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華藥膳歷史、定義
藥膳是以中醫(yī)學的陰陽五行、臟腑經(jīng)絡、辯證施治的理論為基礎的,按中醫(yī)方劑學的組方原則和藥物、食物的性能選配組合,以食物、藥物的偏性來矯正臟腑機能的偏性,或以食物、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特性來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了50余種藥食兩用的中藥材有關食療藥膳的著作已有300多部
美容藥膳、抗衰老藥膳
二、藥膳的基礎理論
中藥藥膳要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進行配制,故有“醫(yī)食同源”、“藥食同源”之說。
(一)體現(xiàn)了中醫(yī)醫(yī)理
五行調控:如白木耳色白屬金,肺以降為順也屬金,故白木耳可補肺;而黑木耳色黑屬水,腎主藏精主水,故黑木耳可補腎。
藏象學說:如大腸傳送無力,可致排便困難;生梨可以清水潤肺,并通過肺與大腸互為表里的關系,達到治療便秘的作用。
(二)辯證施食
如何正確地掌握食療:因人、因時、因地、因癥
如陽虛畏寒者,宜食羊肉等壯陽溫補的藥膳;陰虛火旺者,則宜食木耳等滋陰藥膳;為風寒外感者,可食用生姜等溫散的藥膳等。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三)整體觀
春天陽氣升發(fā),高血壓病人容易發(fā)病,此時不宜過食辛熱動火的藥膳,以防止血壓升高,大便燥結,可以擇用綠色清淡的蔬菜以及荸薺、梨之類的水果。
冬天是萬物收藏的季節(jié),陰氣盛極,陽氣潛伏,當宜擇用補益作用較強的食物,或者制成藥膳,如八珍雞湯、枸杞糯米飯、蟲草紅棗燉魚、狗肉粥等。
(四)健運調補脾胃
脾胃為后天之本。
藥膳療法必須通過脾胃的消化及運化功能,方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故健全脾胃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在食療中用于健運滋補脾胃的食物或膳食也很多,如糯米、粟米、谷芽、黑棗、紅棗及茯苓餅、山藥粥、山楂餅等。
(五)顯示了食藥結合、服用方便、美味可口
寓藥于食、寓性于味,色、香、味、形皆美的食品,供人們享用,以達到治病、保健和強身的目的。
三、藥膳食療的分類
(一)保健類藥膳食品
針對人體的不同情況,投予不同的食品膳食,從而達到機體健康的維護和慢性疾病求得早日康復的功效。比如肥胖者可用減肥之品,智力較差者可用增智類藥膳,視力欠佳者用明目之品.
(二)預防類藥膳
譬如春季氣候易變而常患感冒,便可服用相應的預防類藥膳加以預防;夏季易患腹瀉,即可運用馬齒莧粥防御;為防中暑,可用綠豆湯之類,發(fā)揮其既清熱又防暑濕的功用;秋季干燥,呼吸道易感性強,便可用百合貝母杏仁類膳食防御;冬令寒冷,可用當歸黃芪羊肉藥膳御寒而增強機體抵抗力。
(三)康復類藥膳
人體大病之后,機體衰弱,便可用扶正固本類藥膳.例如患有慢性病而氣血兩虛者,可施以豬肚紅棗羹;平常表現(xiàn)有陽虛者,可選用當歸燉羊肉、良姜燉雞肉等;如陰虛表現(xiàn)者可采取滋陰之品(如沙參玉竹粥之類),從而使機體由第三狀態(tài)轉為健康體質。
(四)治療類藥膳
此類膳食是針對某種疾病而辨證施膳,以達到病理變化的改善或康復的可能。例如臨床發(fā)現(xiàn)有營養(yǎng)不良患者,則可運用茯苓鯉魚羹治療,從而獲得消腫的目的。又如肺經(jīng)虛寒咳嗽,可采用川貝杏仁豆腐清痰鎮(zhèn)咳,以收療效。若患胃腸熱證而便秘者,選以黃芩膏茶清熱通便潤腸,收效不錯
四、藥膳的原料選擇
(一)廣義的藥膳原料選擇
日常所用的五谷雜糧,豆類、水果及干果類、各類蔬菜類都可用作食療和藥膳的選料。此外在動物類的禽獸、家畜或水產(chǎn)海味皆在選料的范圍。
