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唐氏綜合征?
唐氏綜合征又稱21-三體綜合征或先天愚型,其發(fā)生率約為1/600-1/800,主要表現(xiàn)先天性智力低下、發(fā)育障礙、特殊面容等,50%患兒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多數(shù)在出生早期死亡。唐氏綜合征的發(fā)生亦與母親年齡有關,孕婦30歲以后,隨著年齡段增加,胎兒發(fā)生唐氏綜合征的幾率增加;孕婦年齡超過40歲,幾率高達1/20。目前醫(yī)學上尚無治療此病的方法,因此出生前篩查尤其重要。
唐氏篩查的方法有哪些?
包括妊娠早期聯(lián)合篩查、妊娠中期血清學篩查、超聲遺傳學標志物篩查、無創(chuàng)產前檢測技術(NIPT)。
妊娠早期篩查
(孕11周~13+6周)
采用超聲NT(胎兒頸后透明帶)篩查唐氏兒的檢出率為75-80%,早期血清學指標(PAPP-A、β-HCG)聯(lián)合超聲NT篩查時唐氏兒檢出率為85%,因此早期聯(lián)合篩查是較好的篩查方案。
妊娠中期血清學篩查
(孕15周~20+6周)
通過檢測母體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絨毛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離雌三醇(E3)等濃度,并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是否吸煙、是否患有疾病等臨床信息,綜合計算出胎兒先天缺陷的風險,唐氏綜合征的檢出率在65-75%,假陽性率在5-8%。
溫馨提示:目前所有廣東省戶籍或持有效《廣東省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孕婦均可以享受一次免費的孕早期(11-13+6周)或孕中期(15-20+6周)的血清學篩查。孕婦年齡達到或超過35周歲不建議行血清學篩查,建議行產前診斷檢查。
超聲結構篩查
超聲發(fā)現(xiàn)結構性畸形的胎兒也可提示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增高,但何種風險取決于具體的畸形和發(fā)現(xiàn)的時機,超聲軟指標異常應注意是否存在其他結構畸形,并根據(jù)特定軟指標的風險度,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產前診斷。
無創(chuàng)產前檢測技術(NIPT)
篩查的準確性高,對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篩查的檢出率分別為不低于95%、85%和70%,但在可能存在胎兒其他染色體異?;蛉旧w微缺失微重復的導致的胎兒結構畸形、孕婦本身存在染色體異常、胎盤嵌合體等特殊情況下,不宜采用NIPT,NIPT目前僅用于高危人群的次級篩查,不作為常規(guī)篩查。
如何理解篩查報告?
● 唐氏篩查低風險:說明患唐氏綜合征的風險比較低,但篩查低風險的孕婦也有可能患有唐氏兒。故后續(xù)需按時產檢,并應積極配合醫(yī)院的篩查隨訪工作,暫時無需特殊處理;
● 唐氏篩查高風險: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比較高,可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關于介入性產前診斷后期另行成文)辦法獲得胎兒細胞并進行培養(yǎng)和核型分析,判定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
● 臨界風險:也稱為灰區(qū),通常指有胎兒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的可能性,需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
如果不確定自己需不需要做唐氏篩查,建議可以在產檢時,咨詢一下婦產科醫(yī)生哦~
另外,你對此有什么看法呢?快來做個投票吧!同時,歡迎廣大育齡女同胞在下方評論區(qū)交流留言。
原標題:《女性健康丨產檢的唐氏篩查到底是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