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肥胖
肥胖是飲食、遺傳與運動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飲食中攝入的總熱量超過了機體消耗的能量,通常會導致肥胖。而飲食及運動均是可向有利方面改變的因素。
肥胖的標準是根據(jù)與體脂密切相關的體重指數(shù)(BMI)為基礎確定的。BMI=體重(kg)/[身高(m)]2,是判斷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標。BMI的切點是人為制定的,主要是參照人群得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或隨著體脂增加而上升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為根據(jù)確定的。體重指數(shù)正常值:18.5~23.9kg/m2;超重值:體重指數(shù)>23.9kg/m2;肥胖值:體重指數(shù)≥28kg/m2。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對亞洲人的超重和肥胖分類標準為:
兒童標準體重(千克)=年齡×2+8
成人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若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29%為輕度肥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30%~50%稱中度肥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50%稱重度肥胖。
輕度到中度肥胖者可以出現(xiàn)血管功能障礙以及血管壁增厚,與早期動脈硬化有關。與體重正常者相比,他們的體重指數(shù)、體內脂肪總量、腰臀比,以及空腹胰島素和甘油三酯水平等各項指標都升高。雖然肥胖早期多數(shù)患者并無明顯癥狀,但如不及時采取措施,肥胖將進一步發(fā)展,各種并發(fā)癥也會隨之而來。
1.飲食控制
科學合理的飲食是控制體重的基礎。減重膳食構成的基本原則為低能量、低脂肪、適量優(yōu)質蛋白質、含復雜碳水化合物(如谷類);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建議減重中的低熱量飲食:女性1000~1200kcal/d,男性1200~1600kcal/d。
2.加強體力活動和鍛煉
運動后數(shù)小時內氧消耗量比安靜水平時的氧消耗量大,表明運動可以增加能量代謝,而運動中主要靠燃燒體內脂肪提供能量,但沒有必要進行劇烈運動減肥。
采取綜合措施預防和控制肥胖癥,積極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包括改變膳食結構、增加體力活動、糾正引起過度進食或活動不足的行為和習慣。
相關知識
肥胖度
一度肥胖二度肥胖三度肥胖值
BMI肥胖分度
過度肥胖的危害!
肥胖度的分級標準
如何判斷肥胖程度?
怎樣判定肥胖的程度
如何來判定肥胖的程度?
兒童肥胖不可輕視
肥胖度在多少為正常
網址: 輕度肥胖 http://m.u1s5d6.cn/newsview19430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