(二)狹義的藥膳原料選擇
牽涉到中草藥類的藥食并用之品,例如山藥既屬食品,也是藥用的補腎健脾的良藥,貝母、苦杏仁經(jīng)過炮制,便成了祛痰鎮(zhèn)咳的有效藥膳了。阿膠是驢皮加工而成,配伍烏雞肉具有良好的補血養(yǎng)血和美容的效果。
(三)調料和飲料類原料
糖、酒、油、鹽、醬、醋等均屬藥膳配料,尤其飲料酒類,蜂蜜、蔗糖;蛋白糖、甜葉菊
食物、食品及中醫(yī)保健醫(yī)療食品的概念
傳統(tǒng)保健醫(yī)療食品:系指按傳統(tǒng)食品風味加工制作的具有一定保健醫(yī)療作用的食物加工品。又稱“藥膳”、“壽膳”、“御膳”等。
國內外流行的滋補藥膳,這類食品是以滋補藥為主,或以其它特定藥物作為原料,按照一定的組方,經(jīng)過精心炮制加工,再與特定的食物配合烹調而成。藥膳建立在中醫(yī)的理論基礎上,符合中醫(yī)的陰陽五行,辨證施治學說。它是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藥力,藥助食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一種食療方法。
五、“藥食兩用”的品種
八角茴香、刀豆、姜、棗、山藥、山楂、小茴香、木瓜、龍眼肉(桂圓)、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實、赤小豆、佛手、青果、杏仁(苦、甜)、昆布、桃仁、蓮子、桑椹、萵苣、淡豆豉、黑芝麻、黑胡椒、蜂蜜、榧子、苡米仁、枸杞子、烏梢蛇、蝮蛇、酸棗仁、牡蠣、梔子、甘草、羅漢果、肉桂、決明子、萊菔子、陳皮、砂仁、烏梅、肉豆蔻、白果、香櫞皮、火麻仁、茯苓、香薷、紅花、紫蘇、白芷、菊花、藿香、郁李仁、沙棘、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麥芽、馬齒莧、鮮白茅根、荷葉、桑葉、雞內金、鮮蘆根、人參、黃芪、黨參、太子參、玉竹、當歸、天麻、三七、冬蟲夏草、白芍、谷芽、女貞子。
食物的配伍與禁忌
為了增強食物的效用和可食性,常常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來應用。這種搭配關系,稱為食物的配伍。根據(jù)食藥同理、同用的原理,食物的配伍,基本依照藥物配伍的“七情”理論。配伍關系基本上分為協(xié)同和拮抗兩方面。食物的協(xié)同配伍方面包括“相須”和“相使”,拮抗方面包括“相畏”、“相殺”、“相惡”和“相反”。
相須配伍:同類食物相互配伍使用,起到相互加強的功效。如百合燉秋梨,百合與梨有清肺熱、養(yǎng)肺陰之功效。
相使配伍:一類食物為主,另一類食物為輔,使主要食物功效得以加強。如五加皮酒,辛散活血的酒,加強了五加皮祛風濕的功效;如姜糖飲,溫中和胃的紅糖,增強了生姜溫中散寒的功效。
相畏配伍:一種食物的不良作用能被另一種食物減輕或消除。如扁豆中植物血凝素的不良作用能被蒜減輕或消除。某些魚類的不良作用,如引起腹瀉、皮疹等,能被生姜減輕或清除。
相殺配伍:一種食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食物的不良作用。實際上,相畏和相殺是同一配伍關系從不同角度的兩種說法。
相惡配伍:一種食物能減弱另一種食物的功效。如蘿卜減弱補氣類食物(如鵪鶉、燕窩、山藥、山雞等)的功效。
相反配伍:兩種食物合用,可能產(chǎn)生不良作用,形成了食物的配伍禁忌。食物的配伍禁忌比藥物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還多。如柿子忌茶、白薯忌雞蛋、蔥忌蜂蜜等。
依據(jù)配伍在保健食品配制上注意以下問題:
升降并舉:升浮性質食物和沉降性質食物并用。以防止升降過偏之弊。
散收同用:補益類食物常調以發(fā)散性食物,以防止滋膩之性。
寒熱并調:即寒涼性質食物和溫熱性質食物并用,以防止寒、熱過偏之弊。如炒苦瓜佐以少量辛熱的辣椒,可防止苦瓜苦寒過偏之性。
