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過午不食

過午不食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4日 04:11

佛教認為:清晨是天食時,即諸天的食時;午時是佛食時,即三世諸佛如來的食時;日暮是畜生食時;昏夜是鬼神食的時候。

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寫道:過午不食的好處極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欲少,能減低男女愛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

三、易入禪定(梵語dhyana)。

四、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脫(梵語vimokso),食欲必然凈化故。

持過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處,有理念而持午,人人皆可行之,持之以恒,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與利益,無有限制。

◇《增一阿含經(jīng)》云:迦留陀夷向暮日入,著衣持缽,入城乞食。爾時極為暗冥,時迦留陀夷漸漸至長者家。又彼長者婦懷妊,聞沙門在外乞食,即自持飯出惠施之。然迦留陀夷顏色極黑,又彼時天欲降雨,處處抴電,爾時,長者婦出門見沙門顏色極黑,即時驚怖乃呼,是鬼,自便稱喚,咄哉,見鬼。即時傷胎兒,尋命終。由此因緣,佛遂立過午不食之制。

◇佛一日在王舍城耆阇崛山,爾時城中人民節(jié)會,作眾伎樂,難陀跋難陀入城觀看,眾人與食,食訖再看,日暮方還,諸比丘皆加嫌責,并往白佛,佛遂制此戒。

◇《摩訶僧祇律》卷十七:爾時比丘日暝食,為世人所譏:“云何沙門釋子夜食?我等在家人尚不夜食,此輩失沙門法,何道之有?”諸比丘聞已,以是因緣往白世尊。佛告諸比丘:“汝等夜食,正應為世人所嫌。從今日后,前半日聽食,當取時。”

過午不食

佛在《舍利弗問經(jīng)》中說:“諸婆羅門,不非時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笔枪史鹬浦T比丘弟子不可非時受食。然而經(jīng)過了正法、像法時期,到了明朝末年,已每況愈下,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亦談及:“越地安禪,夜作齋,名曰放參飯,競為侈靡,勝于午齋,相沿成習久矣!”

不非時食,是佛陀與其弟子每天正命而活的方式,具體原因在律部中多有闡述,而且食而知足知量,是對個人減少欲求的一種修行。這種方式在開始的時候,身體會有一定的不適應,慢慢也就習慣了。在家人可以持守八關齋戒,其中也有不非時食一條。

過午不食叫做齋,持齋就是受持齋法而不違越。

釋氏要覽曰:“起世因本經(jīng)云:‘烏脯沙陀,隋言增長,受持齋法,增長善根故?!鸾桃赃^中不食名齋?!?/p>

大日經(jīng)曰:“愚童凡夫猶如羝羊,或時有一想法生,所謂持齋?!?/p>

《破相論》

關于持齋的功德,達摩祖師在其《破相論》中說:“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功。齋者齊也,所謂齊正身心,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于諸戒行,如法護持,必須外禁六情,內(nèi)制三毒,殷勤覺察清凈身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食有五種: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二者禪悅食,所謂內(nèi)外澄寂,身心悅樂;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四者愿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愿;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凈,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持齋。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凈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唯斷于無明之食,若輒觸者,名為破齋。若亦有破,云何獲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為諸惡,貪欲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處。”

趙樸初老居士在《佛教常識答問》中寫道:按照佛制,比丘午后不吃食物。原因有兩個:1、比丘的飯食是由居士供養(yǎng),每天只托一次缽,日中時吃一頓,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2、過午不食,有助于修定。這個制度,今天南方國家仍普遍實行。最嚴格的只喝白水,連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

《法苑珠林》云:“不非時食者,是齋。齋者齊也,謂禁止六情不染六塵,齊斷諸惡具修眾善,故名齋也?!?/p>

持齋又稱持午,即過午不食。此“午”并非單指中午12點,而是以日照正中為準。因各地經(jīng)度不同,日中有所差別,每經(jīng)度時差約為4分鐘。(可參考全國日中時刻表)

《佛祖統(tǒng)紀》:“佛言,日中三世佛食,時食若午時,日影過一發(fā)一瞬,即是非時。若比丘非時食者,波逸提(波逸提義翻為墮;墮在燒煮地獄)。齋者以過中不食為體?!?/p>

《舍利弗問經(jīng)》佛言:“非時食者,是破戒人,是犯盜人?!?/p>

《佛說護凈經(jīng)》:“一切檀越,施設法會,供齋調(diào)度,持齋者得食,不持齋者不得食。此飯一日持齋,得六十萬世余糧。不持齋者,六十萬世,墮餓鬼中。何以故?此信施難銷。故寧吞熱鐵丸,不食此飯。吞熱鐵丸,須臾間耳,食此信施,久受大苦。五百萬世中,受餓鬼苦?!?/p>

持齋是佛門重要修持,在家信眾持齋,有六齋日、十齋日等,也可精進隨學長齋,增長善法。而八關齋戒,是在家人體驗出家生活的受持?!暗诎私湔撸蝗找灰钩?,心如真人,奉法時食,食少節(jié)身,過日中后不復食,如清凈戒以一心習?!保ā斗鹫f齋經(jīng)》)

持齋利益廣大?!杜f雜譬喻經(jīng)》云:“一日持齋,有六十萬歲糧。復有五福:一曰少病,二曰身安隱,三曰少淫意,四曰少睡臥,五曰得生天上常識宿命所行也。”

《佛說齋經(jīng)》云:“齋之福祐明譽廣遠,譬是天下十六大國,是十六國滿中眾寶不可稱數(shù),不如一日受佛法齋,如此其福者,則十六國為一豆耳,天上廣遠不可稱說。

寺院齋飯乃十方常住物,屬于僧眾,不可無故隨意倒施在家俗人。在家信眾前往寺院時,如在寺院過齋,可以四事供養(yǎng)、為寺院勞動等作為齋飯的補償。

在寺院齋堂過齋,結齋后,多余或剩下的食物(包括水果等)放在原處,不可帶走。

《佛說護凈經(jīng)》:“諸有設食之處,一切如法作齋,不得懷挾余殘食,歸給妻、子。若食此飯,若腋底挾擔,后五百世,常挾熱鐵輪,左腋底入,從右腋底出。一切齋飯,不可不慎,一米化作熱丸。”

相關知識

過午不食減肥法
過午不食減肥法 減肥or減胸
“過午不食”靠譜嗎?肥胖這個“鍋”晚餐不背
過午不食科學嗎
“過午不食”是真減肥還是毀健康?真相在這里!
不吃晚餐有哪些影響?輕斷食和過午不食有什么區(qū)別?
臨床試驗證實:過午不食,或更有利于代謝健康!
過午不食,我30天瘦了20斤,不僅健康,還有這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端午養(yǎng)生不可少的3種食物
“過午不食”嗎?協(xié)和醫(yī)院最新研究:每天8小時進食,別吃晚飯!

網(wǎng)址: 過午不食 http://m.u1s5d6.cn/newsview25298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