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工作讓母子分隔兩地,孩子出現(xiàn)分離焦慮該如何應對?

工作讓母子分隔兩地,孩子出現(xiàn)分離焦慮該如何應對?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2日 04:30

“我因為外出工作,每天與孩子只能通過視頻交流,他隔著屏幕一直哭,要我趕快回去,我看著也很心疼。請問有什么方法能讓孩子感覺好一點呢?”這是一位網(wǎng)友的求助。

無論是長期出差還是外出務工的媽媽,都可能面臨一個難題,應該如何安撫留在家里的小孩子呢?

依戀,關(guān)乎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

孩子見不到媽媽會出現(xiàn)強烈的情緒反應,是因為母親和孩子之間的依戀關(guān)系。依戀,是指孩子和他的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guān)系,是一種感情上的聯(lián)結(jié)。表現(xiàn)為孩子與照顧者呆在一起時會感覺到安全、愉快。緊張時,如果照顧者在身邊會感覺到安慰。

心理學家鮑爾比把依戀的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出生至6周,稱為“前依戀階段”,嬰兒尚未對母親表示出依戀。

第二階段為6周至6個月,稱為“產(chǎn)生依戀階段”。此階段嬰兒除了能從人群中找出母親,仍舊不介意與父母分開。

第三個階段,即6個月至兩歲,為“明確的依戀階段”。此時孩子對熟悉的照料者的依戀已十分明確。這時的孩子在照料者離開時會非常不安,即表現(xiàn)出一種分離焦慮。而上文網(wǎng)友求助中孩子的哭鬧就是分離焦慮的表現(xiàn)。

第四個階段稱為“互惠關(guān)系的形成” ,大概在18個月后出現(xiàn)。兩歲后隨語言和表達的迅速發(fā)展,他們已經(jīng)明白父母離開的原因,也知道他們什么時候回來。結(jié)果是分離焦慮降低,這時的兒童會與父母協(xié)商,向他們提出要求。

因此,對于分離焦慮的處理,兩歲以下的孩子和兩歲以上的孩子有所不同。

不同年齡段,如何處理分離焦慮?

對于18個月至兩歲以上的,語言理解能力好的孩子,可以通過協(xié)商說理的方式緩解他們的分離焦慮。

孩子也許無法一次理解母親因為工作無法立刻回到他身邊的理由,所以需要反復、多次、耐心地通過視頻向他解釋,隨時解答他提出的各種疑問。除了母親耐心的視頻解答之外,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成人也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與媽媽工作相關(guān)的小繪本,在平時用圖片和故事的形式向孩子解釋媽媽在做什么。

此外,我還設計了一些對話,供陪伴孩子身邊的照料者參考,通過向孩子不斷灌輸一些正向的語言,重新改寫“媽媽不能回家”這件事。

圖片

在孩子比較空閑時,家人可以告訴他:“媽媽是為了給寶貝買玩具,為了給寶貝買好吃的,為了給寶貝買書包,所以才暫時不能見到寶寶,媽媽是家里的大英雄。寶寶是大英雄的寶寶”。這樣的話可以在給孩子講繪本或解釋時反復說,從正向的角度詮釋媽媽暫時無法回家這件事。

還可以把正向的觀念融入在提問之中,比如可以問孩子,“媽媽是家里的大英雄,寶寶開不開心呀?”在每次跟媽媽視頻之前,家人可以引導孩子:“一會跟‘媽媽大英雄’視頻時候要說,媽媽你不用擔心我,爸爸和爺爺奶奶會照顧我,你放心地工作。媽媽加油!”通過“給媽媽打氣”的方式,把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溶解到鼓舞、振奮的正向語言之中。

對于兩歲以下,或語言理解能力尚未很好發(fā)展的孩子,語言所起的作用甚微。我們可以更多通過非語言的方式進行干預。

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使用繪本向他們解釋媽媽外出的原因,以及媽媽工作的內(nèi)容,幫助他們理解這只是暫時的分離。但是在選擇繪本時,要選擇圖片較多、文字較少的繪本。

照料者的照料質(zhì)量,對分離焦慮也有一定影響。我們可以通過改善孩子照料者的照料質(zhì)量,比如足夠的陪伴、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來降低孩子與媽媽分離而帶來的不適感。照料者可以在覺察到孩子陷入不良情緒之前,及時通過玩耍、逗樂、轉(zhuǎn)移注意力等方式避免孩子陷入不良情緒之中。

在媽媽不在家的這段時間里,孩子的作息要在原狀的基礎上保證其規(guī)律性,日常生活應比往常安排更豐富、更有趣些,如更多游戲、更多陪伴。如果爸爸太忙,那么就有必要邀請其他曾帶過孩子的幫手,如爺爺奶奶,以確保孩子在媽媽不在身邊的日子里,可以得到充分的關(guān)注和愛。

此外,照料的穩(wěn)定性也很重要,雷內(nèi)史皮哲的研究表明,照料者應該盡可能和母親對嬰兒一樣親密。研究強調(diào)照料的連續(xù)性和一致性非常重要,因此嬰兒能夠和照料者形成早期的情感聯(lián)結(jié)。這提示我們,在寶媽不在的日子里,孩子的主要照料者,以及生活的場景、環(huán)境不適宜頻繁改變。

圖片

最后想提醒的是:與孩子隔著屏幕的寶媽所展現(xiàn)出的狀態(tài)也很重要。當孩子哭鬧時,若視頻中的母親跟著一起哭,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情緒,也會觸動其他照料者的心情。建議寶媽在視頻對話時可以給孩子講講故事或做做游戲,如果某些視頻軟件配置有互動小游戲,和孩子一起體驗效果更佳哦,可以讓孩子體會到與媽媽互動所帶來的趣味性。通過活躍的氣氛、有趣的語言和活動,可以喚起孩子更多的正向情緒,也能讓孩子體會到媽媽情緒的穩(wěn)定、樂觀,以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通過全家人視頻時輕松的氣氛,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的別離只是暫時的,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參考文獻

[1]黛安娜·帕帕拉,薩莉·奧爾茨,露絲·費爾德曼著,李西營等譯. 發(fā)展心理學:從生命早期到青春期(第10版·上冊).人民郵電出版社.

[2]吳穎.依戀的發(fā)展.《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6月.

【主創(chuàng)團隊】

策劃 / 編輯:張杰

排版:王中強

運營:郭倩

統(tǒng)籌:張寧

相關(guān)知識

分離焦慮癥如何治療
二胎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訓狗方法:如何解決狗狗的分離焦慮癥
媽媽一走就哭?緩解娃的分離焦慮,試試這5招,寶媽親測有效
二孩家庭如何讓兩個孩子和諧相處
爸爸不該缺席孩子的成長,媽媽不焦慮
在家辦公=回籠覺+沒工資?員工隔離被困到底該帶薪休假還是無薪停工?一分鐘帶你了解企業(yè)如何應對疫情實現(xiàn)高效云辦公?
寶寶時常有小情緒,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搞對象父母如何應對?北京哪家青少年心理咨詢師正規(guī)
為建立和諧的親子關(guān)系 父母與子女分別應該怎樣做

網(wǎng)址: 工作讓母子分隔兩地,孩子出現(xiàn)分離焦慮該如何應對? http://m.u1s5d6.cn/newsview20144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