攻補兼施:即瀉實祛邪性質食物和補虛扶正性質食物并用,以防止攻邪而傷正之偏。如薏苡粥中添加紅棗,即可防止薏苡仁清熱利濕過偏之性。
飲食宜忌
在治病防病中的飲食宜忌,總的原則是以食物的四氣五味,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偏勝,以達到治療疾病和保護健康的目的。中醫(yī)狹義的飲食宜忌概念僅包涵飲食與病情方面的禁忌。
一、患病期間飲食宜忌
病癥的飲食宜忌是根據(jù)寒熱虛實、陰陽偏勝,結合食物的五味、四氣、升降浮沉及歸經(jīng)等特性來加以確定的。
古代醫(yī)家把患病期間所忌食的食物高度概括為以下幾大類:生冷、粘滑、油膩、腥膻、辛辣、發(fā)物六大類。還要注意臨床上常見的寒證、熱證、虛證、實證的飲食宜忌。
二、服藥宜忌
三、孕期及產(chǎn)后飲食宜忌
四、常見藥物與中藥同用禁忌
鱉肉+薄荷 同食易產(chǎn)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豬肉+菊花 藥性相克,嚴重可危及生命
豬肉+百合 同食會引起中毒,用韭菜汁可治療
魚或蔥+大棗 同食引起消化不良
人參+蘿卜 人參為補氣壯陽之藥,蘿卜為下氣泄氣之品。兩者功效會相互抵消。
人參+鱉肉 同食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影響療效
甘草+海帶或海螺 兩者同食引起身體不適
當歸+湯面 當歸用于氣血凝滯、風濕癥,湯面與之藥性極不協(xié)調
紅棗+蝦皮 同食會引起中毒
紅棗+海鮮 同食會令人腰腹疼痛
紅棗+鯰魚 同食導致頭發(fā)脫落,可用蟹解毒
豬肉+桔梗 兩者藥性相克
豬肉+杏仁 同食常引起腹痛
豬肉+蒼術 同食降低藥效
豬肉+黃連 同食降低藥效,導致腹瀉
豬肉+烏梅 藥理相反,不宜同食
杏仁+小米 同食使人嘔吐腹瀉
杏仁+栗子 同食產(chǎn)生有害物質
杏仁+狗肉 同食會產(chǎn)生有害物質
綠豆+西紅柿 同食易傷元氣
狗肉+綠豆 同食易脹肚
冰水+黃連 同食易傷腸胃
田螺+木耳 同食會中毒
紅豆+米 同食引發(fā)口瘡
牛奶+丹參 同食影響藥效和營養(yǎng)吸收
丹參+黃豆 與黃豆中鈣離子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質
郁金+丁香 藥性相畏,不能同食
野鴨+木耳 同食引起身體不適
五、西藥與食物同用禁忌
維生素A+酒類 同食易患夜盲癥和男性不育癥。
維生素A或D+黑木耳 同食造成藥物堆積,對身體有害。
維生素A或D+米湯 同食破壞維生素成分,造成缺乏
維生素B1+茶 同食影響維生素吸收,療效降低。
維生素B1或B2+酒 影響吸收
維生素B1+魚生 造成體內B1缺乏
維生素B2+肥肉 降低吸收
維生素B2+生魚 同食導致腹瀉
維生素C+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如豬肉、牛肉、蛋等,影響藥物和食物營養(yǎng)的吸收。
維生素C+動物肝 使C氧化,降低藥效
維生素C+菠菜 影響吸收
維生素K3+黑木耳或兔肉 減弱藥物功能
維生素K3+酒類 使止血作用降低
紅霉素+富含鈣、磷、鎂的食物 如牛奶、豆類、骨頭湯、黃花菜、紫菜、海帶等食物同用,會生成不易消化的物質,破壞營養(yǎng)成分,減低藥效。
紅霉素+烈性酒 紅對肝臟毒性較強,同用加重。
紅霉素+牛奶 同食導致藥效降低
紅霉素+果汁 使紅提前分解,降低藥效并產(chǎn)生有害物質。
土霉素+奶制品 食物中鈣離子與藥結合成絡合物,降低藥效。
頭孢菌素+果汁 減少吸收,影響藥效。
頭孢菌素+酒 發(fā)生不良反應,甚至中毒
四環(huán)素+牛奶 鈣阻礙藥吸收
四環(huán)素+黑米 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影響療效
四環(huán)素+茶 茶中的咖啡因和茶堿會影響四環(huán)素的吸收
四環(huán)素+酒 同食影響療效
