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妊娠紋,簡單幾招防止孕期妊娠紋
原創(chuàng)|瀏覽:8206|更新:2017-02-28 15:03|標簽:孕期330596人看了這個視頻
妊娠紋對于愛美的媽媽們來說是十分厭惡和苦惱的,其實妊娠紋的發(fā)生與體質有關,不見得每個孕婦都會有妊娠紋,而妊娠紋的嚴重程度也會因人而異。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應該在懷孕初期就開始做一些預防工作。那么,如何預防妊娠紋呢?妊娠紋什么時候長呢?怎樣預防妊娠紋才有效呢?下面教你幾招輕松預防產期妊娠紋。
工具/原料
<p>合理飲食<br></p>
<p>自制精油<br></p>
<p>保養(yǎng)品<br></p>
方法/步驟
1
增強皮膚彈性
在懷孕期段幫間要避免攝取過多的甜食及油炸食品,應攝取均衡的營養(yǎng),改善皮膚的膚質,幫助皮膚增強彈性。
推薦方案:
A、吃些對皮膚內膠原纖維有利的食品,以增強皮膚彈性。
B、控制糖分攝入,少吃色素含量高的食物。
C、每天早晚喝兩杯脫脂牛奶,吃纖維豐富的蔬菜、水果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此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和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
2
控制體重增長
在懷孕時體重會有所增長,每個月體重增加不宜超過2公斤,整個懷孕過程應控制在11-14公斤。
推薦方案:
A、正確的喝水習慣會為你的皮膚彈性計劃提速。早上起床后,可先喝一大杯溫礦泉水,它可以刺激腸胃蠕動,使內臟進入工作狀態(tài);清晨,排出體內垃圾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常被便秘所困,不妨在水中加些鹽。
B、調整陜哄飲食習慣,盡量吃新鮮水果,少喝果汁;喝脫脂奶,少喝全脂奶;喝清湯,少喝濃湯,多吃低糖水果,少吃餅干和沙拉。
C、適度的運動或輕便的家務有助皮膚彈性恢復。對增加腰腹部、臀部、乳房、大腿內側等部位的皮膚彈性效果明顯。
D、要保證均衡、營養(yǎng)的膳食,避免過多攝入碳水化合物和過剩的熱量,導致體重增長過多。
3
使用妊娠紋防護霜
在懷孕初期就開始使用肌膚所需各種維生素的妊娠紋防護霜。
懷孕初期使用能夠增強肌膚延展性,使肌膚充分適應孕期的體形變化,防止皮下纖維因過度抻拉而斷裂,從而有效減少妊娠紋出現(xiàn)。這樣能夠活化纖維細胞,讓斷裂的纖維組織再生,持續(xù)使用可使妊娠紋顏色逐漸淡化至正常膚色,凹凸感明顯減弱至消失。
推薦方案:
8:00-12:00,皮膚的活力會達到頂峰,此時最適合進行妊娠紋預防護理,給準媽媽肌膚輕柔細致的呵護,減少生育帶來的后顧之憂。
4
適度的按摩
適度的按摩配合妊娠紋防護品可以促進表皮細胞分裂生長,使皮膚緊致、彈性、不松弛。有效改善妊娠期皮膚松弛、粗糙等現(xiàn)象。
進行局部按摩可以增加皮膚彈性,不僅讓按摩更容易進行,并保持肌膚滋潤,避免過度強烈的拉扯。
建議新媽咪從懷孕3個月開始到生完后的3個月內堅持腹部按摩,可以有效預防妊娠紋生成或淡化已形成的細紋。
推薦陵特施方案:
養(yǎng)成沐浴好習慣。沐浴前,點燃香熏,準備一杯熱牛奶,然后用毛巾對腹部、腿部進行揉洗,再將牛奶涂在肚皮上,用雙手從里向外揉。
十幾分鐘后洗凈,再擦上妊娠紋防護品按順時針方向揉十幾分鐘。洗完澡后再涂上纖美緊致露,以幫助燃燒脂肪,收緊松弛肌膚,促進新陳代謝。
特別注意:淋浴時水溫不宜過高,可以用微涼于體溫的水沖洗腹部,并輕輕按摩腹部、臀部、乳房、大腿內側、腰部等皮膚,從而增強皮膚彈性。
5
防止妊娠紋護體油自制
準備材料:嬰兒潤膚油、美容護膚用的VE膠囊
制作方法:用2-3粒VE膠囊,把膠囊剪開,滴入嬰兒潤膚油里。蓋上蓋子搖晃均勻,讓VE與潤膚油完全融合。這樣可以防止妊娠紋的護體油就做好了。
特別注意:如若出現(xiàn)過敏或者不適的話請停止使用。
我自己僅用的雞蛋清,其他姐妹看情形來使用吧。
6
腹部總是特別癢
經常聽到孕婦肚皮癢癢的抱怨,這是因為肚皮擴張造成的皮膚搔癢,但是千萬不能抓,越抓越嚴重還容易感染惡化,可以涂抹一些保濕乳液或按摩霜,來減輕、舒緩癥狀。
如果情況仍不見好處請馬上就醫(yī)。
7
不要亂用護膚品保養(yǎng)品
一般有通過政府認證的保養(yǎng)品,皆可以使用,并盡量選擇針對孕婦設計的保養(yǎng)品,因為它會采用適合孕婦和胎兒健康的配方。切記不要選用含有A酸的保養(yǎng)品,尤其是口服的,因為它有致畸胎的副作用,刺激性比較大。其它溫和性的保養(yǎng)品孕婦都可以選用。
專家提示:妊娠紋調理必須每天一次,堅持使用以達到最佳效果。
END
注意事項
姐妹們按照這幾種方法可以預防產期妊娠紋,即使到了產后,正常情況下妊娠紋的紋路也不至于太糟糕,雖說妊娠紋是沒辦法完全根除的,不過堅持用這些方法再配合適合自己的祛紋霜,妊娠紋淡化的速度會加快很多。
最后再說一下大多數(shù)人的通病,就是懶惰,懶惰的時候可以百度妊娠紋圖片看看,會給你堅持下去的動力。更多妊娠紋祛除經驗分享請看參考資料哦!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
作者聲明:本篇經驗系本人依照真實經歷原創(chuàng),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