灸醫(yī)師在治療之前,針對寒證就要用艾條灸穴,而不是扎針。艾灸并不是人們普遍看的那種木盒灸或者在背后整個背鋪上艾絨進行的所謂“火龍灸”,而是用艾條對準一個個穴位灸才能有效調理五臟六腑。針對熱證,那就要扎針,刺血加拔罐以清熱涼血。治療依據(jù)“寒則熱之,熱則寒之”的治療原則進行,不可反其道而行之,這才是好中醫(yī)。如反其道而行之,那不是在調理好身體,那是在慢慢損傷身體,這一點病者要知。

除了調寒熱外就是調干與濕,干瘦之人多陰虛,身體里的水分子太少了,調理時選擇滋陰增液的中藥或穴位,讓身體不那么缺水,缺水容易大便干燥,小便黃,咽喉干等。相反,就是濕證了,患者腹大腿大胳膊大,走路很沉重,不想多動,大便溏稀,飯后腹脹等,調理時中醫(yī)師開方子少不了健脾祛濕的中藥,針灸醫(yī)師在選經(jīng)配穴時少不了肝經(jīng),腎經(jīng)和脾胃經(jīng)與任脈帶脈,少不了用水分穴,水道穴,中脘,天樞,足三里,陰陵泉穴等。

上面講了調寒與熱,干與濕,接下來講調虛與實。慢性病人身上虛證實證共同存在,有的肺虛,脾虛,腎虛等。實證有痰濕,血瘀,氣滯,按照中醫(yī)“實則泄之,虛則補之”的原則,是先補虛還是先泄實?很多人總以為身體虛就要補,到?jīng)]有考慮實證還在身體里,它會阻礙補虛,所以,要根據(jù)虛實比例來制定如何補虛泄實?實證多虛證少,須先泄實,后補虛。如果實證與虛證各半,那就可以補泄兼施,補和泄同時進行,這就是調理。

最后講講氣與血,大多數(shù)慢性病人氣血兩虛,同時還兼有血瘀,所以,補氣補血之前要清除血瘀。血瘀阻絡,經(jīng)脈不通,你如先補氣血那就錯了,一定要把瘀血先清除再補氣補血才是對的,否則補不進去,徒勞無功。

慢性病由于時間長,想逆轉成接近健康身體,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正因為時間長,除了主癥以外,有的累積到6到7個兼癥,先要把這么多的兼癥一個個地清除掉,最后在治主癥,所以,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不可能把身體調好的。

兼癥與主癥都調好了,身體轉變了,精氣神也有了,是不是就結束了?沒有!最后才是補氣補血,把氣血補上來了,才能徹底逆轉慢性病,身體才能完全健康起來。

咨詢請掃碼加微信,二維碼在最后。

相關知識

中醫(yī)怎么調理身體
身體消瘦吃什么調理
身體虛弱夜間盜汗該怎么調理?
宮寒吃什么調理 中醫(yī)調理宮寒藥膳大全
中醫(yī)調理身體的方法
中醫(yī)養(yǎng)生小常識 調理健康身體
怎么調理氣血 調理氣血吃什么好
孕前如何中醫(yī)調理身體
中醫(yī):冰火兩重天的身體調理方
血瘀體質怎么調理 血瘀體質吃什么好

網(wǎng)址: 中醫(yī)調理身體,?究竟調些什么? http://m.u1s5d6.cn/newsview3928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