甲硝唑+茶或咖啡 刺激神經(jīng)末梢,使去甲腎上腺素大量釋放,出現(xiàn)不良反應。
甲硝唑+酒 同食出現(xiàn)面色潮紅、腹痛、惡心、頭痛等不良反應。
甲硝唑+牛奶 鈣與藥形成沉淀,影響藥效。
阿司匹林+酒 同食可以加快胃黏膜血液流動,導致胃出血。
阿司匹林+果汁 同食降低藥效,刺激胃黏膜,導致胃出血。
阿司匹林+咸鴨蛋 咸鴨蛋含亞硝基化合物,可與藥物作用生成致癌的物質。
阿司匹林+含糖水果 減緩藥物吸收
去痛片+咸魚或咸菜 生成致癌的物質
六 、家常水產(chǎn)品的相忌事物
生魚+牛奶 引起中毒,可用綠豆治療
墨魚+茄子 容易引起霍亂
章魚+柿子 損腸胃。引起腹瀉、腹痛、嘔吐
螃蟹+石榴 刺激腸胃、出現(xiàn)腹痛、嘔吐等
螃蟹+梨 容易導致腹瀉
螃蟹+茄子 易傷腸胃
螃蟹+香瓜 易傷腸胃,導致腹瀉
螃蟹+地瓜 易在體內形成胃結石
螃蟹+大棗 易患寒熱病
蝦+富含VitC食物 會中毒,嚴重致命
蝦+黃豆 消化不良
田螺+香瓜 損腸胃,導致腹瀉
田螺+木耳 不利于消化
田螺+冰制品 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
田螺+牛肉 不易消化,引起腹脹
田螺+蠶豆 會引起腸絞痛
田螺+面條 容易引起腹痛、嘔吐
田螺+玉米 容易中毒
鱉肉+鴨肉 同食引起便秘
鯉魚+南瓜 同食容易中毒
七、家常水果的相忌食物
柿子+海帶或紫菜 海帶中的鈣離子與柿子中的鞣酸生成不溶性結合物.導致胃腸不適
香蕉+芋頭 會使胃不適,感覺脹痛.
檸檬+山楂+牛奶 影響胃腸消化功能.
石榴+土豆 會引起中毒
水果+蘿卜 易患甲狀腺腫
梨+開水 易致腹瀉
李子+雞肉 引起痢疾
李子+鴨蛋 會引起中毒
李子+雀肉 會引起中毒
山楂+海味 同食形成便秘,增加腸內毒素的吸收,引起腹痛、嘔吐等
山楂+豬肝 降低營養(yǎng)價值
山楂+胡蘿卜 分解山楂中的VitC
八、各類飲品的相忌食物
茶+羊肉 減弱腸蠕動,減少水分易便秘。
茶+藥物 茶葉中鞣酸與某些藥物起反應產(chǎn)生沉淀,影響藥效。
咖啡+海藻、茶、黑木耳、紅酒 降低人體對鐵的吸收。
牛奶+菠菜 會引起痢疾
酸牛奶+香蕉 易產(chǎn)生致癌物質
牛奶+酒 降低營養(yǎng)價值,影響健康
牛奶+米湯 導致VitA大量損失,嬰兒發(fā)育緩慢。
牛奶+酸性飲料 使牛奶中蛋白質沉淀而凝結成塊,不利于消化吸收。
白酒+啤酒 啤酒是低酒精飲料,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與白酒混飲,可加重酒精在全身的滲透,對肝、腎、腸和胃等內臟器官產(chǎn)生強烈的刺激和危害,并影響消化酶的產(chǎn)生,使胃酸分泌少,導致胃痙攣、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炎等,危害心血管。
白酒+胡蘿卜 易使肝臟中毒
啤酒+臘肉 同食有致癌或誘發(fā)消化道疾病的可能
啤酒+汽水 過量的二氧化碳促進胃腸黏膜對酒精的吸收,飲酒過程中喝汽水,醉意更濃。
啤酒+海味 引發(fā)痛風癥
九、常用調味品的相忌食物
紅糖+豆?jié){ 紅糖中的有機酸和豆?jié){中的蛋白質會產(chǎn)生沉淀物不利于吸收
紅糖+牛奶 使牛奶蛋白質凝集或沉淀,降低營養(yǎng)
紅糖+皮蛋 會引起中毒
紅糖+生雞蛋 會引起中毒,可用綠豆解
糖精+甜酒 會引起中毒
味精+雞蛋 雞蛋中也含有谷氨酸,破壞雞蛋天然鮮味。
醋和下列食物同食會導致的后果
海參 使蛋白質凝集,海參口感味道差
青菜 使營養(yǎng)價值降低
羊肉 容易生火動血
丹參 會中毒
牛奶 發(fā)生凝集或沉淀,胃腸虛寒的引起腹瀉或消化不良。
胡蘿卜 破壞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
茯苓 會中毒
南瓜 使人生病
轉載。
買賣藥材就到中藥材誠實通http://www.zyccst.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