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美食——明明很好吃,而且對身體挺好,卻不知從何起,因為各種傳言被貼上了“不健康”的標簽,從而讓不少曾經很喜歡它的人對其望而卻步。
下面咱們就一起來聊聊這些年被誤解最深的“5樣好東西”,看看有哪幾種也一直被你所冤枉呢?
一、豬油
“吃豬油會長胖、堵血管”,這句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
民間有諺語“一勺豬油勝十副藥”,明明在過去是人人都夸的好東西,怎么就被說成不健康了呢?
其實,豬油是被誤解最深的食材。豬油自帶豐潤的香味,而且由高飽和的脂肪酸甘油酯與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組成,有補虛、潤燥、解毒的作用,這是一切植物油所無法比擬的。
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說,豬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是橄欖油的2倍還不止,我們都知道,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這也是很多植物油所沒有的;
豬油中單不飽和脂肪含量高,這種成分有利于心臟的健康,倍受人們喜愛的橄欖油就是因含較高的單不飽和脂肪而聞名。
但是橄欖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容易氧化,會導致自由基釋放,而造成對人體的傷害;而豬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燃點高,高溫烹制也無危險,所以,從這一點看豬油要優(yōu)于橄欖油。
最關鍵的是豬油它香啊!炒個青菜、煮碗面時加一勺,立馬香得讓人胃口大開!
以前物資匱乏的時候,老人常說“吃點豬油有力氣”,也是有道理的,關鍵是怎么吃。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天天吃,大量吃,平時豬油和植物油輪換著經常適量吃一點,既能享受它的香味,又不會給身體增添負擔。
二、動物內臟
一說起內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膽固醇高,吃了對血管不好”。其實,動物內臟可是營養(yǎng)的“寶庫”,它的營養(yǎng)密度特別高。
例如常見的豬肝、雞肝,維生素A的含量遠超一般蔬菜,有利于保護視力、緩解眼干,對于我們??词謾C、電腦的朋友特別友好。
而且內臟里的鐵元素是血紅素鐵,容易被人體吸收,缺鐵性貧血的朋友吃它比吃補品還實在。
雞肝也是我最愛的美食之一,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用它和雞蛋一起煎著吃,那香濃的口感直到現(xiàn)在想起來都口水直流呢!
當然,它的爭議點也集中在膽固醇和嘌呤上,過量食用確實可能增加代謝負擔,所以對它不必完全拒絕,也不能天天敞開了吃。隔三差五吃一點,既能享受美味,又不必擔心不健康。
三、味精
最香的香水叫香精,最甜的味道叫糖精,最鮮的東西那就叫“味精”,味精的名字也因此而來,最初它被人們稱作“味之鮮”。
味精就是“害人精”;味精是化學合成的,是有毒的,這話是不是你也聽說過?味精可真是個大冤種。
其實,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它主要以糧食為原料,經過微生物發(fā)酵、提取、精制而成。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中允許使用的調味品,其中就有味精,它就跟我們平時所吃的食鹽一樣,都是調味品,所以食用時根本無需擔心。
另外,味精被我們消化和吸收后,會分解成谷氨酸,它是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之一,這么看來,它對我們的身體還十分有益呢。只是物極必反,不管什么東西,都要把握好度,適量即可。
四、雞蛋黃
很多人吃雞蛋時,只吃蛋白,蛋黃直接就扔了,覺得“蛋黃膽固醇高,吃多了傷身體”。但是,你知道嗎?其實,蛋黃的營養(yǎng)可比蛋白高多了,它含有優(yōu)質蛋白、卵磷脂,其中的卵磷脂具有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對大腦也有好處。
而且,雞蛋中的膽固醇跟血液里的膽固醇不是一回事,正常人每天吃一兩個雞蛋,完全不必擔心會影響身體健康,反而對身體有益。以后吃雞蛋可別再把蛋黃扔掉了,真的是太可惜了!
五、臭豆腐
“臭豆腐是臭的,肯定不衛(wèi)生,是用壞了的豆子做的”,很多人都會這樣想,其實,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臭豆腐,原材料都是經過仔細挑選的,是經過發(fā)酵制成的。
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黃豆,它是用黃豆做成豆腐,切成小塊后進行發(fā)酵,然后再經過鹵水浸泡、晾曬或油炸等工藝制作而成的,這種發(fā)酵過程是可控的,也正是它風味和營養(yǎng)點的來源。
臭豆腐在發(fā)酵的過程中會產生益生菌,可以幫助調節(jié)腸道菌群。而且臭豆腐里的蛋白質經過發(fā)酵后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還含有B族維生素,對我們身體有益。
當然,購買時要選正規(guī)渠道的產品,避免買那些小作坊的三無產品,適量吃一點,解饞又健康!
這些食物被冤枉了這么久,其實都是我們生活里的好食材。吃東西講究的是適量的營養(yǎng)搭配,只要飲食合理,很多所謂有“有害”食物,其實都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益處。
以后再看到它們,可別急著拒絕了,沒吃過的朋友也可以嘗試著吃一點,說不定能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關注我哦~咱們明天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